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議題

主頁精選議題

DHA能有效改善癡呆症

By |2018-07-23T09:11:13+08:0023 7 月, 2018|

在前一節中,曾說明過腦部結構與腦細胞的關連,而癡呆症就是源於腦細胞功能減退或死亡所產生的疾病;依原因的不同,可分為腦血管型癡呆症與早老型癡呆症二種。 腦血管型癡呆症,是因為腦血管發生阻礙,使得血液無法順暢的將氧和細胞所需要的營養素送達,致使細胞遭到破壞。 除此,血栓造成的腦中風或高血壓,致使腦動脈的破裂,血液流入腦內,也會促使細胞瞬間死亡。 腦血管為什麼會出現阻礙? 可能的原因就如上節所說,如膽固醇過剩積存,或是血栓與高血壓。 至於早老型癡呆症的成因,到目前為止,仍然是個謎;唯一可以確定的是與腦神經細胞大量喪失有關。 尤其是負責記憶與學習的腦內海馬體的神經突觸,被破壞、切斷。 由於DHA能夠預防動脈硬化,避免血栓的形成,增進血液循環,因此它和癡呆症當中占六成以上的腦血管型癡呆症的預防,有相當密切的關連。 適時、適量的攝取DHA,對癡呆症的發生確實是可以避免的。  已經罹患癡呆症的人,DHA也能夠給予相當不錯的改善。 DHA並不能讓已經死亡的腦細胞起死回生,但對仍然存活的腦細胞,卻有極佳的活化作用,它可以促使尚存的腦細胞發揮應有的功能,減少或降低死亡細胞對整個腦力的影響。 因此,家中如果有已經患癡呆症的老人家,請讓他或她多吃魚,或多攝取DHA的健康食品,對病情的緩和與改善將會有極大的助益。  

認識A型肝炎疫苗

By |2018-07-19T17:23:31+08:0020 7 月, 2018|

家有幼童的家長們請注意,今(2018)年A型肝炎疫苗已正式納入兒童預防接種的常規疫苗!若您的寶寶是2017年1月1日以後出生,年滿12個月以上,可前往醫療院所施打疫苗喔。 認識A型肝炎疫苗 A型肝炎主要由糞口途徑感染,吃入受A型肝炎病毒汙染的食物或飲水、接觸病患使用過的汙染物品及性行為等,皆可能感染A型肝炎。病患會有發燒、倦怠、噁心、嘔吐,以及急性肝臟發炎產生的腹部不適或黃疸等症狀,且年齡越大嚴重程度也隨之增加。多數人感染A型肝炎後可自然痊癒,但仍有極少數病患,會演變為猛爆性肝炎而死亡! 我國因衛生狀況良好,近年來少有A型肝炎流行,然因國際間交流頻繁,且大多數年輕族群,不曾因感染A型肝炎而具有抗體,仍使我國潛藏爆發A型肝炎流行的風險。要預防A型肝炎,除了注意日常飲食衛生習慣外,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施打A型肝炎疫苗。 由於A型肝炎疫苗為不活化疫苗,為確保疫苗品質與安全,我國與歐美等先進國家一致,採用逐批放行之管理政策,所有疫苗於上市前,須向食藥署申請查驗登記,並經檢驗合格後核發許可證;每批疫苗於上市供用前,除需提供相關資料供食藥署審查外,食藥署均會派員確認,產品運送溫度及貯存的溫度符合規範後,抽樣進行檢驗,並於檢驗合格後,才可供應醫院使用。食藥署每月也會在官方網站(首頁>業務專區>研究檢驗>生物藥品檢驗封緘)公布生物藥品檢驗放行品項及數量,提供各界查詢下載。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2期

