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奧妙

主頁人體奧妙

身體需要水的32個理由

By |2019-08-02T14:26:02+08:002 8 月, 2019|

「喝水可以減肥」,這個說法可以有兩種語態,第一個是疑問句,第二個是肯定句。 大家可能常聽到有人抱怨自己喝水都會胖,但卻很少聽說喝水可以減肥的說法。 其實,地球如果沒有水,任何生命都不可能發生,所以人類是無法離開水的,當然包括減肥在內,人體需要水實在有太多理由了。   醫學研究證明喝水可以減肥 2003年,美國醫學博士巴特曼( F. Batmanghelidj, M.D. , Ph.D.)針對水的醫療對治效用與水減肥進行一系列臨床醫學研究,研究結果除證明缺水(水飢渴)是許多慢性疾病的根源,也證實「喝水可以減肥」,這份研究報告發表時震驚了全球醫學界。 造成肥胖的主因之一是脂肪堆積,故有效而安全的減除脂肪正是能否減肥成功的關鍵,然而脂肪代謝是非常緩慢的生化過程,在「加速脂肪代謝水」中始終扮演著一個關鍵角色。 讓身體攝取足夠的水分及適量鹽份,當然還要加上一些運動,減肥將是一個明確可達成的目標。   每日應該喝多少?怎麼喝?

別小看身體的這把火~發炎!

By |2019-06-21T14:15:29+08:0024 6 月, 2019|

人類與細菌之間的戰爭已經糾纏千萬年,但自從青黴素的發明之後,很多致命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霍亂、肺炎、腸胃炎、白喉、鼠疫等感染。抗生素雖然延續了人類壽命,但是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突飛猛進,生活方式卻越來越不健康,加上濫用抗生素的習慣,導致諸多細菌產生抗藥性,造成很多疾病反覆的感染或是發炎。因此人類與細菌的拉鋸戰已經巧妙的延伸到發炎甚至是慢性文明病的罹患率。   @認識發炎 「發炎」的英文(inflammation)也是希臘文「火焰」的意思,是指這把火因為身體受到病菌、病毒、寄生蟲的入侵或是組織遭受破壞而引起的保護性反應,此反應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消滅、稀釋或是圍堵已經發炎的受損組織,等待消炎後幫助身體組織的修復,如果發炎持續或是反覆發生則會演變成其他疾病。   @為什麼會發炎呢? 當人體的免疫系統監測到病原體(例如:細菌、病毒)的入侵或細胞發生異常的現象時即會立刻釋放出「組織胺」物質,這也是身體發現病原體入侵的警訊。 首先免疫系統中的嗜中性白血球和巨噬細胞會馬上滲透到身體被入侵的部份,並且釋放某些物質促進血管擴張,提高血管的滲透能力,使血液中的免疫細胞能迅速的擴散到受病原體入侵的部份,由於血管擴張會腫脹而壓迫到周邊的神經細胞而引起疼痛,這也是發炎時常會感到紅腫熱痛的原因之一。 當免疫細胞戰勝病原體時,就會撤離發炎的組織部份,身體會釋放抗發炎的物質讓血管回復正常也減輕疼痛,同時啟動修復機制幫助受創傷的身體組織早日復原。   @發炎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威脅? 當病原體入侵體內時,會引起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直到免疫系統清理入侵的病原體後,紅腫熱痛的不舒適感便會自動消退,因此發炎反應是保護人體不受病原體入侵的一種防禦機制。 倘若發炎的現象反覆發生,就會從急性發炎轉為慢性發炎,慢性發炎會長期的潛伏在體內,開始轉移攻擊人體內其他健康的細胞、組織和血管,嚴重影嚮人體健康,慢性發炎跟眾多慢性疾病有許多關聯性: 心血管疾病 近期科學家發現,血液中慢性發炎指數高的話,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會提高4~5倍,這顯示膽固醇可能只是扮演心臟病的配角而已,很可能慢性發炎才是真正心臟病的最大的潛伏危險因子之一。

