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營養學中,所謂的纖維,是指植物食品中無法被人體胃腸消化、分解、吸收而排出體外的那一部份,這些物質一般包括下列六種:纖維素、半纖維素、植物膠、黏質、果膠及木質素。 前五種是多醣類,通常廣存於殼類、水果、蔬菜和各種堅果中。

在過去的經驗中,纖維一直被視為是食物的糟粕,而忽略了它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 直到八0年代,一位客居非洲名叫博特的英國醫生因為研究土著的飲食和健康,發現他們很少罹患所謂的現代文明病,如過度肥胖、膽結石、大腸癌、心臟血管疾病,甚至痔瘡;而土著日常飲食中最大的特徵就是纖維多。 經過長期的觀察,博特提出一個大膽的假說,那就是含有高纖的食品具有防治文明病的功效;於是提倡現代人應多吃糙米、全麥、蔬菜、水果和豆類等富含纖維的食物。

纖維有很多種,可以自不同的食物中取得,每一種纖維都有不同的影響。 根據營養學的分類,纖維可以分為水溶性與非水溶性二大類。

水溶性纖維包括了樹膠、膠質、果膠、藻類與多醣類等,通常可以從大麥、豆類、燕麥和水果中獲得。 水溶性纖維對人體健康有許多好處,例如:

1可以降低膽固醇。

2可以促進礦物質吸收(鈣質除外)。

3可以代替高油脂食品而產生減肥的功效。

4可以減緩糖類被吸收的速度,具有穩定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功效。 

不過,如果食用過量純質的樹膠有可能會促進大腸癌細胞的生長,因此必需注意不偏食,不暴食,均衡取用。

非水溶性纖維包括纖維素,半纖維素和人體不易下嚥的木質素,主要存在於穀類與蔬菜中,它的好處:

1具有通便之效。 非水溶性纖維可以促進糞便濕軟、重量增加、減輕腸壁所受壓力,縮短在腸中停留的時間。

2可以預防及減少大腸癌、腸壁息室的形成或發炎、盲腸炎、靜脈曲張、便秘和痔瘡。 

非水溶性纖維也有一個缺點,由於纖維質具有對陽離子交換的能力,因此它會影響人體對礦物質的吸收量,如鐵、鎂、鋅和鈣質等。 所以,食用纖維質,甚至其他的營養補充品,均衡永遠是一切養生保健最重要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