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話題

主頁熱門話題

食材大補「鐵」

By |2018-07-13T18:46:02+08:0016 7 月, 2018|

「聽說紫色葡萄可以補血」、「多吃菠菜就對了」、「應該攝取牛肉才對」,關於女性青春期月經週期、產婦分娩時的血液流失,有許多以形補形的補鐵觀念,有人認為深紫色的食物含鐵質較高,因而大力推紫色葡萄,也有人推薦菠菜、牛肉等食物,這些傳聞的真實性如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林姿吟營養師,提供正確的補鐵飲食法。 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0年修訂之第七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中,建議13至50歲的女性,每天應攝取15mg鐵質;而懷孕第三期開始至分娩後2個月的婦女,更因為要提供胎兒鐵質、分娩失血、哺乳損失,需要增加鐵質攝取量至每天45毫克。 除了注意鐵質攝取量是否足夠,還要考慮鐵質的吸收率,鐵質含量豐富的食物(如下表);動物性來源的含鐵食物,較容易被人體吸收,優於植物性來源的含鐵食物,鐵質含量豐富的動物性來源,包括:牛肉、豬肉、羊肉、鵝腿肉、豬血或鴨血及其製品、豬肝等,海鮮類的文蛤、西施舌、九孔、小魚乾等含鐵量高,而雞蛋也含有豐富的鐵質,特別是蛋黃的含鐵量高於蛋白。 臺灣素食人口眾多,由於植物性的鐵質吸收率較低,因此較葷食者容易缺乏鐵質,平日飲食中更應注意補充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如海菜海藻類:紫菜、紅毛苔、裙帶菜等、深綠色蔬菜。在堅果類食物方面,如:黑芝麻、紅土花生、南瓜子、葵瓜子等,含有較高的鐵質,可每日補充1湯匙份量的堅果類。 要注意的是,在攝取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時,宜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增加鐵質的吸收率,每餐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蔬菜、飯後水果補充,都是很好的維生素C補充方式。此外,由於咖啡、茶飲中含有單寧酸,會和食物中的鐵結合,降低吸收率,應避免在餐後飲用。 在平日飲食中,注意均衡飲食,選擇含鐵量豐富的食物種類,每餐至少攝取半碗蔬菜,餐後補充1個女性拳頭大小的水果,並且避免立即喝咖啡或茶飲,才能達到補鐵的功效喔。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4期

認識人工電子耳

By |2018-06-25T16:36:24+08:0026 6 月, 2018|

對於新手父母而言,萬一發現剛出生的寶寶似乎聽不見聲音,經醫師確診為先天聽力缺損時,該如何讓孩子知道,下雨時淅瀝嘩拉的響音,或風吹過樹梢的窸窣聲呢?除了配戴助聽器之外,透過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對改善聽覺有何幫助呢? 以往曾有罹患極重度聽力損失的幼童,在植入人工電子耳之後,眼神變專注,表情也更豐富了,當家長發現寶寶能聽到父母的呼喚時,應是畢生最難忘的時刻了。 目前在臺灣,人工電子耳屬於需要取得許可證的高風險第三等級醫療器材,適用於先天聽力缺損、重度與極重度的聽障者,且須接受人工電子耳植入手術後,才能配戴。 人工電子耳的原理,是由體外的聲音處理器蒐集聲音,並將聲音轉換成可傳輸的訊號,透過線圈將訊號傳遞到位於耳後頭皮內的植入體,再刺激聽覺神經,而信號最後會傳至大腦產生聽覺。一般常見的助聽器不需要動手術就能配戴,因其僅將聲音放大,沿外耳、中耳、內耳聽神經,再傳至大腦。通常聽力損失程度較嚴重者,若配戴助聽器後效果不彰,就可能需要進行手術,植入人工電子耳。 然而,並非所有聽障者都適宜植入人工電子耳,若因聽覺神經或中樞神經聽覺路徑損傷導致的失聰、對植入物所使用的材料敏感(如醫療等級的矽、鉑、鉑銥及鈦)、耳蝸未發育完全、植入耳的外耳或中耳感染、耳膜穿孔,以及有任何醫學跡象顯示不適合做中耳或內耳手術、麻醉手術之聽障等情況者,就不適宜進行植入人工電子耳。 關於植入人工電子耳相關資訊,民眾可洽詢各醫院人工耳蝸中心或耳鼻喉科進一步瞭解。如需查詢該醫療器材許可證產品相關資料,可至食藥署網站之藥物許可證資料庫查詢;食藥署網站(網址:http://www.fda.gov.tw)首頁>醫療器材>資料查詢>藥物許可證資料庫>西藥、醫療器材、含藥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註:本項醫療器材之使用,須符合「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之規定。) 食藥署提醒,為保障消費者自身權益與安全,在使用醫療器材前,可先向相關專科醫師諮詢,並詳閱使用說明書。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4期