十個胖子九個腫

By |2019-06-25T15:16:18+08:0011 6 月, 2019|

長期以來人們的審美觀,皆以「纖瘦」為美,並以「減肥」為終身重視之事。 其實會在於肥胖的不只限於女性,許多男人也同樣耿耿於懷,對於自己臃腫的身材極不滿意,特別是那壯碩垂掛的巨大肚腩。 最近有支減肥食品廣告,影像誇張的把女生身上擠出的黃油四處揮灑,最後還濺得男主角滿頭滿臉。「肥胖來自於黃油肥厚脂肪的堆積」是常見的刻板印象,所以在多數的認知中,會認為有效的減肥就是無所不用其極的消脂,甚至不惜上手術台進行切除。但這個普遍的認知是對的嗎? 中醫界有句前輩祖師們傳下來的經驗談:十個胖子九個腫。意思是大多數的胖子不見得是真胖,很可能只是腫。   肥胖與體腫,概念大不同 肥胖大多出於脂肪堆積,但體腫則是來自於痰飲淤滯。由於兩者成因不同,消除的手段也就南轅北轍,祛脂化油與消痰去水是兩個截然不同概念。 大家都知道好吃貪食會堆積出巨量的體脂肪(這也是造成身材肥胖的主因),所以多數人努力朝減餐、斷食或粗食等一般飲食調整上進行減肥。體腫基本上是新陳代謝不良、體循環出問題、甚至內分泌失調所致,故而體腫其實是一種代謝病理現象,若妄圖以減肥方法處理體腫只是緣木求魚,到頭來是枉費心思白費功夫。   何謂痰飲? 那麼,造成體腫的「痰飲」到底是甚麼東西?濃稠之飲謂之痰,清稀之痰稱作飲,二者都是痰。人體中的痰飲可以分為兩種:一種稱為「有形痰」,即平時可以藉由目視觀察到的,例如鼻子擤出的鼻涕、喉頭咳出的黃白痰等等。另一種則為「無形痰」,它分布於體內組織或器官部位的各類液態體液,例如唾液、關節液、眼房水、陰道液、精液、各種內臟液等,於生理運用循環後有待排除者。 這些液態體液是各個器官維持活化與運轉的重要資糧,它們每日都必須維持新陳替換、循環代謝,但當遇及代謝不良、循環障礙或分泌失調,原本應該代謝排出體外的液態體液就會阻滯在組織中與肌肉皮下進而四周堆塞,日久不但造成體型走樣,更會形成類似腫瘤的大小痰瘤。許多人不明原由而將之稱為脂肪瘤,甚至有人將之視為是惡性腫瘤,其實這類脂肪瘤瘤體中包裹的不是脂肪,而是白白黃黃呈半凝結狀態的痰飲。   祛脂化油與消痰去水,才是減肥雙管 本篇所說的十個胖子九個「腫」,腫的就是這些痰飲所積累出來的豐碩成果。要想消腫恢復好身材,消極方法是化痰消飲,積極態度則是改善體循環、健全代謝機能,不要讓不該儲存的生理垃圾繼續塞在身體裡。若從營養保健方面來看,想消除肥胖不妨考慮每日按時服用藤黃果膠囊製劑,想消痰祛水則不妨考慮每日來一杯清腸促便的機能性咖啡,都將好過胡亂吃、惡意整、花錢傷身,讀者們不妨慎思。

