痛風是由於普林代謝異常所衍生的疾病,在臨床上它通常都伴隨著高尿酸血症一起發生。尿酸是蛋白質分解為氨基酸,再經過一連串的新陳代謝後形成普林含氮的最終產物。當尿酸血清濃度超過飽和,再加上血清白蛋白減少,或組織局部酸鹼度降低,或外界溫度突然下降時,血清中的尿酸就會變成結晶沉析出來,然後以尿酸鹽的形態沉澱於關節腔、關節周邊組織,或腎臟的髓質體內。事實上,在血液中,百分之九十八的尿酸都是以尿酸鹽的形態存在著,它的晶化只是條件上問題。

尿酸之所以比較容易沉澱在關節附近,主要是關節周遭的血管分布較少,當人體在運動後容易導致缺氧狀態因而促使乳酸堆積在關節周圍,因此使得關節周圍的酸鹼度降低,進而促使尿酸從血液中沉析出來。當尿酸開始沉澱堆積就會啟動人體自身的防衛系統,血液中的白血球開始進行吞噬作用,進而引起一連串的炎症反應,這個時候關節就會出現紅、腫、癢、熱、痛等症狀;時日一久,痛風石於焉形成,關節終於僵硬、變形,這就是痛風性關節炎。

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通常都在冬天或寒冷的夜晚,發作時有急性與慢性二種現象。急性發作通常會持續數天或數周後,發炎腫脹自動消解,關節恢復正常,只是在病灶部位的關節皮膚上會出現色澤上的改變。變色的原因是因為血管遇冷收縮,皮膚會由白轉紫,但由於人體本身的代償性作用,收縮缺血的血管會立即獲得新血補充,因而由紫再轉紅,但因內外條件未變,因此惡性循環,終於導致皮膚呈現暗褐或灰黑色,嚴重者形成凍瘡,或潰瘍。

慢性痛風雖然沒有急性的劇烈疼痛現象,但持續性的低溫發炎,逐漸造成關節損傷、骨質鈣化和關節肥大畸形,最後導致關節僵硬行動困難,有些甚至會合併尿路結石,造成腎功能異常。

寒冷、饑餓、肥胖、攝取大量脂肪食物、過度飲酒等都會抑制腎臟排泄尿酸、導致血液尿酸急遽上升,加速痛風結石的形成,或引發痛風性關節炎急性發作。

對痛風性關節炎的患者而言,飲食控制是治療成功最重要的關鍵,避免攝取含有高普林的食物例如動物內臓、黃豆製品如豆漿、蝦、貝、虱目魚、沙丁魚、鯊魚、鰻魚、小管、小魚乾、香菇、雞肉等;少喝酒,最好是不要喝;多喝水,幫助排尿;不要操勞過度;切忌暴飲暴食、情緒緊張,以及注意避免扭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