吃巧克力可以緩解經痛嗎?

By |2018-06-20T14:18:14+08:0022 6 月, 2018|

月經來潮時的生理痛,真的可以靠吃巧克力來舒緩嗎?有些女性朋友經痛症狀輕微者,會感覺腹悶、隱隱作痛,嚴重時甚至痛到無法站立、全身無力。為了降低疼痛和不適,有些人會吃甜食或巧克力來緩解症狀,但卻不知效果如何?對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邀請社團法人童綜合醫院陳俞穎營養師,來為大家說明。 巧克力是甜食,可以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和腦內啡,使人產生愉悅感,舒解因經痛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此外,巧克力中也含有鎂,可以放鬆緊繃的子宮肌肉,避免過度收縮;咖啡因則可調節中樞神經系統,緩解疼痛。 要注意的是,如果吃太多巧克力,反而會導致咖啡因攝取過量,容易刺激子宮肌肉收縮,加重疼痛感,萬一吃進太多熱量,也可能會造成肥胖問題。 女性朋友該不該吃巧克力來舒緩經痛呢?一般說來,經痛可分為原發性和續發性兩種類型,前者可吃巧克力緩解不適,但此時扮演的角色就像安慰劑,對心理的幫助勝於生理方面;若屬於續發性經痛者,吃再多甜食也無濟於事,應找婦產科醫師從病因改善。 原發性經痛多因子宮內膜的前列腺素增加,引發子宮收縮所導致的疼痛,不屬於器質性疾病,通常透過熱敷、腹部按摩、飲食或運動就能改善。繼發性經痛屬於病理性疾病,主要因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肌瘤或骨盆腔細菌感染等疾病所致,治療方式只能透過醫師檢查確認病因後,予以適當的藥物和治療。 對於原發性經痛者,要採用巧克力、黑糖、紅豆湯和甜食等飲食法舒緩時,建議少量攝取,以免吃下過多熱量,造成肥胖等問題。 只要平時保持正常作息、飲食均衡,當經痛發生時,可以多熱敷來舒緩經痛不適,至於平時則可補充魚油、月見草油等營養素,減少前列腺素、白三烯素等會引發子宮痙攣、經痛的發炎因子,或補充維他命B群和鈣質,減少經痛發生。總之,女性朋友們身體不適時,最好及時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切勿諱疾忌醫,以免影響健康!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3期  

選「紅外線燈」3撇步

By |2018-06-20T14:08:49+08:0021 6 月, 2018|

您是常滑手機傳簡訊、追劇的人嗎?有些人長期低頭看手機,導致肩頸僵硬不適,一聽到坊間宣稱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疼痛、僵硬的「紅外線燈」,就忍不住想買來試試看,卻不知其作用原理為何?使用上有哪些該注意的細節? 「紅外線燈」是具有可散射紅外線波長(約700nm到50000nm)能量,可提供局部加熱的第二等級醫療器材,但並非所有肌肉疼痛、僵硬的人都適用「紅外線燈」,對熱敏感或照射部位有外傷、發炎性傷口及皮膚疾病的病患,都不適合使用。而使用鎮定劑、止痛藥者,飲用含酒精飲料者,及糖尿病患者,因為皮膚對於熱的知覺可能會降低,為確保安全,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應避免使用。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家使用「紅外線燈」時,需注意使用時間及距離,因「紅外線燈」的原理為提供局部加熱,長時間或近距離的照射,可能會造成皮膚灼傷。此外,要特別留意的是,千萬不要將光線直照臉部,以免傷害眼睛。 食藥署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紅外線燈時,可以參考「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第一要先「認」識紅外線燈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標示,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依說明書刊載的方式「正確使用」醫療器材,只要注意以上3個小撇步,就能買到較安全的醫材。 另外,經食藥署核准的醫療器材,可於食藥署官網設置的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查詢系統(食藥署首頁/業務專區/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藥物、醫療器材、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以中英文品名或製造廠名稱等關鍵字查詢得知。 食藥署提醒,民眾使用醫療器材前,可先向相關專科醫師諮詢,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3期  