DHA能使血液循環順暢

By |2018-07-16T18:16:38+08:0017 7 月, 2018|

我們以前經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孫資政(運璿先生)呼籲大家注意高血壓,高血壓到底是什麼? 是一種疾病? 還是血液在血管中流通的狀態? 在血管的各種病變當中,最常見到的就是動脈硬化。 所謂動脈硬化,是指血管內側壁因為積存過多的膽固醇或中性脂肪,致使管壁變硬、變窄的狀態,它會造成血液循環不暢,甚至血管斷裂的危險。 因為動脈硬化而導致的疾病包括高血壓、血栓、腦中風、心肌梗塞等。 高血壓就是一個典型的動脈硬化症狀。 所謂高血壓,是指血液加諸動脈壁的壓力異常增高的狀態。 持續存在的高血壓,之所以會對動脈構成不良影響,是因為當血壓增高時,會不斷有更高的壓力加諸在管壁上。 如果,動脈血管經常處於這樣的高壓狀況下,自然會使管壁受損,同時使得血液中所含的膽固醇,滲入管壁而附著積存下來。 血管內壁因為膽固醇的積存而變硬、變窄,於是引起動脈硬化。 管壁硬化,血液循環的效應減低,心臟輸送血液的壓力就必須再增高,於是血壓跟著升高,如此惡性循環,直到某處血管爆裂為止。 什麼是血栓? 人體為了避免血液流到血管外側,所以在血液中具有自我抑制的作用,否則人體會因為血液的不斷流失而死亡。 這個具有抑制作用的,就是血液中的血小板。

DHA能剋制過敏性症狀

By |2018-07-11T17:16:27+08:0013 7 月, 2018|

除了極少數遺傳性的過敏體質外,季節變化、空氣污染、環境污染、生活及居住形態改變是一般造成過敏的主因。 而過敏的引起,則主要是人體吃進或吸入過敏原,例如塵蟎、霉菌、花粉、灰塵,有機氣體等等。 人體本身並不具有任何過敏原,因此當過敏原進入人體時,人體就會立即嘗試排除來意不明的入侵者。 這個想要驅逐入侵者的勇士叫做媒質,包括了組織胺、無色三烯、血小板活性化因子(PFA),這是一種類似抗體的仲介物質。 健康的人在遭遇過敏時,會立即製造出適量的媒質,將過敏原殺死或分解。但是,因為某種原因,如體質失調、營養失衡或年齡老化等等,使得原本應該適量出現的媒質,卻異常的大量分泌。 這些異常大量製造出來的媒質,會促使人體失調,而引起各種過敏症狀,例如感冒、發燒、流鼻水、咳嗽、打噴涕、氣喘、皮膚紅腫、發癢等等。 唯一能控制娸質產量的就是DHA,一般人罹患過敏症而前往醫院就診時,醫生多半採取對症療法,例如注射抗組織胺劑,以平衡患者的過敏感受。 但是 DHA並非這這對症療法,而是藉由改善體質來抑制媒質的過量製造,於事前防止過敏的發生。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過敏症已經發生,DHA並不能抑制組織胺,因此對因為組織胺所引起的過敏疾病,可以說毫無作用;但,如果是無色三烯或血小板活性因子,則DHA具有抑制效果。 雖然,目前對DHA剋制過敏症狀的療效還不是非常清楚,但攝取適量的DHA以防範過敏的發生,則是可以明白確定的。  

