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議題

主頁精選議題

十個胖子九個腫

By |2019-06-25T15:16:18+08:0011 6 月, 2019|

長期以來人們的審美觀,皆以「纖瘦」為美,並以「減肥」為終身重視之事。 其實會在於肥胖的不只限於女性,許多男人也同樣耿耿於懷,對於自己臃腫的身材極不滿意,特別是那壯碩垂掛的巨大肚腩。 最近有支減肥食品廣告,影像誇張的把女生身上擠出的黃油四處揮灑,最後還濺得男主角滿頭滿臉。「肥胖來自於黃油肥厚脂肪的堆積」是常見的刻板印象,所以在多數的認知中,會認為有效的減肥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消脂,甚至不惜上手術台進行切除。但這個普遍的認知是對的嗎? 中醫界有句前輩祖師們傳下來的經驗談:十個胖子九個腫。意思是大多數的胖子不見得是真胖,很可能只是腫。   肥胖與體腫,概念大不同 肥胖大多出於脂肪堆積,但體腫則是來自於痰飲淤滯。由於兩者成因不同,消除的手段也就南轅北轍,祛脂化油與消痰去水是兩個截然不同概念。 大家都知道好吃貪食會堆積出巨量的體脂肪(這也是造成身材肥胖的主因),所以多數人努力朝減餐、斷食或粗食等一般飲食調整上進行減肥。體腫基本上是新陳代謝不良、體循環出問題、甚至內分泌失調所致,故而體腫其實是一種代謝病理現象,若妄圖以減肥方法處理體腫只是緣木求魚,到頭來是枉費心思白費功夫。   何謂痰飲? 那麼,造成體腫的「痰飲」到底是甚麼東西?濃稠之飲謂之痰,清稀之痰稱作飲,二者都是痰。人體中的痰飲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稱為「有形痰」,即平時可以藉由目視觀察到的,例如鼻子擤出的鼻涕、喉頭咳出的黃白痰等等。另一種則為「無形痰」,它分布於體內組織或器官部位的各類液態體液,例如唾液、關節液、眼房水、陰道液、精液、各種內臟液等,於生理運用循環後有待排除者。 這些液態體液是各個器官維持活化與運轉的重要資糧,它們每日都必須維持新陳替換、循環代謝,但當遇及代謝不良、循環障礙或分泌失調,原本應該代謝排出體外的液態體液就會阻滯在組織中與肌肉皮下進而四周堆塞,日久不但造成體型走樣,更會形成類似腫瘤的大小痰瘤。許多人不明原由而將之稱為脂肪瘤,甚至有人將之視為是惡性腫瘤,其實這類脂肪瘤瘤體中包裹的不是脂肪,而是白白黃黃呈半凝結狀態的痰飲。   祛脂化油與消痰去水,才是減肥雙管 本篇所說的十個胖子九個「腫」,腫的就是這些痰飲所積累出來的豐碩成果。要想消腫恢復好身材,消極方法是化痰消飲,積極態度則是改善體循環、健全代謝機能,不要讓不該儲存的生理垃圾繼續塞在身體裡。若從營養保健方面來看,想消除肥胖不妨考慮每日按時服用藤黃果膠囊製劑,想消痰祛水則不妨考慮每日來一杯清腸促便的機能性咖啡,都將好過胡亂吃、惡意整、花錢傷身,讀者們不妨慎思。