為何紅藜飲食大受歡迎?

By |2018-06-15T19:30:50+08:0018 6 月, 2018|

您吃過「紅寶石」穀類食材嗎?近幾年來,顏色鮮豔的紅藜廣受民眾喜愛,加在料理中可增加菜餚視覺上的豐富度,又富含許多不同於其他穀類的營養成份。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邀請臺中慈濟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組楊盈芝組長,為大家說明紅藜的營養價值和正確食用方式! 豐富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每日建議量為25-35克,而紅藜每100克就含有10-15克膳食纖維,是一般白米飯15-20倍;足夠膳食纖維攝取可增加飽足感及維持腸道菌叢完整性,但因為紅藜屬於全穀的一種,攝取同時就必須減少其他主食類份量。 另外,飲食中若有較高的膳食纖維會使得醣類的消化吸收率降低,屬於低升糖指數食物,可減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 含抗氧化類黃酮物質 因含有豐富植物多酚成分,所以具有抗發炎、抗氧化效果。 必需胺基酸含量優於其他穀類 一般白米中缺乏人體所需之必需胺基酸(離胺酸Lysine),所以必須要補充豆類食物來彌補,而紅藜中此種必需胺基酸含量高,所以在米飯中添加紅藜就可以達到蛋白質互補的功效,提高蛋白質的吸收效率。 不含麩質 對於含麩質食物過敏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可能造成腸胃道不適情況發生(如乳糜瀉),而紅藜不含麩質,所以可以用來代替對麥製品過敏的人來食用。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較高 紅藜中油脂量雖然不高,但是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佔較高比例,所以相較於其他全穀類來說,有保護心血管的效果。 紅藜飲食是否適合每個人? 紅藜和其他全穀雜糧類一樣,都有較高的鉀含量,一般健康成人攝取較高的鉀時,可透過腎臟代謝出去,但是若為腎功能不全及腎衰竭患者,對鉀的代謝能力降低,就可能造成高血鉀的問題,故建議應與醫師或營養師討論後再補充。  

「聰明藥」的迷思

By |2018-06-14T10:28:49+08:0015 6 月, 2018|

每年盛夏時節,是許多莘莘學子面對求學生涯中最重要的考季,為求金榜題名,您是否曾聽過有人靠著吃「聰明藥」準備應考嗎?食藥署提醒民眾當心錯誤用藥而傷身。 市面上常被稱為聰明藥的有三種藥物:包括:Adderall、利他能、普衛醒錠;其中Adderall成分含有第二級管制藥品「安非他命」;利他能成分含有第三級管制藥品「派醋甲酯」;普衛醒錠中則含有第四級管制藥品「莫待芬寧」。這些藥主要是用來幫助過動症患者(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使其提高專注力或治療嗜睡症的處方藥。但坊間卻謠傳這些藥可用來提升腦力、增進讀書效率,有些學生為了提高競爭力、提升課業成績而貿然服用。 目前Adderall在我國尚未核准上市,據國外仿單指出,該藥品具潛在的濫用、成癮作用,也有研究指出,若未經醫師指示而隨意服用藥物,有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甚至有致死的疑慮。而利他能和普衛醒錠二種藥物,其成分「派醋甲酯」和「莫待芬寧」皆屬中樞神經興奮劑,副作用有噁心、焦慮、失眠及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等;在臺灣如需使用上述二種藥物,必須經由醫師診斷確定病因後,才能開立處方;若長期不當使用,除了可能導致上述的副作用外,也容易對此類藥物造成生理依賴,為了達到相同效果而服用越高的劑量,也可能因為停藥而產生戒斷症狀,造成健康受損及身體不適。 食藥署提醒,上述藥品的成分在我國皆為管制藥品,且尚無科學證據可證明具有提升腦力的功效,若以非法方式取得藥物,可能會觸犯「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請民眾務必當心,千萬不要落入「聰明藥」的迷思與陷阱。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2期

