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營養

主頁食材營養

什麼是『營養製劑』?

By |2022-02-10T16:49:37+08:0022 4 月, 2020|

營養製劑是指具有醫學、生理學、營養學等專業學科所認定之可以有效預防疾病或維持既有健康的明確成分組合或加工食品。簡單的說,營養製劑就是將出自於天然植物與動物體之有效活性成分,以符合製藥標準的流程工序萃取出來的高濃度萃取物,這些高濃度萃取物以考量需求者的使用習慣所做出最適當的交付形式,例如太空人在太空中生活時的飲食用品,就符合營養製劑的精神。

什麼是罐頭食品?

By |2019-10-14T16:03:37+08:0014 10 月, 2019|

鮪魚罐、醬油、煉乳、罐裝奶粉、還有加熱3分鐘即可食用的袋裝紅燒肉,您知道哪些是屬於「罐頭食品」嗎?有些外觀看起來不像是罐頭的產品,其實也是罐頭食品喔!食藥署在此為您細說分明。 罐頭食品是利用高溫高壓,殺死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的微生物,或降低其危害,並藉著密封緊閉的環境,防止外界微生物再度汙染,所以罐頭食品能在室溫下長期保存。因此罐頭食品是必須有足夠的殺菌條件,使微生物不再繁殖;裝在完全密閉的容器,使外界的微生物無法入內。 隨著產業及科技的發展,罐頭食品的容器已不限於傳統的金屬罐,凡是具備不透氣、不透水的密閉特性,如:玻璃、殺菌軟袋等,皆可做為罐頭食品的包裝容器。經過高熱殺菌且完全密封的鮪魚罐、玉米罐、菜心、泡麵裡的牛肉袋,都屬於罐頭食品。 但有些看起來像是罐頭食品的罐裝產品,並不是罐頭食品,有些是沒有高溫高壓殺菌,但密封保存者,如:罐裝肉鬆、罐裝奶粉等,這些產品能長久保存,主要是利用低水活性的特性,來抑制有害微生物生長。 食藥署提醒,當您選購罐頭食品時,如果金屬罐有凹陷、撞傷、裂損或生鏽,表示罐頭容器密封環境已經不完全,或是上蓋呈現膨脹狀態,表示可能已受到微生物入侵,或者容器腐蝕並與內容物反應導致產氣。至於玻璃罐頭食品的內容物清楚可見,但卻容易破損,選購時除了注意罐身是否破損外,更應注意瓶蓋是否密閉或呈現膨脹狀態。而殺菌軟袋的罐頭食品,亦需留意是否有內容物滲漏,或不正常膨脹的現象。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723期  