腸道功能好,疾病自然少

By |2019-05-29T17:07:34+08:0030 5 月, 2019|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吃』可以說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大多數的慢性病與急性的腸胃病,都與飲食不當息息相關。所以『吃』錯了,往往比不吃還糟糕;懂得如何『吃』不只是藝術,更是門學問。如何吃『巧』又能吃『飽』,要能『好吃』又可以『營養』是許多美食家與營養師們討論不休的話題;但吃出『安全』與『健康』確是往往被忽略的。 其實擁有自我保健的知識與觀念,且落實於日常的飲食上,是健康的不二法門,若能在腸道自我提升保健上多下功夫,才是真正的事半功倍的根本之道。   ◎腸道是消化器官,也是免疫器官 腸道共分為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等三部分)與大腸,小腸從幽門至大腸,總長約6公尺,捲曲在腹腔的中央及下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主要在小腸進行。 因為幾乎所有的吸收作用都在小腸中進行,所以小腸壁黏膜上,具有指狀突的殊構造-絨毛, 以增進吸收效效率。有了絨毛便可增加吸收的表面積,每一根絨毛的中心都含有一條小動脈、微血管網、一條小靜脈及一條稱為乳糜管的微淋巴管;營養物質及水分便可通過絨毛的上皮細胞,進入血管與乳糜管,然後進入血液與淋巴循環系統,運送至全身以供組織細胞使用。 所以小腸與人體的淋巴免疫系統是相通的;換句話說,腸道是健康的第一關,這就可以解釋說,為什麼同樣是不乾淨的食物,別人『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自己卻是『不乾不淨差點沒命』。由此可見,腸道的健康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關呢!           ◎夏日常見的腸胃疾病 壹、細菌性:急性腸胃炎

脫掉胖毛衣,年後減重大作戰!

By |2019-05-15T11:52:41+08:0017 5 月, 2019|

春節期間,有人計畫出遊,有人與三五好友搓搓麻將、更有人在家休息放鬆一下,過年期間免不了滿桌的大魚大肉、山珍海味、甜食、零嘴、飲料…等好料來犒賞五臟廟,再加上生活作息的改變與活動量變少,過度放縱的後果就是不知覺中讓肥油上身,春節過後硬生生增加好幾公斤的肥肉,也瞬間產生好幾位小「腹」婆、大「腹」翁,假期結束後,除了收心準備回到工作崗位外,更要調整作息與展開減重計畫,才不會讓走樣的身材變的更加不可收拾。   @為何放長假容易變胖呢? 知名減重醫師劉伯恩指出,長假時容易增胖,主要是因為放假時,人的活動量會大幅度變少,加上情緒放鬆,大腦下視丘(hypothalamus)所分泌的肥胖激素、生長激素、褪黑激素及胰島素抗耐性等的濃度都會下降,而且依照劉醫師過去幾年的門診經驗,發現肥胖程度和放假天數是成正比的。另外,放假難得輕鬆,窩在沙發裡,邊看電視邊吃零嘴成為最佳舒壓法,但是高血壓且容易水腫的族群應避免豬肉絲、牛肉乾、洋芋片、魷魚絲、鱈魚絲等類型零嘴的攝取。 劉伯恩醫師建議,因為放長假影響生理時鐘的改變,而導致肥胖行為是可以提早預防的,只要維持正常的生活作習,最晚就寢時間不要超過凌晨1點,睡眠時間以8小時為主。如果不小心熬夜,睡眠時記的拉上窗簾或是調暗光線,黑暗的環境會刺激褪黑激素、松果體的分泌,幫助促進人體新陳代謝。   @為何中年婦女容易發胖呢? 女性朋友到了40歲,開始面臨停經或更年期的生理轉換,生理上的老化再加上壓力的刺激和年輕時累積的不正常飲食習慣,讓許多女性朋友逃不過中年發胖的命運,造成中年婦女發胖的原因如下: 1.活動量減少 來到40歲階段的女性,家庭生活與工作繁忙,坐著的時間遠多於運動的時間,肌肉大量流失、脂肪增加囤積,這樣生活型態每10年會少掉3kg的肌肉,偏偏肌肉是「熱量燃燒爐」,如果照上面的速率流失肌肉,就表示妳每天已經降低了燃燒400卡熱量的能力。當40歲時,身體對於能量的需求,會比在20歲時,下降15%,如果飲食習慣仍和以前一樣,體重勢必逐年上升。 2.新陳代謝速率下降 從20歲起,體內生長激素的分泌逐漸下降,新陳代謝率會開始走下坡,通常每10年就會降低5%,加上此年紀的女性,在工作與生活方面也趨於穩定,不似年輕時外務較多,少了東奔西跑的機會,體力也大不如前,因此即使有運動習慣也抵擋不住體重數字的增加。 3.女性荷爾蒙(雌激素)的改變 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是年輕女性之臀部、大腿脂肪細胞儲存的激活劑,主要目的是將來提供懷孕哺乳消耗之用。當到了更年期時,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濃度開始不穩定,而脂肪囤積的部位也轉移到腹部,在肚子上多了一圈軟綿綿又蓬鬆的脂肪,不只影響外觀也提高心血管疾病的罹患率。 4.長期壓力累積

