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病

主頁Tag:心臟病

心絞痛

By |2018-04-13T19:57:57+08:0015 4 月, 2018|

心絞痛又稱狹心症,導因於血管內腔狹窄,使得心臟血流不順,因而引起胸部的疼痛。 心絞痛發作時會感覺到心臟部位的胸口隱隱作痛,或是沉重的壓迫感;症狀來襲時,可能劇烈而快速,也可能溫吞和平。 不過,無論是那一種狀況,都表示心臟要發病的時日轉眼將至。

心臟的心律不整

By |2018-04-13T19:51:56+08:0014 4 月, 2018|

心臟在收縮時,心臟的神經傳導系統會刺激心肌產生生活動電位,而使心臟能夠快速且規律的跳動,這個規律性的跳動作用使得心房和心室產生必要的擴張和收縮功能,加上心房與心室間的壓力調整,使得血液得以順利的進出心臟,並因幫浦的壓力循環全身。 但當神經傳導系統出問題時,就會造成心律不規則,可能過快,也可能過慢。快的原因可能是先天性的多了一條傳導神經,因而形成不正常的快速放電,或是傳導迴旋的現象。 慢的原因可能是竇房結,或是控制左右心房的心房結節處發生傳導障礙。 一般說來,只有在劇烈運動、恐懼害怕、憂慮傷心或快樂興奮時,才會明顯的感覺到自己的心跳,甚至可以聽得見撲通撲通的聲音。 但如果是在平常狀態下,忽然感覺到心跳加速且撞得利害,或是覺得吸氣不夠而昏眩,那麼可能就是患有心律不整了。    

我有心病嗎?

By |2018-04-12T14:24:26+08:0013 4 月, 2018|

回想一下,自己有沒有下列現象: 一、心情緊張,或工作繁重時覺得呼吸困難,心頭如有重物壓迫。 二、稍做劇烈運動如長跑,或爬山後,即感到胸口脹痛或氣悶難過。 三、稍微路走多一點,或上下樓梯即氣喘咻咻的像夏天的小狗。 四、休息時既沒看到美女,也沒撿到黃金,卻忽然莫明其妙的心跳加速,有如小鹿亂撞。 五、究然沒來由的心悸,甚至心口抽痛。 六、心臟好像快睡著了,心跳過慢,覺得吸不到空氣、暈眩、昏倒。 七、自己量一下手脈搏,如三十秒內超過40下,或不到30下,小心注意啦! 如果有上述現象,建議趕快去做一次心臟檢診,以確認自己沒有心病。 常見的心病徵兆有:心律不整、心絞痛、動脈硬化、心肌梗塞、絕血性心臟病、充血性心臟衰竭。

【人之一切唯心所造】保持心臟血管的淨空

By |2018-04-11T19:48:08+08:0012 4 月, 2018|

佛家說,六塵緣影,如夢、如幻、如電、如影、如水中月、如鏡中花,生命的旅程總在貪瞋癡慢疑中沉淪掙扎,輪迴於生老病死四大苦空中卻甘之如飴,一切的一切皆是唯心所造,起心動念不過剎那間,天堂地獄即已隨緣現前。 人,萬般看不破、放不下的,其實不也就是一個「心」,事實上,心不但左右靈台清淨,更造就生命之火的高高燃起。 人類的受精卵在母體內成長,妊娠第八周以前稱為「胚胎」,第九周以後稱為「胎兒」其中的區別就在於「心臟」的形成。 在此之前,胚胎是透過皮膚吸收氧氣,從此之後小小心臟就開始撲通撲通的跳著,所以準父母要透過超音波觀查自己肚子中的生命奇跡,必須懷孕後的第三個月才能體會到那個生命是真的在「動」。 心臟是人體宇宙的太陽,一切生命跡象的動力來源,他的形體大小相當於每個人自己的握拳,像一顆紅熟的大桃子。 懸吊在胸腔近中央靠左邊的位置,兩側挨著左右肺葉,其間依靠肺動脈和肺靜脈與肺臟相依為命。 心臟是由具有反覆收縮鬆弛推擠作用的肌肉所構成,這個像大桃子的內臟器官中間是空的,內壁鋪著心內膜,外壁是心外膜。 內裡的空間共有四個,左上方是左心房,下邊是左心室;右上方是右心房,下邊是右心室。 由於肌肉的收縮推擠作用,因此心臟產生幫浦的功能,人體全身的血液全部都經由動脈和靜脈進出心臟來進行除舊佈新。 為了使靜脈的髒血不會與動脈的新鮮血摻混,所以在心房、心室間有許多瓣膜來控制血液流向。 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瓣膜稱為僧帽瓣,因為它是二片左右合在一起,有點像古代出家人戴的僧帽;右心房與右心室之間的叫三尖瓣,因為它們是由三片略呈三角形的薄膜所構成。 心室裡的乳頭肌會生出許多肌肉鍵連接拉住瓣膜和心室,以防止瓣膜因為心室裡的血液被擠壓出去時向後翻轉彎曲,所以瓣膜只能向一個方向開闔。 與心臟相連接的主要血管包括了:與肺臟有關的左右肺動脈與左右肺靜脈,在肺動脈進入心臟的口口上有肺動脈瓣。 來自頸部的上腔靜脈是連接心臟和心肺以上其他主要器官的大幹線之一,沿上腔靜脈上去是左右各一的頭臂靜脈,接著再上去就是在脖子兩側的左右頸內靜脈,以及位於鎖骨下的左右鎖骨靜脈。 動脈的分佈與靜脈相同,通常都是平行直進、左右相隨。