解剖咖啡:處理x杯測x分類,3分鐘讀懂咖啡小知識

By |2019-10-09T15:04:24+08:009 10 月, 2019|

咖啡,應該算是今日風行全球排名第一的人類飲料,其鋒頭與普及程度甚至超越了茶、葡萄酒、威士忌、啤酒與可樂,無論是富人或貧者,富國或窮國,咖啡都能恰如其分地融入他們各自的生活,其風格與風味的多樣與多變讓人嘆為觀止難以拒絕。   咖啡豆的日曬、水洗與蜜處理 咖啡來自於咖啡豆,咖啡豆其實是茜草科咖啡樹果實中的種子。剝開咖啡果實的漿質果皮,裡面通常藏有一對種子,種子的外面包裹著一層黏糊糊的果膠。要想獲得咖啡豆就必須先除去咖啡果實的外果皮和帶漿質的果膠,傳統的方法有濕、乾兩種,濕處理又稱水洗法,乾處理則稱日曬法,濕乾方法的選用主要是根據生產國家或地區的氣候環境與經濟條件而定,但也有兼合二法者稱之為半日曬法或半水洗法。 日曬過程相較於水洗單純,只要將咖啡果實放在地上或棚架上日曬乾燥即可,不過這個過程可能需要花上數週時間,其中最重要的是避免豆子發黴或腐爛,但輕微發酵是正常的。等果實完全乾燥後,就可剝掉皺縮的深色外層,取得內裡的咖啡豆。日曬咖啡因為沒有受到人為干預,外界影響相對少,基本上是完全自然的,所以沖煮後通常帶有一種自然的原始果香,味道顯得厚重、渾雜而狂野,甚至有些古怪。日曬咖啡的鮮明度變化多端,其所產生的風味不容易一致,因而少了透明度。不過在烘培後可以藉由稠度和密度的調整來彌補這種天然的缺(特)點,因此在特別講究氣味的義式咖啡中,日曬咖啡通常都是極重要的調味要角。 水洗法是先將新鮮咖啡果肉(即外果皮層)用機械(大型攪拌器)或高壓水柱進行擠壓、碎裂、去除,當然也可以手工直接剝離。但黏糊的果膠層難以用水洗除去,於是透過靜置發酵的方法,藉微生物分解糖膠。由於必須經過一個發酵階段與一定時間,於是產生一種特別的發酵風味,因此創造出水洗豆所特有的一種特色。在適當發酵後,再經過稍微洗滌除去黏附的殘餘果膠後,就可以送到棚架或水泥地上進行風乾或適當曝曬,時間約一周。水洗處理產生的風味極大程度不同於日曬處理,雖然做工精緻遠勝原始日曬,但卻不一定是品質的保證,因為發酵的結果難以預料,其成敗關鍵在於果實表面與水分中微生物的互動,故而水洗豆中常有所謂的臭豆,一粒臭豆可以毀掉一爐的烘培成果。 至於所謂的蜜處理,其實指的就是半日曬法或半水洗法,蜜處理通常被特定的咖啡農莊或品牌企業所樂用,因為可以透過不同的「半」微調,創造出特定的風味與特色,甚至在同一個品牌或莊園下可以出現各種更加細分的精品咖啡,對於品牌的市場鞏固具有重大影響。   咖啡豆的分級、杯測評鑑與風味分類 新鮮咖啡果實在經過連串的處理程序後就成為所謂的咖啡生豆,然後再通過一個乾加工程序:除去羊皮層外殼、品質分級、檢查瑕疵豆、取樣、包裝,最後依訂單出口。 分級是指將咖啡豆按設定標準進行品質分類,分級的評量主要依靠杯測。所謂的杯測,就是將烘培好的熟豆研磨後,置於測杯中注入熱水,確認產品優劣、香氣、風味和某些特定項目的檢測。根據不同國家或組織,杯測會有各種不同評量項目、杯測表與評分方式。杯測並非只發生於初次分類,舉凡咖啡產地、咖啡共銷合作社、生產國出口、生(熟)豆進口商、貿易業者、零售業者、甚至品牌商在決定下單購買時,都會以杯測作為決定的基礎,所以杯測是咖啡買賣中一個重要的連續評量過程。 有關杯測評鑑,大體上有二種方式,一種稱為SCAA,主要評鑑批次與樣品,將咖啡區分為精品咖啡、優質咖啡、商業咖啡、低階咖啡等四階。一種稱為COE,主要在評比咖啡的酸質、甜度、乾淨度、口感、風味、餘韻、均衡度等項目,凡獲得84分以上者可以冠予COE稱號。兩種杯測評比方式雖然評比項目與評分標準不同,但都是以消費者立場評鑑出咖啡的美味程度。 所謂咖啡風味,指的是咖啡的香氣與味道給人的整體印象;換言之,風味掌控與決定了咖啡所給人的印象。在體會咖啡風味時,不只是口嚐,鼻嗅更是重點,在不同的杯測溫度、品嚐時間、嚐嗅狀態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越特別的感受,所謂的風味就越具有性格。 咖啡風味可以大分為果香味與果仁味二大類。果香味下再分為花朵系、水果系、植物系三個系統,每系統下再細分出二個支系,花朵系下有花香味、芳香味;水果系下有柑橘系、如莓果般;植物系下有如蔥類般、如豆類般。果仁味也稱為堅果味,果仁系下再分為堅果系、焦糖系、巧克力系三個系統,每系統下同樣再分出二個支系,堅果系下有如堅果般、如麥芽般;焦糖系下有如糖果般、如糖漿般;巧克力系下有如巧克力般、如香草般。如果要更精準的描繪風味特色,支系下還可以再細分出更實際的味感,例如巧克力系下的如香草般的奶油味或牛奶巧克力味;如巧克力般下則有黑巧克力味與烘培用巧克力味,其他類推之。  