淺談關節炎與其對治

By |2019-05-21T13:56:01+08:0014 5 月, 2019|

關節炎就是指某種影響人體關節的病變炎症,總的來說,任何形式的關節炎都會有關節痛、發紅、腫脹、僵硬、活動能力與範圍限縮等等。根據發炎症狀區分,可以分為非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退化性關節炎)、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若是根據發炎受犯關節數目,可以分為單一性發炎性關節炎例如(痛風)、多發性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等。   關節的位置 要想了解關節炎,就得先弄清楚關節是甚麼?在人體的骨骼結構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骼的連接點就稱為「關節」,包裹住兩個骨骼末端的纖維索叫「韌帶」。不同的關節有不同的活動範圍,關節的活動是經由滑液來潤滑進而產生行為,此類關節稱為「滑液性關節」,例如肩、髖、肘、手指等處。另外一種不具活動性的關節稱為固定關節,固定關節的骨骼與骨骼間,經由很細的纖維組織緊密連接,因而形成一種鋸齒狀的關節,又稱為骨縫(例如頭顱的骨縫)。介於滑液性關節與固定關節間,還有一種活動範圍很小的輕微活動關節,例如腿部的腓骨和脛骨,或是脊椎間的椎關節,雖然活動範圍有限,仍可依靠韌帶維繫骨骼間的連接與活絡。 不同的關節會遭受不同的傷害,因此各種類型的關節炎在症狀、破壞形式、致病因子和成因自然也都不一樣,也不具一致性,例如退化性關節炎就不會發生於頭顱的固定關節處。因此在關節炎的對治上,必須清楚判明該關節症狀的類型、位置、範圍、致病因子等,而非墨守成規的一視同仁。   關節炎的好發狀況 大體而言,非發炎性的骨關節炎好發於中年人與老年人,平均受犯年齡是55歲,男女比率為一比三,女性較男性容易罹患骨關節炎。骨關節炎好發之處包括脊椎、髖關節、膝關節、足趾基部關節、手指末端關節等。骨關節炎會引起關節僵硬、疼痛和活動限制,疼痛感通常於夜晚特別劇烈,而且關節活動時會有劈啪的破裂聲。 發炎性關節炎的病痛影響則與骨關節炎不同,以類風溼性關節炎為例,除了發炎、疼痛與僵硬等症狀外,還會有明顯的關節變形,其炎症甚至會侵犯關節以外的組織。目前對類風溼性關節炎並無有效的治癒方案,治療目標在減輕症狀、避免關節變形、維持關節穩定度與活動力。藥物治療則可控制發炎、減輕疼痛或促成疾病間歇(具有循環性的發作狀態)。適度運動可以保持關節的穩定度和活動力並維持身體健康。另外,手術治療是常用手段,目的在放鬆關節周圍緊縮的肌腱、清除發炎的滑膜組織、切除受損的關節軟骨或置換已失去功能的關節。   關節炎的保健 由於關節炎屬於無法徹底根治的常見疾病,目前的醫學治療大多都是以緩解或降低關節炎發作為目的,其中包括避免關節過勞、減輕關節負擔、調整患者心態、培養生活情趣、進行溫和的運動、保持日常活動等。症狀發作時可以進行熱療、水療、服用醫師處方非類固醇消炎藥或是阿斯匹靈,當然也可以透過適當的飲食改善症狀,或補充必要的營養製劑。 要想在飲食上有效管理關節炎,建議多吃大蒜、洋蔥、西洋芹、中國芹、元荽、檸檬等具有抗發炎效應的食材,另外新鮮蔬果、全穀類、豆類、家禽類瘦肉、冷水魚,及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堅果、種子或酪梨都會有很好的效益。至於應該避免的食物有精緻白麵製品、米飯、含糖食物如餅乾糕點、各種軟性飲料、肥肉及全脂乳品。 日常預防關節退化或關節發炎,應該多攝取: 一、維生素C:如柑橘、奇異果、莓果、甜椒、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

