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B12也稱為鈷胺素,由於礦物質鈷元素呈現紅色,所以又稱為「紅色維生素」,是少數有顏色的維生素,也是唯一含金屬元素的維生素。自然界中的維生素B12都是經由微生物合成的,動物或植物都無法直接主動製造維生素B12,所以維生素B12也是人體所需的一種必須維生素。

維生素B12是維生素B群之一,屬於水溶性維生素,但卻能貯藏於肝臟,人體維生素B12的需要量很少,只要飲食正常,一般是不會缺乏的。維生素B12是唯一的一種需要腸道分泌物(內源因數)幫助才能被吸收的維生素,有些人由於腸胃異常,缺少這種內源因數,即使膳食中來源充足也會有罹患惡性貧血的可能,這是因為植物性食物中基本上沒有維生素B12,加上它需要在腸道內停留時間長,大約需要三小時才能被吸收(其他水溶性維生素則只需要幾秒鐘)。

自然界中的維生素B12主要是通過草食動物的瘤胃和結腸中的細菌所合成的,因此,膳食來源主要是動物性食品,例如動物肝臟、腰子、牛肉、豬肉、雞肉、魚類、蛤類、雞蛋、牛奶、乳酪、乳製品等都是維生素B12的豐富來源;豆製品經發酵也會產生部分維生素B12,例如豆腐乳;人體腸道細菌也可以合成一部分。

維生素B12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參與製造骨髓紅細胞,防止惡性貧血,防止大腦神經受到破壞,另外對於神經組織、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也非常重要,它不但能夠幫助人體內鐵質的有效運作,同時協助葉酸合成,並且促進正常成長與發育,以及治療神經損傷。 維他命B12對提高記憶力和集中注意力的功效非常明顯。

由於維生素B12廣泛存在於肉類中,植物中的大豆及一些草藥也有,加上人體腸道細菌可以合成,故一般情況下並不缺乏,但嚴格的純素食者,或有消化道疾病、胃臟局部摘除者則容易出現缺乏症狀。

整體而言,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導致:

  1. 惡性貧血(紅血球不足)。
  2. 有核巨紅細胞性貧血(惡性貧血)。
  3. 女性月經不調。
  4. 眼睛及皮膚泛黃,皮膚出現局部紅腫並伴隨蛻皮。
  5. 噁心,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味覺喪失,體重減輕。
  6. 嘴唇、舌體及牙齦泛白,牙齦容易出血。
  7. 舌體、口腔、消化道粘膜容易發炎。
  8. 容易有頭痛、記憶力減退、癡呆等現象。
  9. 精神憂鬱、情緒異常。
  10. 脊髓變形,神經和周圍神經退化。
  11. 增加罹患心臟病的危險。
  12. 幼兒情緒異常、表情呆滯、少哭少鬧、反應遲鈍、愛睡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