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也稱為蜜甘、美草或蜜草,之所以名之甘,正是因為其滋味甘甜。甘草不僅滋味甘甜,而且善解毒,「名醫別錄」稱甘草能解百毒,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種石,一千二百種草,所以又名國老(意即其地位有若帝師之尊,能安和各種草石藥材緩解毒性)。被梁武帝尊為山中宰相的南朝大醫家陶宏景說甘草是眾藥之主,經方少有不用者,猶如香中之沉香。

這味在中醫藥使用極為普遍的藥材,不但入藥,也可以當作食物或飲料的調味料,甘草中的甘草甜素,甜度比蔗糖高50倍,甘甜而不膩,因此又被稱為甜木。除了當作食品及食品添加劑外,甘草也被廣泛的應用在化妝品、護膚品、洗髮護髮劑、牙膏口腔護理品、香菸、防腐添加劑等,其枝葉甚至被用做建材、羊駱駝飼料,或瓜果肥料。另外,由於生性耐旱、耐寒,抗鹽性高,所以又被用來防風固砂,成為阻止沙漠化或綠化沙漠最好的經濟作物。

甘草是一種多年生的豆科植物,被利用的部份是根莖部,所以平常在中藥店中看到的甘草都是切成片狀。在商品規格標準上,分為西草和東草兩大類,西草有5個規格:大草、條草(又分3級)、毛草、草節(又分2級)、疙瘩頭等8個等級;東草有條草(又分3級)與毛草等2個規格4個等級,所以甘草的市場價格上下有差,主要原因就是規格級數各有不同。

在化學研究上,甘草的主要成分有三萜類化合物、黃酮類化合物和揮發油。根據藥效學研究,甘草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所以能調節免疫功能,抗菌、抗病毒、抗發炎、抗氧化、抗老化、解毒、抗腫瘤、抗誘變、抑制酶活化,能影響呼吸、消化、泌尿、血液、心血管、神經等系統,還能降血脂、降血糖。由於具有消炎、解毒作用,因此對風濕引起的關節腫脹、酸痛、疼痛等有舒緩效果,不過患有高血壓的人應避免服用。

在中醫藥部分,甘草味甘、平,歸心、肺、脾、胃四經。功能主治上因原料加工炮製方法不同,又分為甘草(原材洗淨切片乾燥而成)與炙甘草(也稱蜜甘草,由蜜水煉製而成)二種。甘草能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常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癴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或烈性。炙甘草能補脾和胃、益氣復脈,常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動、脈結代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