最重要的小事~排便順暢!

By |2019-05-08T17:47:51+08:009 5 月, 2019|

「鈴~~!」刺耳的鬧鐘鈴聲準時在7點鐘大作,王小姐是個忙碌的上班族,桌上還凌亂攤開著昨晚熬夜趕工的企劃案,帶著睡眼惺忪與尚未完全消除的疲勞身軀到浴室盥洗,邊穿衣服的同時,腦袋不停想著今天有3個會議要舉行、5個客戶要聯絡、8封E-mail待回覆…,一早還來不及好好吃ㄧ頓早餐幫助腦袋與身體開機,更別說悠閒的出清身體的垃圾~即「嗯嗯」! 現代人的忙碌造成營養過剩、運動不足、情緒緊張,加上排便不順,因此身體堆積了很多廢物,不知不覺中小毛病就一一找上門,這不但影響了生活品質,身體更如同淤積的水溝一樣累積許多垃圾和汙泥,並且發出不堪的惡臭。   @身體排除廢物有哪些途徑? 如果嘗試將家中垃圾多擺幾天不清除,相信不出幾天必定臭氣燻天、孳生細菌和 蚊蠅,同理可證人體每天所吃的食物、喝的水分、吸進的氧氣等經過身體消化與利用之後便轉變成廢物而排出體外,如此有進有出的動作看似簡單,卻是維持健康最基本的要件,人體的淨化除了排便之外,還有哪些途徑呢? 簡單而言即「一吃四排」,要排氣、排汗、排尿、排便: 排氣: 剛動完手術的病人只要「排氣」了就可以開始進食。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內的氣體隨著腸子蠕動由肛門排出,也就是俗稱的「放屁」,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放屁」是胃腸蠕動功能正常與否的指標! 「屁」主要的來源有兩種,60~70%是進食時所吞入的空氣,30~40%是某些較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經由腸內細菌消化而產生的氣體。有時在不合適的場合「放屁」是個尷尬的問題,不得已時只好忍屁,此時屁就會經由腸黏膜吸收而回到血液循環中,然後經由尿液排泄出來,但是屁並不會從嘴巴出來變成打嗝的;儘管如此,常常憋屁仍然是不健康的,憋太久會造成腹脹或是腹痛。 因此若想要減少放屁(尤其是臭屁),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如細嚼慢嚥、不狼吞虎嚥,以及減少吃易產氣的食物,如:乳糖、啤酒、豆類、香蕉、玉米、白蘿蔔、馬鈴薯、蛋類,甚至大麥及燕麥。 排汗: 人體排除水份的管道基本上有三個,從尿液、汗水和呼吸之中(呼氣時會有部分水氣蒸發),人體的皮膚中有許多細細的管子即汗腺,汗液就是從這些汗腺排放到體外,流汗最大的功能在於調節體溫,因為當汗液中的水份從體表以水蒸氣的形式蒸發到空氣中時,會吸收人體的熱能,使我們的體溫能保持在大約37℃左右,除此之外,體內的水溶性廢物也會隨著汗液排放出來,因此流汗也有代謝廢物的功能,如果排汗受阻,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舉例:夏天中暑時,汗水排不出來,體溫就會逐漸升高而出現發燒的現象。 排尿: 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快廢物排泄,喝進去的湯湯水水經過人體利用轉換之後,經由腎臟過濾、再吸收後送到膀胱收集接著排出體外,膀胱大約充滿200C.C的尿液就會產生尿意,約400C.C就會脹滿膀胱,此時若不趕快去廁所就會感到尿急,有很多年輕女性,因為上班忙碌、廁所太遠或是公共廁所太髒…等原因常憋尿,因憋尿容易讓細菌附著在膀胱壁上,因此每個女性朋友這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尿道感染的經驗。