腸道功能好,疾病自然少

By |2019-05-29T17:07:34+08:0030 5 月, 2019|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所以『吃』可以說是人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現在大多數的慢性病與急性的腸胃病,都與飲食不當息息相關。所以『吃』錯了,往往比不吃還糟糕;懂得如何『吃』不只是藝術,更是門學問。如何吃『巧』又能吃『飽』,要能『好吃』又可以『營養』是許多美食家與營養師們討論不休的話題;但吃出『安全』與『健康』確是往往被忽略的。 其實擁有自我保健的知識與觀念,且落實於日常的飲食上,是健康的不二法門,若能在腸道自我提升保健上多下功夫,才是真正的事半功倍的根本之道。   ◎腸道是消化器官,也是免疫器官 腸道共分為小腸(包括十二指腸、空腸及迴腸等三部分)與大腸,小腸從幽門至大腸,總長約6公尺,捲曲在腹腔的中央及下方,食物的消化及吸收主要在小腸進行。 因為幾乎所有的吸收作用都在小腸中進行,所以小腸壁黏膜上,具有指狀突的殊構造-絨毛, 以增進吸收效效率。有了絨毛便可增加吸收的表面積,每一根絨毛的中心都含有一條小動脈、微血管網、一條小靜脈及一條稱為乳糜管的微淋巴管;營養物質及水分便可通過絨毛的上皮細胞,進入血管與乳糜管,然後進入血液與淋巴循環系統,運送至全身以供組織細胞使用。 所以小腸與人體的淋巴免疫系統是相通的;換句話說,腸道是健康的第一關,這就可以解釋說,為什麼同樣是不乾淨的食物,別人『是不乾不淨吃了沒病』,自己卻是『不乾不淨差點沒命』。由此可見,腸道的健康與免疫系統息息相關關呢!           ◎夏日常見的腸胃疾病 壹、細菌性:急性腸胃炎

淺談關節炎與其對治

By |2019-05-21T13:56:01+08:0014 5 月, 2019|

關節炎就是指某種影響人體關節的病變炎症,總的來說,任何形式的關節炎都會有關節痛、發紅、腫脹、僵硬、活動能力與範圍限縮等等。根據發炎症狀區分,可以分為非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退化性關節炎)、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若是根據發炎受犯關節數目,可以分為單一性發炎性關節炎例如(痛風)、多發性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等。   關節的位置 要想了解關節炎,就得先弄清楚關節是甚麼?在人體的骨骼結構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骼的連接點就稱為「關節」,包裹住兩個骨骼末端的纖維索叫「韌帶」。不同的關節有不同的活動範圍,關節的活動是經由滑液來潤滑進而產生行為,此類關節稱為「滑液性關節」,例如肩、髖、肘、手指等處。另外一種不具活動性的關節稱為固定關節,固定關節的骨骼與骨骼間,經由很細的纖維組織緊密連接,因而形成一種鋸齒狀的關節,又稱為骨縫(例如頭顱的骨縫)。介於滑液性關節與固定關節間,還有一種活動範圍很小的輕微活動關節,例如腿部的腓骨和脛骨,或是脊椎間的椎關節,雖然活動範圍有限,仍可依靠韌帶維繫骨骼間的連接與活絡。 不同的關節會遭受不同的傷害,因此各種類型的關節炎在症狀、破壞形式、致病因子和成因自然也都不一樣,也不具一致性,例如退化性關節炎就不會發生於頭顱的固定關節處。因此在關節炎的對治上,必須清楚判明該關節症狀的類型、位置、範圍、致病因子等,而非墨守成規的一視同仁。   關節炎的好發狀況 大體而言,非發炎性的骨關節炎好發於中年人與老年人,平均受犯年齡是55歲,男女比率為一比三,女性較男性容易罹患骨關節炎。骨關節炎好發之處包括脊椎、髖關節、膝關節、足趾基部關節、手指末端關節等。骨關節炎會引起關節僵硬、疼痛和活動限制,疼痛感通常於夜晚特別劇烈,而且關節活動時會有劈啪的破裂聲。 發炎性關節炎的病痛影響則與骨關節炎不同,以類風溼性關節炎為例,除了發炎、疼痛與僵硬等症狀外,還會有明顯的關節變形,其炎症甚至會侵犯關節以外的組織。目前對類風溼性關節炎並無有效的治癒方案,治療目標在減輕症狀、避免關節變形、維持關節穩定度與活動力。藥物治療則可控制發炎、減輕疼痛或促成疾病間歇(具有循環性的發作狀態)。適度運動可以保持關節的穩定度和活動力並維持身體健康。另外,手術治療是常用手段,目的在放鬆關節周圍緊縮的肌腱、清除發炎的滑膜組織、切除受損的關節軟骨或置換已失去功能的關節。   關節炎的保健 由於關節炎屬於無法徹底根治的常見疾病,目前的醫學治療大多都是以緩解或降低關節炎發作為目的,其中包括避免關節過勞、減輕關節負擔、調整患者心態、培養生活情趣、進行溫和的運動、保持日常活動等。症狀發作時可以進行熱療、水療、服用醫師處方非類固醇消炎藥或是阿斯匹靈,當然也可以透過適當的飲食改善症狀,或補充必要的營養製劑。 要想在飲食上有效管理關節炎,建議多吃大蒜、洋蔥、西洋芹、中國芹、元荽、檸檬等具有抗發炎效應的食材,另外新鮮蔬果、全穀類、豆類、家禽類瘦肉、冷水魚,及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堅果、種子或酪梨都會有很好的效益。至於應該避免的食物有精緻白麵製品、米飯、含糖食物如餅乾糕點、各種軟性飲料、肥肉及全脂乳品。 日常預防關節退化或關節發炎,應該多攝取: 一、維生素C:如柑橘、奇異果、莓果、甜椒、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