具有驚人效果的魚油DHA

By |2018-07-10T12:15:26+08:0010 7 月, 2018|

人類的腦部是由大腦新皮質層、大腦邊緣系統、大腦基底核、丘腦下部、小腦、腦幹、脊髓和腦下垂體等八種機能各個不同的組織所組成。 而其中,腦幹又包括延髓、腦橋、中腦和視丘;大腦則分列左、右二半球和聯接其間的腦梁(又稱胼胝體)。 這個結構複雜的人腦大約是由一百四十億個腦細胞所構成。 其中具有感覺、思考等中樞神經功能的神經細胞,約四至五億之間;其他的則屬於專司保護及供給養份滋養神經細胞的膠質細胞。 神經細胞會長出一種類似樹枝狀的突出物,稱為樹狀突。 而其中伸得最長的一支稱為軸突; 軸突前端會分支而與另一個神經細胞的軸突相連接,其連接點就稱為突觸。 突觸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擔任神經細胞間的聯繫,相當於電腦中的半導體。 一個神經細胞可以擁有有數十,甚至數百個突觸,因此就整個腦部來說,至少也有好幾千億個突觸,即使是世界最大型的電腦也無法使用這麼多的半導體,可見人體容量的偉大。 為了避免腦細胞受到有害物質的侵入而影響人體的生命機能,人體在腦部的血管中設定了一套極為嚴格的過濾系統,而DHA是極少數可以通過檢查哨進入腦細胞的營養素。 除此之外,DHA可以使得細胞膜的分子構造變得非常柔軟,因而致使細胞體也變得柔軟;細胞柔軟後,從細胞生出的突觸在傳遞和接收訊息(神經細胞的電氣訊號)時也變得迅速快捷。 一旦傳遞迅速,學習力自然增加,記憶力也跟著提高,整個腦力大幅度提升。 人類的腦細胞在三歲以前會不斷的成長,但自二十至三十歲之間開始,腦細胞會以一天約十萬個的比率逐漸死亡減少。 死亡的腦細胞不會再度復活,即使 DHA能夠提高腦力,也無法增加腦細胞的數量;但是DHA卻具有使仍然存活的腦細胞活性化的力量。

胃不好,能換個胃嗎?

By |2018-07-02T17:18:41+08:003 7 月, 2018|

就現在的醫學科學技術來說,要把身體的某一個器官摘除換一個新的,並不是太困難的事,無論是換心、換腎、換髓、開腦,胃只是腹腔裡的一個袋子理應更不是問題。 目前治療胃癌最有效的辦法是手術治療,也就是把生有癌細胞的部位切除,根據台北榮民總醫院的統計,接受手術治療後,早期胃癌患者的五年存活率高達百分之九十五,第二期約為百分之七十,第三期接近六十,第四期也就是所謂的末期也還有百分之六點五,由這些數字看來,胃癌的治癒率比其他的癌症要高的多,這是樂觀的一面;但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可能就不是那麼愉快了。 因為到目前為止,好像還從未有人把舊有的胃整個切除然後換一個新的,無論怎麼切,醫生們總還是盡可能的保留一部份,既使是剩一點點也好。 顯然的,胃雖然在切除部份或大部份之後,仍然可以保有某種程度的作用,但就是不能整個切除。 因此,平日一定要謹慎的保護它和注意它。 過去有個廣告說,胃不好?換個胃嘛!很明顯的,胃如果不好,很難如願能換一個新的,所以奉勸讀者諸君,千萬小心您的胃。  

胃是一個裝滿鹽酸的袋子

By |2018-06-19T13:34:14+08:0019 6 月, 2018|

胃基本上是一個由三層平滑肌所構成的袋子,形狀像懸在空中的牛角葫蘆,中間寛但兩頭開口,上面與食道相接的口叫賁門,下邊與十二指腸相連的口叫幽門。 胃的大小可以根據內容物的量伸縮變化。 為了消化進入胃中的食物,胃袋內層的胃黏膜會分泌大量的胃液,根據估算,人類一天胃液的分泌量多達1500-2500毫升。 胃液中含有強酸性的鹽酸、消化酵素、胃蛋白脢和黏液。 在這個具有強酸腐蝕性的溶爐裡,絕大多數的物質都會被銷熔,有趣的是胃壁本身卻能抵擋強酸的侵蝕,其最大的護符就是黏液。 橫切觀察胃壁的結構,三層平滑肌的最裡層是縱肌,而內外肌之間是環肌,再來是斜肌。 環肌在幽門特別發達,因而形成幽門括約肌,用來括約束住幽門。 胃壁內層的肌層上舖有黏膜與黏膜下組織,黏膜共有三層:黏膜上皮、黏膜固有層與黏膜肌板;肌層的外側則包裹漿膜和腹膜,胃潰瘍或胃癌等惡性腫瘤通常都是從黏膜開始,直到擴展或穿透漿膜為止。 當食物入胃袋而逐漸堆積時,胃部會藉由一種收縮與鬆弛交互運作的規律動作達到搬運和混合的目的。 胃黏膜分泌大量的胃液混合在食物中,進行必要的消化、分解和轉化工作;同時食物在胃的蠕動中慢慢向幽門、十二指腸及小腸方向前進。 在這個消化的過程中,胃酸過多引起的不適或毛病通就會發生在上端的賁門,例如胃酸上溢到食道引起灼熱難過,或是在下方的幽門引起不適。 人體真正負責營養吸收的是腸子,特別是十二指腸與小腸,胃其實只是一個具有攪拌作用的儲存性倉庫,因此將食物消化成腸道能吸收的形式,是胃部真正的功能。 所以,胃部如果會發生疾病,也必然與消化有關,一般性的胃部疾病有消化不良、胃炎、胃潰瘍、胃食道逆流、胃癌、胃腸官能症等。  