打造不易累的體質,旺盛您的精神!

By |2019-05-07T17:41:47+08:008 5 月, 2019|

你累了嗎?」、「喝了再上!」、「不讓你睡!」…提神飲料的廣告詞總是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只是一句廣告詞,但卻道盡了現代人的心酸! 現代人因為生活繁忙,再加上工作過量、睡眠不足、壓力與營養不均衡等多重影響,造成身體過勞或是疲勞累積的現象。當您身體感覺疲倦乏力、頸部僵硬、腰痠背痛、頭痛、失眠、胸悶、心悸、食慾差、消化不良,常會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嗜睡、工作效率變差、倦怠感、易怒,甚至沮喪…小心!你可能是罹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長期過勞時更會影響免疫系統及心臟系統功能,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悴死的情形,在日本跟台灣都已經發生多起的過勞死事件,所以您已經不能再忽視此問題了。    @認識過勞死 過勞死(Karoshi)這名詞是從日本而來,係指工作壓力過大或長期工時過長而導致的猝死。實際的死因,大多為「急性循環系統疾病」,例如:腦溢血、腦血栓、腦栓塞、腦梗塞、蜘蛛膜下出血、心臟性猝死、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等。根據勞委會的統計顯示,國內每年判定為過勞死的勞工人數大約都持續有20~30人,根據新修訂的「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診斷認定基準」,將把原本的「死亡前連續工作24小時,或是死亡前一周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以上」的過勞死定義,放寬到死亡前的2~6個月,如此一來較能符合過勞死的成因,即疲勞與壓力。   @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 現代人可說是身兼數職,努力扮演好各種角色時,卻背負體力透支、睡眠不足、營養不均等,再加上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壓力等困難,許多疲勞症狀就一一出現,甚至誤會是肝臟功能不佳。許多長期疲勞的問題,卻無法找出真正的原因,因此醫學界在1988年,將這些長期受疲勞倦怠所苦,卻又找不出病因的疾病,統稱定義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有點像感冒,出現頭痛、喉嚨痛、微微發燒、肌肉痠痛、失眠、休息後仍然感到疲累、回家就不想動、活動力減少50%以上,且持續半年以上。符合附表6項的症狀與2項以上的徵象,並且排除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病因,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慢性疾病等。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達6個月以上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之虛弱疲勞感。 ※無法因臥床休息而緩解。

