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是一個病理學名詞,當骨質流失過度導致骨骼脆化,而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容易意發生骨折現象時,這個症狀就被確立了。 通常最容易發生骨折的部位是髋部(大腿骨骨頸與大轉子骨)、肩部(肱骨)、手腕部位和脊椎。

就臨床上,骨質疏鬆症可以概分為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以海綿骨為主,通常發骨折的位置在腕骨和脊椎,發生的現象是骨骼變形而致斷裂。 男女間罹患的比例是一比十,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此類骨折最為常見,主要與女性荷爾蒙減少有關,因此此類症狀也稱為停經後骨質疏鬆症。

第二種,稱為老年性骨質疏鬆症,它對海綿骨與密質骨都有影響,通常發生骨折的部位在髋關節,七十歲以上老人最容易發生,男女間的比例是一比一。 產生的原因主要是鈣質攝取不足,維生素D製造低下。

第三種,是因其他疾病長期服用藥物所造成的影響,例如因為罹患肝臟疾病、腎臟疾病、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類風濕性關節炎、卵巢切除、腸胃疾病等等而不得不長期或經常服用類固醇、抗痙攣藥、制酸劑、利尿劑、甲狀腺劑等藥物者,其骨質流失過度造成骨質脆化,所以長期臥病在床的人極易摔斷骨頭。

至於構成骨質疏鬆症的致病因子,除了年齡老化,自然機制減弱外,還有家族遺傳、缺乏運動、營養不均衡、抽菸、酗酒、體型太瘦、經常不見陽光、厭食、內分泌疾病、長期服藥、胃切除、罹患肝腎疾病、遭受重金屬污染、長期坐辦公室等等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