孩童退燒藥勿過量

By |2018-06-08T14:36:57+08:0011 6 月, 2018|

「孩子發燒了要先餵退燒藥嗎?又該怎麼用呢?」這是許多家長們關切的重要議題。食藥署提醒,當家長或主要照護者發現小朋友發燒時,應就醫治療,千萬不要自行購買退燒藥讓孩童服用,以免延誤疾病治療。尤其是兒童用藥應經醫師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並依其年齡體重處方適當劑量,應依醫師處方,正確使用退燒藥,切勿過量,以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 食藥署提醒,兒童使用退燒藥應注意下列原則: 瞭解引起發燒原因: 當父母遇到孩子發燒了,往往想要快點讓小孩退燒,其實發燒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而不是「病」,適度的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加強對於疾病的抵抗力。所以當小朋友發燒時,最重要的是瞭解發燒的原因,針對疾病處理。建議家長觀察小朋友的食慾、活動力、精神狀態,留意是否出現發燒以外症狀,例如:出現咳嗽、鼻塞等,表示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一旦出現發燒症狀時,應就醫治療,瞭解引起發燒的原因後對症下藥,千萬不要自行購買退燒藥給兒童使用。 應依醫師處方適當使用退燒藥,切勿過量:一般醫師常用於兒童的退燒藥,為乙醯氨基酚或雙氯芬酸等口服製劑與肛門栓劑,其退燒效果都很類似。使用退燒藥是為了減緩高燒所產生的不適感,讓兒童得以充分休息,所以當家長或家中照護者,發現兒童體溫超過38.5℃且感到不舒服時,可適時給予退燒藥,並依據醫師處方正確使用,才能確保兒童的用藥安全,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退燒藥。 觀察並追蹤發燒情形,適時回診治療:很多疾病都會引起發燒,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須觀察病情變化等待身體自行恢復。建議家長先請教醫師觀察病情變化之重點,並紀錄兒童發燒的溫度及頻率,如果還是高燒不退、退燒時仍有活動力下降或食慾不振等情形,應儘速回診。 應注意是否出現藥物過敏反應:醫師常開立用於兒童的退燒藥,多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有可能會發生罕見的嚴重皮膚過敏反應,因此提醒家長或家中照護者,應注意兒童用藥時是否出現「疹、破、痛、紅、腫、燒」等6大藥物過敏症狀,若出現前述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儘速就醫。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1期  