奇妙的薑黃

By |2019-04-24T18:16:40+08:0025 4 月, 2019|

薑黃雖然名字中有一個「薑」字,但在口味和性味上與一般認知的薑(無論是老薑、中薑或嫩薑),都截然不同。 薑黃統屬多年生草本薑科,是一種塊根植物,喜歡生長在氣候溫暖、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裡。   薑黃的食用 中國人普遍食用薑黃可能晚至清朝中葉才開始,在此之前,大多僅用於天然色素的擷取,將之作為人工染色之色料的一種。 印度人則自古就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食用,食用之廣幾乎與咖哩並列,所以提到薑黃時,很多人都會自然聯想到印度料理或印度薑黃飯。 薑黃具有多種保健功效、食用價值與化工用途,已被中國、印度及南亞各國視為是重要的經濟作物,而大量計畫性栽種生產,由於是以根莖繁殖,主要採收期在每年的立冬後到次年的立春前。 薑黃塊根的食用方法,燉、煮、煎、炒均適宜,也可焙乾後磨粉製成佐料,或經炮製成為藥材使用(飲片或直接入藥),或透過萃取技術提煉出薑黃素與薑黃油製成膠囊食品。大 體說來,薑黃的藥材品項都是按其產地與其形狀命名,例如(四)川薑黃、(福)建薑黃、廣東長圓薑黃、圓薑黃、片薑黃、蟬肚薑黃等等。   薑黃的化學成份 薑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有薑黃素、薑黃油、樹脂、膠質、澱粉、纖維素等。 根據藥效學研究,這些成分具有影響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調節免疫系統、抗腫瘤、抗炎、抗疲勞、影響代謝、抗病原微生物、抗瘢痕等等作用,是一個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的可食農作物。 晚近有科學家特別根據薑黃的抗發炎特性,進行緩節關節疼痛研究,發現薑黃素萃取物能夠適時緩解骨關節因為老化、弱化或病變所引發的發炎紅腫疼痛,因而成為一種新的消炎解痛良方。  

吃對關鍵營養,給您俐落好身手!

By |2019-04-30T10:59:04+08:0024 4 月, 2019|

自然界中,許多動物皆有驚人的「再生能力」,如:壁虎遇到緊急狀況,會採取斷尾求生方式,隔一段時間,其斷尾處會長出完整尾巴;將蚯蚓一分為二,蚯蚓不但不會死亡,尚可以分別由切斷處,生長成兩條完整蚯蚓;被漁民大卸八塊的海星,可以重新長出腕臂,甚至能從殘餘腕臂長成完整的海星個體。 人類是複雜的脊椎動物,也具備某些再生能力,如:小面積皮膚創傷和骨髓造血功能,但是人類的再生能力跟這些動物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此隨著年齡增加,人體器官也會老化與磨損,關節就是常見的老化例子。   @認識人體關節 人體的關節構造包含骨頭、軟骨、關節囊、滑液囊、肌腱、韌帶、肌肉等。關節內的軟骨包覆著兩端的骨骼,當關節活動或運動時,可避免骨骼相互碰撞,關節軟骨的結構很像一塊吸飽水的海綿,因此水分佔了80%的重量,其餘成分為膠原蛋白和含蛋白多醣等,膠原蛋白提供軟骨堅韌的結構,而含蛋白多醣則提供了軟骨的吸水特性。 軟骨組織與骨骼組織的結構有很大不同之處,軟骨組織不含任何血管與神經,因此新陳代謝緩慢,養分主要從關節液中緩慢供給,而骨骼組織含有豐富血管與神經,新陳代謝旺盛,軟骨的功用就是像海綿般保護底下的堅硬骨骼,減少運動對骨骼產生的衝擊與壓力,加上軟骨表面平滑構造與關節液的潤滑,讓關節可以順暢的活動,因此,倘若關節軟骨已經受到磨損,骨骼因而失去軟骨的遮蔽與緩衝時,那將會造成極大疼痛與行動不便。   @什麼是關節炎? 關節炎,泛指能活動的關節發生病變,常見症狀為關節僵硬、腫脹、疼痛、活動不順暢,嚴重時甚至變形。關節炎發生的原因很多,例如:長期使用不當或老化造成磨損,運動、意外引起的機械性傷害,疾病(痛風、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物理性傷害,皆會使關節軟骨破損或受到侵蝕。     下列為常見的關節炎種類: 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發生原因為關節軟骨長期磨損,導致軟骨表面凹凸不平,之後軟骨下方曝露的骨頭產生一連串修補反應而形成骨刺與關節腔變窄,關節附近的韌帶鬆弛,使得膝蓋關節更不穩定,而加重磨損程度,主要的症狀是關節僵硬、腫大、疼痛和變形,在活動關節時,還可聽到喀啦喀啦的磨擦聲響。 痛風性關節炎