吃對關鍵營養,給您俐落好身手!

By |2019-04-30T10:59:04+08:0024 4 月, 2019|

自然界中,許多動物皆有驚人的「再生能力」,如:壁虎遇到緊急狀況,會採取斷尾求生方式,隔一段時間,其斷尾處會長出完整尾巴;將蚯蚓一分為二,蚯蚓不但不會死亡,尚可以分別由切斷處,生長成兩條完整蚯蚓;被漁民大卸八塊的海星,可以重新長出腕臂,甚至能從殘餘腕臂長成完整的海星個體。 人類是複雜的脊椎動物,也具備某些再生能力,如:小面積皮膚創傷和骨髓造血功能,但是人類的再生能力跟這些動物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因此隨著年齡增加,人體器官也會老化與磨損,關節就是常見的老化例子。   @認識人體關節 人體的關節構造包含骨頭、軟骨、關節囊、滑液囊、肌腱、韌帶、肌肉等。關節內的軟骨包覆著兩端的骨骼,當關節活動或運動時,可避免骨骼相互碰撞,關節軟骨的結構很像一塊吸飽水的海綿,因此水分佔了80%的重量,其餘成分為膠原蛋白和含蛋白多醣等,膠原蛋白提供軟骨堅韌的結構,而含蛋白多醣則提供了軟骨的吸水特性。 軟骨組織與骨骼組織的結構有很大不同之處,軟骨組織不含任何血管與神經,因此新陳代謝緩慢,養分主要從關節液中緩慢供給,而骨骼組織含有豐富血管與神經,新陳代謝旺盛,軟骨的功用就是像海綿般保護底下的堅硬骨骼,減少運動對骨骼產生的衝擊與壓力,加上軟骨表面平滑構造與關節液的潤滑,讓關節可以順暢的活動,因此,倘若關節軟骨已經受到磨損,骨骼因而失去軟骨的遮蔽與緩衝時,那將會造成極大疼痛與行動不便。   @什麼是關節炎? 關節炎,泛指能活動的關節發生病變,常見症狀為關節僵硬、腫脹、疼痛、活動不順暢,嚴重時甚至變形。關節炎發生的原因很多,例如:長期使用不當或老化造成磨損,運動、意外引起的機械性傷害,疾病(痛風、自體免疫疾病)引起的物理性傷害,皆會使關節軟骨破損或受到侵蝕。     下列為常見的關節炎種類: 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 退化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又稱骨關節炎。發生原因為關節軟骨長期磨損,導致軟骨表面凹凸不平,之後軟骨下方曝露的骨頭產生一連串修補反應而形成骨刺與關節腔變窄,關節附近的韌帶鬆弛,使得膝蓋關節更不穩定,而加重磨損程度,主要的症狀是關節僵硬、腫大、疼痛和變形,在活動關節時,還可聽到喀啦喀啦的磨擦聲響。 痛風性關節炎