預防結直腸癌飲食

By |2018-06-12T18:13:55+08:005 6 月, 2018|

許多民眾一聽到「腸癌」就害怕,根據國外研究機構調查,每天適當攝取全穀類食物,可以降低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這是真的嗎?對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蘇秀悅主任細說分明。 美國癌症研究所近期研究指出,每天攝取4份(約80公克乾重)的全穀雜糧類,可降低17%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此與全穀雜糧類食物含有許多抗癌化合物,如纖維質、維生素E、硒、木酚素等有關。全穀雜糧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及抗性澱粉,兩者具有稀釋潛在的致癌物質、延緩血糖上升、促進益生菌的生長、且有助於體重控制等。另外,全穀雜糧類含硒、多酚類及蛋白酶等,硒及多酚類具抗氧化及抗癌作用,而蛋白酶則有抑製癌細胞擴散的作用。若要預防癌症,建議每天攝取的全榖雜糧類,至少要吃一半以上的主食量,如:每天應有1-1.5碗以上的全穀雜糧飯,因此建議早餐應攝取全榖類麵包或燕麥粥,午晚餐至少有一餐的主食是來自糙米、糙薏仁等全穀類食物。 在防治結直腸癌方面,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是重要法則,在零期及第一期結直腸癌治療的效果,5年存活率可達8成5,10年存活率可達6成以上。 根據美國癌症協會預防結直腸癌的建議: 達到並維持健康體重:研究發現體重過重、肥胖者會增加結直腸癌發生及死亡率。身體質量指數(BMI)=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BMI應盡量維持在18.5-24公斤/公尺2的理想體重範圍。 規律的運動:研究發現有運動習慣的病友,有較低的發生率及死亡率,運動能提升生活品質、身體功能,建議每週應有150分鐘中強度運動或75分鐘以上高強度運動。 健康飲食型態:預防結直腸癌病友應多攝取蔬菜、水果、全穀類、家禽及魚類等,少吃精緻醣類、油脂、紅肉及加工食品等。多攝取富含ω-3脂肪酸的魚類,這些魚類也是維生素D豐富的來源,可預防結直腸癌和其他惡性腫瘤的發生。 膳食補充劑:迄今為止,沒有研究顯示補充膳食補充劑可明顯降低結直腸癌進展或復發的風險。研究發現,鈣補充劑可以降低曾患息肉的人發生結直腸癌的風險。 酒精攝取:攝取酒精會增加罹患結直腸癌的風險。因此美國癌症協會建議,適量飲酒,男性不超過2酒精當量,女性不超過1酒精當量(1酒精當量=啤酒330cc=紅酒120cc =威士忌40cc),以降低可能罹患癌症的風險。 戒菸:吸菸者得到結腸直腸癌機率高於沒有吸菸者。 食藥署提醒民眾,如有身體不適,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診斷、釐清原因,切勿諱疾忌醫,影響治療黃金時間。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661期

四個學生一人胖!減糖少熱量

By |2018-05-31T16:52:26+08:001 6 月, 2018|

您家裡有胖小孩嗎?根據調查顯示,平均每4個國中、小學童中,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國民健康署2013年~2016年針對國高中小學學生進行健康狀況調查結果顯示,國小學童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占26.7%,國中生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占25.2%,高中生體重過重及肥胖比率為26.7%。由於兒童肥胖可能會影響生長及心理發展,成年時也可能造成高脂血症、高血壓、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慢性病,不容輕忽。 許多學童愛喝飲料、吃零食,如果攝取超過維持基礎生理和活動所需的熱量累積到7,700大卡,體重就會增加1公斤,例如: 一杯700c.c.全糖去冰的珍珠奶茶(大約550大卡),喝上14天,就會胖1公斤。 一包70公克(提供396大卡)的洋芋片,連吃20天,也就會胖1公斤。 一包洋芋片搭配一杯700c.c.全糖去冰的珍珠奶茶,大約1個禮拜就會胖上1公斤了,連續這樣吃喝1個月就會胖4公斤。 除了控制熱量之外,近年來世界衛生組織(WHO)也呼籲大家要多留意糖的攝取量。食品中的糖量增加,不僅增加了熱量,還稀釋了其他必需營養素的含量。WHO建議成人及兒童每日游離糖攝取量應低於總熱量5%,以60公斤的成人,每日所需熱量約2,000大卡,相當於不超過100大卡,即25公克的糖。 食藥署提醒,想要藉由減少糖類和熱量攝取來維持健康體重,可以多利用食品、飲料提供的標示資訊,例如:購買手搖杯時,留意全糖添加量及其熱量標示資訊,選購包裝食品、飲料時,要看清營養標示上的資訊,計算自己吃進去多少熱量及糖量,也可以從每日參考值百分比數值得知吃進的熱量,已經佔了一天所需要量的百分比,如果累計起來超過100%,就表示攝取太多熱量就表示攝取太多熱量。 肥胖不是一天造成的,一旦過量的飲食習慣被養成了,就很容易變胖,如果想要聰明吃,健康活,就多看看食品標示資訊,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食品、飲料,不要讓今天攝取過多的熱量和糖分,變成明天的身體脂肪與負擔。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0期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