諸葛武侯怎麼死的?

By |2018-06-15T19:33:10+08:0014 6 月, 2018|

每回讀三國志,夜看演義,總有許多感歎,常想老天實在作弄人,同一時代裡出現那麼多英雄豪傑,天下焉有不亂之理? 有人說,就是因為「亂」才有出頭機會,亂是一切功業建立的根源。 亂世出英雄,盛世講平庸。 在亂世,不論是文是武、是男是女,如果沒有真才實學,則命如草芥,家如懸卵,但若有真功夫,則魚躍龍門雖九死一生,但卻可布衣卿相,開天闢地闖出一番新局面,想想中外豈不皆然? 三國眾多英雄中,我最欣賞的有二位,一是漢家丞相曹操。 三國演義裡雖然把曹孟德罵的是奸雄應世,只值半文錢;但實際上,他對劉漢始終如一,終生並無篡位之心,但他的宏觀豁達、高瞻遠矚與謀略能力,三國所有天才中當排名第一。 另一位偶像就是天生的悲劇英雄,對朋友仁盡義至死而後已,淒美的無可救藥的諸葛亮。 唐詩中有一首五言絕句說諸葛亮是: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諸葛亮從被劉關張桃園三義請出隆中後,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蜀漢上下一缸子人看來個個神勇,其實真正的好漢沒幾個。 對內既要不時安撫、鼓勵愛哭的劉備,及一大群不怎麼看得起自己的失敗主義者,對外則要應付天生的謀略家曹操,天縱英雄威武的周瑜,到後期還有更麻煩的司馬懿。 長期緊張、焦燥、失眠、飲食不正常,諸葛武侯再會神機妙算,也無法算出自己的健康。 諸葛武侯怎麼死的?痛死的!什麼痛?胃痛。 照今天的話說來,諸葛亮不是死在消化性潰瘍,就是亡於胃癌。 可有證據?有!司馬懿被諸葛亮擺了幾次道,弄得灰頭土臉,心中懊恨不已,派探子觀察諸葛亮的起居作息後說:「(諸葛)食少事繁,其能久乎?」。 諸葛亮經常「心下痛」,聽到司馬之言,嘆了口氣幽幽的說「真知我也。」