世界咖啡帶的新夥伴:烏干達咖啡

By |2019-10-14T09:59:05+08:0023 9 月, 2019|

肯亞咖啡大部分來自烏干達 喜歡非洲咖啡的朋友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帶有強烈花香、微妙果酸、柔和佛手柑與檸檬味道的「耶加雪菲」,這隻屬於AA級的肯亞咖啡豆名聞全球,肯亞咖啡也因為出產精品咖啡豆而揚名立萬。 然而,大多數人可能不知道肯亞咖啡其實很大比例,是來自於隔壁鄰居烏干達所提供。原因是烏干達是個不靠海的東非內陸國,所以烏干達咖啡多年來極大比例都是經由肯亞出口;加上烏干達曾經內戰頻繁,致使世人對於烏干達咖啡少有聞知。 烏干達雖然是一個內陸國,但由於位於咖啡帶上,故氣候宜人土地肥沃,並擁有銅、錫、鎢、釩等豐富礦藏,英國殖民時期曾被稱為「非洲明珠」。二十世紀下半葉因連年內戰及錯誤政策,國家經濟遭受巨大破壞。近年來,迫於時勢不斷研議將與鄰國的肯亞、坦尚尼亞、蒲隆地、盧安達與南蘇丹共同組成東非共同體,甚至合議進一步併為東非聯邦。這六國國家中除南蘇丹外,其他五國都富產咖啡。烏干達是非洲最主要的咖啡出口國之一,全國25%勞動人口從事咖啡相關產業,家庭式咖啡小農高達50萬戶以上,咖啡生產以羅布斯塔種為主占比超過80%,阿拉比卡種只有10~15%。   烏干達咖啡的種植環境與地理特色 咖啡帶(Bean Belt)是指在地球緯度中,最適合種植咖啡的地區,其上下約介於北回歸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包括非洲的東非地區、亞洲的印尼及南亞地區、大洋洲的夏威夷地區、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南美洲的哥倫比亞與巴西地區,由於剛好形成一道環狀帶狀,故稱之為咖啡帶。 烏干達就是位於東非咖啡帶上,最好的咖啡大部分集中於北部的埃爾貢山區、布吉蘇山區與西部的魯文佐里山區。如同衣索比亞是阿拉比卡咖啡的原生地,而應用最廣的羅巴斯塔咖啡則是最早在烏干達發現的。烏干達至今已有超過100年的種植咖啡歷史,總產量居非洲第二,僅次於衣索比亞。同時,烏干達也是非洲少數致力於有機咖啡生產的主要國家。 烏干達的少量阿拉比卡咖啡主要產於埃爾貢火山陡峭斜坡上,由於山坡斜度過大,咖啡豆運送幾乎完全依靠驢子和人力運送。埃爾貢是一座由火山噴發形成的陡峭山脈,高度非洲排名第二,位於烏干達與肯亞交界處,坐落在非洲面積最大的維多利亞湖東北部(維湖比台灣本島大1.5倍)。已經是一座死火山的埃爾貢山被譽為是現代世界文明遺忘的伊甸園角落,這片神奇的土地,迄今仍保留著原始風貌,這裡既是狩獵、放牧的樂土,也是動物們的自由王國。山勢陡峭,多溪流瀑布,森林繁密,棲息著多種飛禽走獸,還有不少珍稀動物。   烏干達的當地生活與咖啡種植小農 烏干達在大航海時代曾經淪為英國的殖民地,直到1962年才獲得獨立,它擁有大量天然資源,包括肥沃土地、穩定降雨、物種多樣、礦藏與油源豐富,如果能夠充分發展,其富足程度幾乎可以養活非洲所有的人民,然而獨立之後,卻因政治動盪、管理落後、經濟持續萎縮,最終成為世界上最貧窮與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 咖啡是烏干達最主要的出口農產品排名第一,大量的出口咖啡豆實際上是來自於多達五十萬戶的鄉村小農所栽種,每戶種植僅80~350株,由於種植產業規模狹小,因此咖啡小農很難依靠咖啡豆種植改善生活,然限於政府政策又不得不種,這也是烏干達咖啡不得不長期依賴肯亞出口與管理的原因。  