預防眼睛老化,終結酸澀、疲勞、視茫茫!

By |2019-04-11T17:05:03+08:0012 4 月, 2019|

你看!那個女生的眼睛會放電耶;這個男生的眼神好誠懇啊!眼睛常被用來形容某人的神情,因此俗話說:「眼睛是靈魂之窗」(Window of one's soul),雖然明知道眼睛如此重要,卻經常忽略保養它。 許多上班族,工作時死盯著電腦,下班閒暇之餘,眼睛繼續盯著電視螢幕,當身體在休息時,眼睛卻一刻不得閒,如此過勞的使用雙眼,當出現酸澀、疲勞、模糊、影像重疊時,表示眼睛想罷工,發出抗議囉!   @你累了嗎?看眼睛就知道! 現在是網路發達的時代,許多人的工作與生活都離不開電腦,也間接導致用眼過度,由於眼睛能快速反應人的疲累狀態,當視力健康受影響時,也會降低工作效率,眼睛是人體極易老化的器官之一,常見的眼睛疾病有:眼睛疲勞、乾眼症、白內障、青光眼、飛蚊症、黃斑部病變…等,發生的年齡層有逐年降低的趨勢,更別提近視兒童的普及與嚴重性,種種起因皆要歸咎於大量依賴電腦、電視,用眼過度與長時間受到輻射的威脅,再加上空氣污染、紫外線的傷害,使得脆弱的眼球提早老化,因此年紀輕輕就得面臨視茫茫的窘境。 造成眼睛老化的元凶,主要是輻射、紫外線產生的自由基,自由基可說是萬病之源,不只會造成血管硬化、器官老化,更會讓眼球細胞產生氧化作用,輕則傷害視力,嚴重會引起黃斑部病變,甚至有失明的危險,因此我們有責任好好善待靈魂之窗。 下列為常見的眼睛疾病: 眼睛疲勞 主因是長時間用眼過度,造成眼睛肌肉(睫狀肌)緊繃,加上眨眼次數不夠,淚水分泌的少而導致眼球乾澀,慢慢形成眼睛疲勞,症狀有眼睛酸澀、疲累、眼皮沉重、灼熱感。 乾眼症 主因是淚液分泌太少、分佈不均勻或是過度蒸發,造成無法保持眼球表面的濕潤度而引起。常見症狀為眼睛乾澀、搔癢、灼熱、有刺痛或異物感,有畏光、怕風吹、視力模糊等情形,有時淚液不夠反而會反射性淚液分泌而出現淚流不止的現象,嚴重者眼睛會引起角膜病變,並影響視力。 白內障

營養補給不分齡

By |2019-04-10T17:17:58+08:0011 4 月, 2019|

@各階段所需的營養 兒童 常見問題: 1.甜點、汽水等低營養素、高熱量的食物攝取過多。 2.長時間過度使用眼睛,近視率攀升。 3.偏食、挑嘴。   保健建議: 1.培養正確飲食觀:三餐最好包含六大類食物等「優質熱量」為主。 2.偏食者可適當營養補充,幫助正常生長發育。 3.顧好靈魂之窗:多吃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食物,如:菠菜、柳橙、紅蘿蔔。   青少年 常見問題: 1.三餐不定時、不定量,注意力不易集中。

