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 

食物所引發的過敏,有部份過敏原是來自於食物中過量而殘存的藥物。 在飼養供食用的動物過程中為了預防傳染病,或保持飼物健康而使用抗生素;或是為了增加飼物的重量、改善肉質而使用荷爾蒙,都是無可避免的可能手段。

如果,這些抗生素或荷爾蒙的使用能夠確實遵守相關的規定標準,以及達到應有的停藥期限制,那麼這些飼物的健康和品質應該是消費大眾可以接受的。 但問題是,有許多飼主為了趕時間出貨,快速增肥而施以過量的荷爾蒙催生,同時為了避免疾疫的感染和讓屠體外表看起來好看不斷施打或餵食抗生素,使得原本自然的飼物都變成五毒教的藥雞、藥鴨、藥豬。 不管是經過電宰冷藏,或是傳統現殺,處理後的屠體仍然殘留過量的藥品,但卻已經秤斤論兩的在市場中待價而估了。 這些殘留的藥毒無論經過任何調理大師的烹調,或是媽媽的手,不管是變得多麼色香俱全,它都不會自動消失,吃到人體中,長久積累問題就發生了。

食品中的藥毒除了抗生素、荷爾蒙之外,農藥更是處處鬼影,如果農家不能將心比心,商家不能取財有道,人人只圖口腹之慾,急功近利但求自家發大財,不管他人命傷身的話,遲早有一天台灣人會全部變成五毒教教徒──藥人。

藥物所造的過敏原除了食物中的過量殘存外,醫療過程所形成的藥毒同樣是重要的過敏原之一。 藥物的過敏通常都會對患者造成極大影響,例如對盤戶西林過敏的人值逢生命危險之際卻誤施針劑,則猶如閻王發符、急急催命,嗚呼休矣。

除了藥物過敏外,為了治療原有疾病而長期服用某些藥物,卻引起藥物不良反應,以致必須藉助額外醫藥的患者在實際臨床上比例極高。 換句話說,有為數不少的病人是因為長期服藥而導致體質改變,進而引發過敏,為了使過敏不致影響正在處理中的病灶,因此不得不再施以他藥,意圖以藥剋藥,最後導致惡性循環,結果不是命喪原來的病因而是亡於藥毒。

自古藥毒同源,四川唐門既是毒叟又是醫聖,醫者仁心,醫術只是方技,若是無仁民愛物之心,則藥毒無二,醫者與毒叟何異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