從6大成份看咖啡對身體健康的營養價值

By |2019-09-06T15:09:11+08:0027 8 月, 2019|

咖啡與世界的關係 從歷史上追溯,早於游牧於東非大草原的部落奧羅莫(Oromos tribe)就開始與這粒豆子發生關係,乃至後來五世紀的阿克蘇姆王國(Aksum),以及伊斯蘭世界的崛起。 咖啡是許多歷史文化的濫觴與根源,甚至曾引發國家戰爭、資源掠奪與經濟侵略。咖啡不僅僅是一杯黑色飲料,而是一個歷久不衰的世界議題,更是現代生活不可或缺的第三場域。   含有益化學物質的上帝飲料 咖啡生豆是座充滿化學物質的成份倉庫,目前鑑定出的成分已超過一千種以上,其中數百種具有芳香性,是人類飲料中香味最豐富者,即使葡萄酒與茶的香醇成分都遠不及咖啡。另外,咖啡中含有大量優質酸例如綠原酸、檸檬酸、蘋果酸、醋酸、磷酸、奎寧酸,同時在生豆烘焙過程中還會產生許多有機酸,目前已測得即多達三十餘種,其中十五種屬於揮發性。 此外,咖啡豆還有包含多醣、低分子醣、果膠、木質素等碳水化合物、胺基酸、脂質、揮發性物質、鉀鈣鎂磷鋅錳銅銣等33種礦物質、生物活性化合物等等成分。在這粒小小豆子裡,蘊藏了令人難以想像的豐富內容,難怪被天主教羅馬教廷教皇克萊門八世賜名為「上帝的飲料」。   咖啡豆中的生物活性化合物 咖啡豆中含有上千種複雜成分,包括咖啡因、綠原酸、咖啡酸、酚類化合物、咖啡醇、咖啡豆醇、二萜、菸鹼酸、葫蘆巴鹼等等。這些豐富的生物活性化合物會受到採收、處理、烘培、沖泡等各種方式與添加物的影響而產生變化,因此其產生的生理效應亦不盡相同,以下簡介這些重要成分:   咖啡因 又名咖啡鹼,是一種含氮生物鹼。咖啡因的化學結構與人體的腺苷酸結構相似,所以能夠作用於腺苷酸同樣的受器,促使腦細胞活動量增加。美國FDA已通過咖啡因可以用於治療早產兒窒息,或降低肺支氣管發育不良症狀,亦可用於緊急氣喘患者或呼吸道功能障礙者。咖啡因同時也是一種中樞神經興奮劑,能夠驅除睡意恢復精力。  

