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正面臨辛苦的時刻,除了基本的消毒與口罩防護,許多人亦嘗試尋找其他可能的自保方法,比如日前曾有新聞報導有人去藥局購買消炎藥,想來對抗病毒,而在筆者門診時也曾碰到同樣的情況。

這些朋友們認為凡含有抗生素成份的消炎藥都是對抗病毒與細菌的萬靈丹,更是對治發燒、消炎及感染的千金方。但其實,病毒和細菌兩者差距甚大,甚至可說它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病毒:非生命卻能左右生命

病毒最大的弔詭,就是它不是虛無的,卻來自虛無,因為它是一種無根之體;它不是生命,卻左右生命,因為它是一種類生物。既使已是21世紀的今天,醫學科學上仍然無法清楚得知病毒的初始源點、從何而來?然而從地球發展歷程上看,只要有生命的地方,就有病毒存在,所以病毒很可能在世界上第一個單細胞生命進化出現時,就跟著存在了。

病毒是一種屬於類生物的有機物種,由一個核酸分子(即DNA或RNA)與蛋白質構成的非細胞形態,它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只能依靠寄生於其他生命體而存在。病毒體是由一個保護性外殼,包裹著的一段DNARNA而成形,雖沒有繁殖能力,卻可以藉由感染機制,利用宿主細胞系統進行複製,甚至可以讓所有具有細胞結構的生命體為它提供繁衍服務。換言之,所有的細胞都像它的代理孕母,並且有如掃描影印機一樣,快速又精準的複製原型再現。

病毒的傳播方式非常多,不同類型的病毒途徑不同,例如植物病毒可以通過以植物汁液為生的昆蟲如蚜蟲在植物間進行傳播;而動物病毒可以通過蚊蟲、蝙蝠、吸血蟲等叮咬而得以傳播。流感病毒則是經由動物或人類的飛沫、咳嗽、噴嚏、唾液、飲食、屎尿等傳播之,如諾羅病毒是通過手、足、口之接觸途徑傳播;輪狀病毒是通過受感染的兒童直接傳播;愛滋病毒則是通過體液例如唾液、性交體液、血液輸入的接觸而傳播。所以瞭解病毒的傳播途徑與傳播方式,對於病毒的防疫、檢疫、清除和治療有絕對的影響。

然而,並非所有的病毒都會導致人類疾病,因為有些病毒並不會對受感染者產生明顯傷害,例如大量存在於恆河河水中的噬菌體;有些病毒則會與宿主長期共處,例如愛滋病毒就會與人體長時間共存,保持感染性而不受宿主免疫系統的影響,這就是所謂的「病毒持續感染」。正常情況下,病毒的感染會自動引發人體免疫系統反應,進而消滅入侵的病毒,也能另外通過疫苗注射,來使接種疫苗者能產生對相應的免疫效應。

要注意的是,無論是透過何種方式,抵制病毒入侵的關鍵仍在人體自身免疫系統的完善保養,對治藥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距離都屬於支持性的處理,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因為過度的人為干擾反而會是壓抑人類自體免疫系統的最大幫兇。 

 

細菌:古老載體 好壞共生

釋迦佛曾於《金剛經》中描述,一切眾生之類來源有十,細菌屬於濕生,故亦為眾生之一,且為娑婆世界數量最多的眾生型態。細菌大約出現於37億年前,一般都是單細胞體,其細胞結構簡單,簡單到沒有細胞核及膜狀胞器粒線體葉綠體,所以也被稱為原核生物,根據演化關係可以再分為真細菌與古細菌兩大類。

無論是體型或型態上,細菌間具有相當巨大的變異,微細者眼力難以看見,粗具者則目視可辨別,不過整體上還是微細極小,故也被稱為微生物。這種細微的生物無處不在,它們可以存活於人類呼吸的空氣中、飲水中、食物中,甚至可以搭乘氣流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人體是大量細菌的自然棲息地,無論是皮膚表面、大小腸道口鼻耳等都有細菌菌落的分布蹤跡。

細菌是以無性方式進行繁殖,主要方式是二分裂法,這種無性繁殖方式是由細菌細胞的細胞壁橫向分裂,由一變二形成兩個子代細胞,並在分裂的同時進行遺傳重組。單個細胞會通過以下幾種方式產生遺傳變異突變,細胞自身的遺傳密碼發生隨機改變;轉化,無修飾的DNA從一個細菌轉移到溶液中另一個細菌中,並成功整合到該細菌DNA或質粒上,使其具有新的特徵;轉染,細菌中的DNA,或兩者的DNA,通過噬菌體(載體)轉移到另一個細菌中;細菌接合,單個細菌的DNA通過兩個細菌間形成的特殊蛋白質結構,接合菌毛,轉移到另一個細菌。細菌就是通過以上分裂、突變、轉染、接合等過程,將重組的基因組傳給後代,因此許多細菌都會含有異源的DNA片段。

當細菌處於溫度、濕度、空氣、營養皆適宜的環境中時,細菌就會快速繁殖,呈指數增長,甚至形成肉眼可見的集合體,稱之為菌落。有些細菌還可以形成芽孢結構,芽孢能夠耐受高溫、乾旱、強輻射等極端惡劣條件,有利於其度過嚴峻環境的挑戰而保持自身的延續。

依細菌與人體的共生關係來說,對人體健康有益的稱之為益菌或益生菌,對人體會造成傷害的則稱為壞菌或病毒菌。目前在臨床醫療上,針對病原菌體的滅活大部分採用抗生素處理,抗生素名詞中的「生」字,指的就是細菌這種濕生型態的生命。抗生素可分為殺菌型與抑菌型二類,這是因為約80%的細菌對人體是無害,甚至有益的。

 

抗生不抗毒 一定要清楚

抗生素是指一群可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滅的化學物質。早先的抗生素都是由自然界中其他微生物 例如黴菌所製造分泌出來的,像被稱為青黴素的 盤尼西林 就是由青黴菌分泌製造的。這些原始的微生物化學結構後來被不斷的加以修飾和改變,藉由人工合成或半合成的方式製造出許多不同結構與適用不同對象的抗生素,目前用來治療人類細菌感染的抗生素已多達百種以上。

由於抗生素的用處為抑制細菌生長或殺死細菌,所以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時機就是細菌對人體造成危害的時候。然而,可能侵入人體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種類很多,除了細菌外,還包括了病毒 、黴菌、寄生蟲等等,因此即使身體受到感染,也未必一定就要使用抗生素來治療。因為抗生素對於病毒、黴菌以及寄生蟲無效,且過度或不當使用還會帶來嚴重的反效果。

正確來說,抗生素不能被稱為消炎 藥,因為它本身並不具有消炎效果。誤將抗生素 稱之為消炎藥,會誤導民眾以為只要是發炎,就可以使 用抗生素做為消炎藥物,而不知道非細菌感染所造成的發炎,使用抗生素是不可能達到消炎效果的。只 有因細菌感染所造成的發炎,使用抗生素殺死細菌後 才能間接使得感染部位的發炎減輕或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