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醫學正夯,利用雷射做為皮膚治療的方法已日漸普及,常見如紅外線雷射、氦氖雷射、二氧化碳雷射、銣雅鉻雷射、紅寶石雷射、皮秒雷射等,了解不同雷射的特性及臨床運用、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可能的併發症是很重要的。食藥署了解愛美族的心情,特地告訴大家如何分辨市面上的皮膚雷射儀,是否適合自己的皮膚,以及出現併發症該如何處理。

 

皮膚醫學使用的雷射,有四大主要特性,包括:

1波  長:波長愈長且能量越高對皮膚的穿透越深。

2脈衝時間:是雷射光與皮膚接觸作用的時間長短,作用時間愈長,對組織傷害愈大。

3能量密度:為每單位面積所接受的雷射能量。

4光點大小:雷射照射的面積。

 

皮膚雷射儀的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長的雷射光依據治療的範圍、深度及嚴重程度搭配療程改善皮膚症狀,例如較表淺的表皮層病變可選擇波長較短的雷射(532-nm倍頻銣雅鉻雷射),而較深層的真皮層病變則透過波長較長的雷射(694-nm紅寶石雷射、755-nm 亞歷山大雷射、1064-nm銣雅鉻雷射),依患者皮膚狀況搭配適當的雷射儀才能達到治療效果。臨床上,使用雷射後產生的副作用可能包括如紅腫、水腫、瘀青、出血、接觸性皮膚炎或毛囊炎等短期併發症,以及皮膚感染、色素異常(變黑、變白或不均勻)、疤痕等較嚴重的併發症。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治療前應與主治醫生討論,依據不同的皮膚情況選擇合適的儀器與療程。使用後,應依照醫囑,護理治療的部位,一旦發生併發症,應盡速就醫。透過充分的溝通及細心的照顧,能夠有效地提高雷射治療效果,並減少醫生與病人認知上的差距,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為保障自身消費權益和生命安全,民眾除了學習認識醫療器材,接受治療前可先向相關專科醫師諮詢,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或上食藥署網站的許可證資料庫查詢。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