認識順暢配方

By |2019-04-16T17:21:04+08:0017 4 月, 2019|

成份 內容 牙買加藍山咖啡 印度阿拉比卡咖啡   牙買加(Jamaica),一個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的島國,藍山咖啡的故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栽種出品質優良與氣味香醇的藍山咖啡。 印度雖然是以飲茶為主的國家,但其咖啡生產量卻高居世界前幾名,其生產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更以具有低酸度、溫潤順口的特殊風味而著稱。   耳狀決明 便秘的人由於糞便過於乾燥故而造成排解困難,導致腸壁長期吸收滯留腸道內糞便所釋出的毒素,因此對人體不良影響甚鉅,甚至成為近年來結腸癌的發生主因之ㄧ。 耳狀決明是一種類似決明子的草本植物,具有輕瀉作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並且幫助水分吸收使糞便變的柔軟與濕潤,促使排便順暢但不稀薄,不會產生腹部絞痛等不適症狀,適當舒緩便秘之苦。   決明子萃取物    

認識護眼營養素

By |2019-04-12T16:01:58+08:0015 4 月, 2019|

@認識護眼營養素 山桑子(Bilberry) 又稱覆盆子、越橘、歐洲藍莓,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空軍用來增強飛行員的夜間飛行視力,山桑子能加速視紫質的再生,幫助眼睛快速適應黑暗環境,由於山桑子中富含花青素(anthocyanides),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保護眼球內細小微血管不受自由基的破壞,促進眼球內部的血液循環。 葉黃素(Lutein)、玉米黃素(Zeaxanthin) 類胡蘿蔔素有600多種,日常食用的約50~60種,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主要為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茄紅素等;另一類為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構成蔬菜、水果等植物色素的主要成分,也是構成人體眼睛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   什麼是黃斑區域? 眼球的視網膜中央,有一個名為「黃斑」的區域,那裡聚集了感光細胞,負責提供顏色和具體細節,當黃斑區域失去正常功能時,會影響視力,嚴重會造成失明。   @葉黃素對眼睛有何功用? 當太陽光線中的紫外光、藍色光進入眼睛時,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進而破壞眼球細胞,引起白內障及黃斑區病變。雖然一般紫外光可以被眼角膜及水晶體過濾掉,但是藍光卻能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區域及黃斑區域,造成嚴重傷害。眼睛裡的葉黃素可以過濾掉90%的藍光,如同幫眼睛戴了一層太陽眼鏡,避免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層受損而影響視力,降低藍光對眼睛的傷害,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太陽光線外,電腦螢幕、電視、日光燈也會產生藍光。 葉黃素除了可以過濾藍光外,黃斑區域與葉黃素的關係就像是印表機需要墨水,當墨水充足時,印表機就能印出清楚又漂亮的照片,如果眼睛長期缺乏葉黃素,就會引起各種眼睛病變、視力減退,無法看清楚影像。 缺乏葉黃素容易引發各種眼睛疾病,如白內障、老花眼、近視加深、高度近視引發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引發視網膜病變、黃斑區病變、乾眼症、眼睛疲勞等等,甚至失明。雖然葉黃素對眼睛如此重要,但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必需由食物中補充。含有高量葉黃素的食物有:深綠色蔬菜~花椰菜、菠菜、甘藍、萵苣、芥菜或紅蘿蔔、玉米、南瓜等;水果類有奇異果、桃子、番茄、葡萄、柳橙、柑橘、木瓜等。就一般保養而言,每天應該攝取6~10毫克的葉黃素,根據每人用眼程度與生活習慣而有所增加,最多每日可攝取30毫克的葉黃素。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