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營養不良
營養不良對腦部的影響並不僅止於幼兒或青少年,即使是成年人或老年人同樣也會受到營養不足或不均衡的侵害。 例如,長期缺乏維他命B1、B12或葉酸都會導致腦功能的減弱而終至癡呆。
3藥物反應
藥物也是導致精神狀況改變的一種常見原因。 有些人長期使用興奮劑、鎮定劑、或抗憂鬱藥劑來控制自己不穩定的情緒,有些人則為了減肥服用大量的壓抑食慾藥劑。 這些藥劑雖然可能是治療上的必需處方,但在長期服用,或劑量過當,或突然中斷,或與其他藥物經常性混合使用等等,都有可能影響到服用者的心智能力。 尤其是老年人,其記憶力與協調能力原本就隨年齡增加而遞減,因此更容易受到藥物的影響而變本加厲。
4情緒低潮
腦細胞在人體四十歲以後,平均每天死亡五至二十萬顆,由於腦細胞的減少,所以年齡越長,記性越差本是自然的。 不過,如何減少死亡數目則是我們應該關心的,其中的關鍵之一就是情緒的穩定。
雖然腦細胞的損毀與年齡有關,但精神上常感寂寞、悲傷、痛苦、恐懼等不安情緒的人,則會加速腦細胞的破壞程度。 事實上根據統計,失智症患者有許多都是在家得不到溫暖,或情感上遭受壓抑的人,這也就是所謂的「被迫型癡呆」。 因此,如果不希望讓腦袋過早退化,保持一顆爽朗、豁達的胸懷和愉悅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5基因缺陷
根據美國醫學研究發現,基因缺陷是造成阿耳茲海默氏症的主因之一。 雖然基因缺陷的情形相當罕見,但在世紀末的今天,這種病例卻已時有所聞。 患者會逐漸喪失記憶,個性與心理也都受到損害,甚至容易感染愛滋病。 科學家們目前仍然無法明確的知道這種缺陷基因是如何發生的,但幸好已能事先偵測,例如透過羊膜穿刺,可以預先知道胎兒是否會罹患阿耳茲海默氏症,現在唯一需要努力的就是找到有效的治療方法。
6教育程度及工作層次低
根據美國一項研究顯示,教育程度低或工作層次不高的人,由於用腦程度不足,腦部頂葉血流速度慢,容易使得腦功能退化,因此相對於教育程度高或工作層次較複雜的人來得容易罹患癡呆症。 偶爾會聽說,雖然不讀書但是喜歡打麻將的老人不會得老年癡呆症,就是因為打牌常用腦,使得腦活動頻繁而健康,或許這是打麻將唯一真正「衛生」的地方。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