糖尿病知識一二三

By |2019-03-25T15:36:11+08:0026 3 月, 2019|

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疾病,常發現於中老年人,偶爾也會出現在兒童、青少年或孕婦等族群,全球糖尿病盛行率正以驚人的速度攀升,糖尿病儼然成為醫界之最大挑戰。根據「行政院衛生署」近年來的十大死因統計,罹患糖尿病的人口也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已成為威脅國人健康的重大慢性病。 一般來說,罹患糖尿病的患者,在初期不太容易被察覺,通常在血糖逐漸升高後,身體才會陸續出現頻尿、頻渴、容易飢餓、容易疲勞、體重減輕、視覺模糊、傷口不易癒合、手腳有痠麻刺痛感、泌尿道感染發炎…,甚至有些人尚未警覺這些典型症狀,直到經由醫師檢查後才發現自己罹病,由於糖尿病會引起身體器官的各項病變,因此也有人稱糖尿病為全身性癌症。    @何謂糖尿病? 簡單而言,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全身性新陳代謝異常疾病,主要原因為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或是胰島素作用不良,或是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影響血糖進入肌肉及脂肪組織被利用,致使血糖升高,當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就會隨著尿液中排出體外,也就稱為糖尿。 正常成年人的空腹血糖值(AC)為70~110mg/dl,飯後2小時血糖值(PC)應小於140 mg/dl。   @糖尿病分為哪幾種?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又稱為「胰島素依賴型」或「幼年型糖尿病」。 形成原因:先天體質及後天受到病毒或化學藥物等的作用後,經由自體免疫機制造成胰島素分泌不足。 第二型糖尿病(Type

你今天便秘了嗎?

By |2019-04-02T15:48:31+08:0013 2 月, 2019|

便秘是一種腸道症狀,或是以便秘為主要症狀的一種腸功能綜合症,可能包含一組疾病,而非單指某種特定的病態。每個患者對便秘的感受與描述不相同,常見的說法有排便費力、糞便硬結、排便不乾淨、排便頻率減少,或是大不出來、嗯嗯困難……等等。   便秘是怎麼發生的? 直腸是脊椎動物大腸消化系統的最後一部分,作用是從大腸剩餘的可消化物質中,吸收出最後的水分和電解質,然後將剩餘無用部分形成「糟粕」,也就是糞便,暫時儲存在直腸中,最終排出體外。而當大腸或直腸肌肉無法正常蠕動運作,以致糞便無法如常排出體外,就會在腸道內形成不同程度的嚴重堵塞。 排便是一種神經反射過程,直腸在正常情況下是空的,當腸道運動將糞便推進直腸時,直腸內的壓力會升高到3.7KPa,此時就會刺激直腸壁內的感受器,進而引起一連串的神經衝動,因而促使腸壁肌肉產生類似痙癴抽搐的前後蠕動推擠,最終促使糞便排出肛門。排便時大腸縱肌的收縮力很重要,縱肌收縮不但可以幫助大腸腸道縮短,調整結腸遠端與直腸間的角度,還能提高腸內壓力,促使排出動作持續進行。   便秘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造成便秘的原因其實很多,以下任何單一因素都可能促成便秘的成行,有些人甚至是多因素合併所使然。 生活習慣驟然改變:如假期出外、國外旅遊、居家變遷或服役當兵。 年齡差別:年長者通常比年輕人容易便秘,因為年長者腸道蠕動較無力。 生病與長期服藥:是重要影響因素之一,甚至便秘本身就是用藥的副作用。 習慣性或職業性的壓抑便意:如職業駕駛、櫃台客服、工作緊張繁忙等。 懷孕或更年期期荷爾蒙變化:孕婦便秘與腹腔壓力和如廁不便有關。 服用藥物副作用:包括制酸劑如胃酸錠、強效止痛藥如嗎啡及抗抑鬱藥。 特定疾病:如帕金森氏症或糖尿病都會有便秘的併發症狀。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