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任何一種動物來說,追趕跑跳碰都是動物活動的本能,期使這個本能可以流暢順利的施展,健康的骨骼是極為重要的關鍵。 骨骼的形態就生物生態的不同可以概分為二大類,一類是骨骼長在肉體外面的外骨骼形態,例如蝦子、螃蟹、昆蟲,它的作用主要在於保護;另一類是生長在肉體內的內骨骼形態,例如人類、其他胎生哺乳類、禽類等等,其主要作用除了保護內臟外,最大的功能是支撐整個軀體。

這兩類骨骼不但形體結構不同,成分也完全不一樣。 外骨骼不能隨著軀體成長而變化,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脫離,重新再生,例如蝦蟹年年都必須脫換新殼。 內骨骼不能脫換,但卻會隨著年歲增長變大。 外骨骼的成分主要是機丁質,遇熱會由原來的暗綠色或灰色轉變為紅色;而內骨骼則是骨膠質與骨鹽,遇熱後顏色不會有太多變化,像雞骨既使久熬爛煮仍然白晰依舊。

人體的骨骼基本上是由蛋白質組織所構成,骨骼的外表覆蓋著大量的鈣質。 事實上,我們體內的鈣質百分之九十九都存在於骨骼和牙齒裡。

人體的骨架是一個相當完美的結構,整個結構體由206塊骨頭所組成,總重量約為個人體重的五分之一。 由骨膠質和骨鹽結構成的骨骼,彈性強,不易拉斷,能夠承擔相當程度的張力和壓力,所以人體能夠隨意志完全無礙的自由活動,無論是快慢、蜷伏、伸縮或承重。

從外形上區分,骨骼可以分為長骨,如四肢的大型骨;短骨,如手指、腳背等小型骨;扁平骨,如頭顱的薄板狀骨;含氣骨,如下巴、上顎等具有中空性質的骨骼;額骨則是扁平骨與含氣骨的混合型。 大部份的骨骼都是由含有大量磷酸鈣,又被稱為密質骨的緻密質所構成。 緻密質的內部則是呈網狀構造的海綿質,也稱為鬆質骨或海綿骨。 海綿質的網狀與網狀之間就是脊髓腔,腔中佈滿了人體最重要的造血工廠─骨髓。 在密質骨與鬆質骨之間的是呈海綿狀的小柱骨,小柱骨是順著骨頭受力方向透過不斷的溶解舊骨、重塑新骨作用而生長,所以受力越多處,小柱骨的密度亦隨之越高,藉此使骨骼能獲得適當的支撐。

骨骼藉著破骨細胞的破壞去除老舊骨質,與骨芽細胞再生重建新質的交替相互作用而達到不斷更新成長的目的。 由於骨骼是身體最主要的鈣質儲存處,所以必須透過骨頭不斷的吸收和重塑達到血鈣的平衡,一旦這個平衡作用失衡,骨質疏鬆的問題就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