奇妙的薑黃

By |2019-04-24T18:16:40+08:0025 4 月, 2019|

薑黃雖然名字中有一個「薑」字,但在口味和性味上與一般認知的薑(無論是老薑、中薑或嫩薑),都截然不同。 薑黃統屬多年生草本薑科,是一種塊根植物,喜歡生長在氣候溫暖、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排水良好的土壤環境裡。   薑黃的食用 中國人普遍食用薑黃可能晚至清朝中葉才開始,在此之前,大多僅用於天然色素的擷取,將之作為人工染色之色料的一種。 印度人則自古就習慣在日常生活中大量食用,食用之廣幾乎與咖哩並列,所以提到薑黃時,很多人都會自然聯想到印度料理或印度薑黃飯。 薑黃具有多種保健功效、食用價值與化工用途,已被中國、印度及南亞各國視為是重要的經濟作物,而大量計畫性栽種生產,由於是以根莖繁殖,主要採收期在每年的立冬後到次年的立春前。 薑黃塊根的食用方法,燉、煮、煎、炒均適宜,也可焙乾後磨粉製成佐料,或經炮製成為藥材使用(飲片或直接入藥),或透過萃取技術提煉出薑黃素與薑黃油製成膠囊食品。大 體說來,薑黃的藥材品項都是按其產地與其形狀命名,例如(四)川薑黃、(福)建薑黃、廣東長圓薑黃、圓薑黃、片薑黃、蟬肚薑黃等等。   薑黃的化學成份 薑黃的主要化學成分有薑黃素、薑黃油、樹脂、膠質、澱粉、纖維素等。 根據藥效學研究,這些成分具有影響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神經系統、調節免疫系統、抗腫瘤、抗炎、抗疲勞、影響代謝、抗病原微生物、抗瘢痕等等作用,是一個應用範圍非常廣泛的可食農作物。 晚近有科學家特別根據薑黃的抗發炎特性,進行緩節關節疼痛研究,發現薑黃素萃取物能夠適時緩解骨關節因為老化、弱化或病變所引發的發炎紅腫疼痛,因而成為一種新的消炎解痛良方。  

認識順暢配方

By |2019-04-16T17:21:04+08:0017 4 月, 2019|

成份 內容 牙買加藍山咖啡 印度阿拉比卡咖啡   牙買加(Jamaica),一個位於中美洲加勒比海的島國,藍山咖啡的故鄉,其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栽種出品質優良與氣味香醇的藍山咖啡。 印度雖然是以飲茶為主的國家,但其咖啡生產量卻高居世界前幾名,其生產的阿拉比卡(Arabica)咖啡豆更以具有低酸度、溫潤順口的特殊風味而著稱。   耳狀決明 便秘的人由於糞便過於乾燥故而造成排解困難,導致腸壁長期吸收滯留腸道內糞便所釋出的毒素,因此對人體不良影響甚鉅,甚至成為近年來結腸癌的發生主因之ㄧ。 耳狀決明是一種類似決明子的草本植物,具有輕瀉作用可以促進腸道蠕動,並且幫助水分吸收使糞便變的柔軟與濕潤,促使排便順暢但不稀薄,不會產生腹部絞痛等不適症狀,適當舒緩便秘之苦。   決明子萃取物    