口水也有大學問

By |2018-06-05T17:16:50+08:006 6 月, 2018|

酵素分佈於身體的各部組織中,第一關就是俗稱口水的唾液。 唾液是由唾液腺所分泌,其中含有大量的消化酶,可以用來對食物進行初步分解,有利於消化和吸化。 對許多人來說,唾液是人體中僅次於尿液的廢棄物,所以與人一吵架就口水唾吐相向,大有恨不得用口水把對方淹死、臭死之概。 其實,唾液是絕大多數動物活命的根源,人類更是一時半刻少不得一口濡濕的唾液,中國人自古就深明其中奧妙。 古人造字,「活」字是舌旁有水,人要有水才能活,而舌水就是唾液。 神醫華陀在食論中說:食物有三化,一火化,爛煮也;一口化.細嚼也;一腹化,入胃自化也。其中口化則有賴口水相隨。 唾液如何產生?當食物入口細嚼慢嚥時,唾液就會源源不斷的津津而出,甚至某些念頭生起,例如想到酸甜、看到美女、美味當前、神清氣爽時會口舌生津。相對的,當神經緊張、恐懼、焦燥、忿怒時,則口乾舌燥,即使粒米也難以下嚥。 唾液裡除了水分外,還有唾液激素、多種酶、多種維生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黏液蛋白、鹼性物質,以及促進止血和收縮血管的物質在內。 其中,唾液激素對骨骼牙齒發育,血鈣、血磷的代謝,蛋白質合成都有影響;多種酶是人體重要的代謝活性劑;多種維生素是生命活動的必要物質;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可以增強免疫功能、預防疾病發生;而止血物質可以防止身體不當出血,保持生命活力;鹼性物質與黏液蛋白則能中和胃酸,並使之沉澱附著於胃黏膜形成保護層,從而增強胃臟的抗酸能力,對防治胃潰瘍有積極的作用。 簡單數來,區區一個口水,功效與好處竟然如此之多,難怪古代中醫家和道家煉氣士們要說,唾液是可以滋養臟腑,潤化肌膚,強筋壯骨,暢通血脈,安神定氣,延年益壽的「陰津神水」是「存得一分陰津,即存得一分生命」的養生關鍵,因此自古以來養生名家們都是惜津如金,絕不隨便亂吐口水,那像現代人如此懵懂浪費。 想要消化好,精神好、皮膚好,就要懂得珍惜口水;要想時時滿口生津,就要常保快樂心情、凡事看開,吃食時細嚼慢嚥,多動一分牙關,就多得一分津液。 唾液既然是消化酵素的主要來源,平常應如何作為才能多得津液?   少講話  話多傷神,言多必失,除了說話不當闖禍外,更重要的是話多必然舌乾,舌乾乃至津液不生,津液不生者必面容枯槁,身衰體弱,所以說該說的,懂得適時沉默是養生的第一要訣。

酵素確保營養吸收有效

By |2018-05-28T18:03:02+08:0029 5 月, 2018|

一天,一位素食的朋友因為經常胃不舒服到三總門診,醫生建議她平日需要服用一些酵素補充品,她弄不清楚什麼是酵素?到了醫院外的健康食品店一看,貨架放了許多牌子,有的強調是純植物性,有的則標榜能夠減肥、整腸、抗老化、甚至預防腸病毒、增強免疫力等等。 端詳了半天始終理不出個頭緒,加上彼此價差頗大,最後還是一瓶都沒買。 想想,與其買錯了後悔,不如先找人問問。 什麼是酵素?  酵素是人體機能維持正常功能、消化食物與恢復組織所必的催化劑,一種觸媒。 它具有一種可以引發人體內各種化學反應變化,但其自身卻不會隨之變化或被破壞的能力。 酵素算不上是營養素,基本上它只是蛋白的合成物,但人體所有的活動幾乎都必須要有它的參與才能順利運轉。 酵素並非只有一種,它存在於所有活的動、植物體內,目前已經知道的酵素就多達數千種。 每一種酵素都只有一種特定的作用,負責參與某一類特定的化學反應,彼此嚴守分工的分際,例如胃裡的酵素只在胃裡的作用,到了腸裡就武功全廢,同樣腸裡的酵素到了胃裡也成了廢人一個。 酵素雖然人丁旺盛,族繁不及備載,但主要的成分是蛋白質,外加微量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絕大多數的酵素,人體都可以自行合成,只要日常飲食正常,營養攝取沒有偏頗,照理來說,酵素的需求應該是人體可以自給自足的。 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人酵素不夠呢?可能的原因有二個:  長期偏食  因為酵素是經由人體自行合成的,合成的過程是人體先經過口嘴攝取,然後胃、腸的分解、吸收,再重新合成。 因此,如果輸入不足或不全,就很難能有圓滿的結果,長期偏食或營養不良都會致使身體無法有效的合成自身所需的酵素。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