認識護眼營養素

By |2019-04-12T16:01:58+08:0015 4 月, 2019|

@認識護眼營養素 山桑子(Bilberry) 又稱覆盆子、越橘、歐洲藍莓,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空軍用來增強飛行員的夜間飛行視力,山桑子能加速視紫質的再生,幫助眼睛快速適應黑暗環境,由於山桑子中富含花青素(anthocyanides),是一種強效抗氧化劑,能保護眼球內細小微血管不受自由基的破壞,促進眼球內部的血液循環。 葉黃素(Lutein)、玉米黃素(Zeaxanthin) 類胡蘿蔔素有600多種,日常食用的約50~60種,主要分為兩大類;一類主要為α-胡蘿蔔素、β-胡蘿蔔素和茄紅素等;另一類為葉黃素和玉米黃質素。葉黃素與玉米黃素是構成蔬菜、水果等植物色素的主要成分,也是構成人體眼睛視網膜黃斑區域的主要色素。   什麼是黃斑區域? 眼球的視網膜中央,有一個名為「黃斑」的區域,那裡聚集了感光細胞,負責提供顏色和具體細節,當黃斑區域失去正常功能時,會影響視力,嚴重會造成失明。   @葉黃素對眼睛有何功用? 當太陽光線中的紫外光、藍色光進入眼睛時,會產生大量的自由基,進而破壞眼球細胞,引起白內障及黃斑區病變。雖然一般紫外光可以被眼角膜及水晶體過濾掉,但是藍光卻能穿透眼球直達視網膜區域及黃斑區域,造成嚴重傷害。眼睛裡的葉黃素可以過濾掉90%的藍光,如同幫眼睛戴了一層太陽眼鏡,避免視網膜的色素上皮細胞層受損而影響視力,降低藍光對眼睛的傷害,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太陽光線外,電腦螢幕、電視、日光燈也會產生藍光。 葉黃素除了可以過濾藍光外,黃斑區域與葉黃素的關係就像是印表機需要墨水,當墨水充足時,印表機就能印出清楚又漂亮的照片,如果眼睛長期缺乏葉黃素,就會引起各種眼睛病變、視力減退,無法看清楚影像。 缺乏葉黃素容易引發各種眼睛疾病,如白內障、老花眼、近視加深、高度近視引發視網膜病變、糖尿病引發視網膜病變、黃斑區病變、乾眼症、眼睛疲勞等等,甚至失明。雖然葉黃素對眼睛如此重要,但是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而必需由食物中補充。含有高量葉黃素的食物有:深綠色蔬菜~花椰菜、菠菜、甘藍、萵苣、芥菜或紅蘿蔔、玉米、南瓜等;水果類有奇異果、桃子、番茄、葡萄、柳橙、柑橘、木瓜等。就一般保養而言,每天應該攝取6~10毫克的葉黃素,根據每人用眼程度與生活習慣而有所增加,最多每日可攝取30毫克的葉黃素。    

營養補給不分齡

By |2019-04-10T17:17:58+08:0011 4 月, 2019|

@各階段所需的營養 兒童 常見問題: 1.甜點、汽水等低營養素、高熱量的食物攝取過多。 2.長時間過度使用眼睛,近視率攀升。 3.偏食、挑嘴。   保健建議: 1.培養正確飲食觀:三餐最好包含六大類食物等「優質熱量」為主。 2.偏食者可適當營養補充,幫助正常生長發育。 3.顧好靈魂之窗:多吃富含葉黃素、玉米黃素的食物,如:菠菜、柳橙、紅蘿蔔。   青少年 常見問題: 1.三餐不定時、不定量,注意力不易集中。

營養均衡是健康的第一步!

By |2019-04-08T17:21:36+08:009 4 月, 2019|

八點不到,捷運站即湧進趕著打卡與上學的通勤族,許多上班族只拎著一杯咖啡就快步走進辦公室,如此草率打發了早餐;中餐時間,走到哪都是用餐人潮,索性胡亂地吃碗湯麵,繼續回到工作崗位;等待下班後,往往過了晚餐時間,經過整天的忙碌,不免吆喝著一群同事去吃大餐或火鍋來犒賞一天的辛勞…。 「早餐不吃,午餐隨便吃,晚餐盡量吃。」這是經典的現代人飲食習慣,然而人體宛如龐大的化工廠,人體需要均衡的營養來維持正常運作,因此您是否該好好檢視自己的「吃」,別讓營養不均衡使您的健康亮起紅燈!    @何謂「營養均衡」? 「營養均衡」是維持健康的第一步!這句話說的容易,執行起來困難度頗高,畢竟「均衡」二字,相信醫生與營養師都很難做到,遑論要冀望經常外食的現代人來遵循呢? 所謂的「營養均衡」,泛指各種營養素都要攝取充足而且不過量,若要全面攝取各種營養素就必須攝食各類的食物,營養專家依照不同食物的營養特性將之分門別類,並建議各類食物的每日攝取量,在美國有「飲食金字塔」,在台灣稱為「每日飲食指南」,皆能提供適合的飲食建議。 每日飲食指南: 五穀根莖類 3~6 碗 營養素:碳水化合物和一些蛋白質。 食物:米飯、麵食、甘藷等主食品。 份量:每碗=飯1碗(200公克)=中型饅頭1個=土司麵包4片。 二、奶類 1~2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