均衡科學的生命良方膠原維他命C

By |2018-04-10T14:47:06+08:0011 4 月, 2018|

  根據國際知名的心臟血管疾病權威馬蒂士.羅斯博士(Dr. Matthisa Rath)的研究指出,缺乏維他命C數年後,血管壁的膠原與彈性蛋白結構會被破壞,而在血管壁的組織上出現許多微小裂痕,這時候膽固醇會自動的卡進裂痕裡形成一種自然的保護層以防止血液滲出管壁。 這種天然的修補系統使得膽固醇越積越厚,最後變成心臟內血管的脂肪堆積,而導致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生。 因此補充維他命C,不但可以幫助製造膠原和彈性蛋白,並且代謝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甚至治療心臟病。 不過,不是任何一種維他命C補充劑都能達到這種功效。 因為遇水即溶的特性,使得一般的維他命C的效能都極為短暫,因此除非是其有長效性,否則吃再多的量都無補於事。 羅斯博士成功的研發了一項獲得美國科技專利並具有長效性的優良產品,它以五種方式提供人類所需的維他命C,並儲存於細胞內。 羅斯博士將數種不同類型的維他命C配方在一起,以加強其在人體內的各項功能。 這個極具均衡科學特色的生命良方,含有許多重要的成分: 抗壞血酸:是膠原蛋白形成和細胞組織維修的要素,能夠協助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以及合成脂肪和蛋白質,保持血管管壁的完整和必要的安定性。 同時,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更是苯丙氨酸、酪氨酸、葉酸和鐵質等代謝時的必要需品。 抗壞血基棕櫚酸鹽:是維他命C中唯一具有脂溶性的形式,可以在人體的細胞內有較好的儲存能力,有時甚至長達二十四小時,而且非常容易被吸收。 抗壞血酸鈣:屬於維生素C鹽類,可以改變分子式的結構促進整體維他命C的利用。

美報告:多吃魚活得久

By |2018-03-19T18:03:05+08:0020 3 月, 2018|

美國今天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年齡65歲和更年長者若食用魚肉,比起不攝取主要存在海鮮的omega─3脂肪酸者,平均多出2年壽命。報告中說,體內omega─3含量較高的人,整體死亡機率會降低27%;同時因心臟病而死亡的機率,也會比體內omega─3含量較低者降低35%。 相關研究是由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科學家領導,報告刊登在「內科醫學年鑑」(Annals of InternalMedicine)上。雖然其他研究早已顯示,omega─3可降低心臟病罹患機率,但此次研究的方法是檢討年長者的紀錄,以確定食用魚肉與死亡機率之間的關係。 研究人員瀏覽美國2700名年齡在65歲和更年長者16年來的資料,並排除了食用魚油製劑的對象,以免因服用這種製劑或飲食差異而造成混淆。結果血液中omega─3含量最高的研究對象,因任何原因死亡的機率最低,且平均壽命較含量低者多出2.2年。這種脂肪酸主要存在鮭魚、鮪魚、大比目魚、沙丁魚、鯡魚和鯖魚等魚肉中。   法新社華盛頓

研究證實常吃蔬果 降低失智風險

By |2018-04-02T14:55:37+08:009 3 月, 2018|

愛吃蔬果的老人家少失智!國內一項研究調查發現,蔬果的攝取程度是認知惡化的預測因子,蔬果的攝取與認知惡化風險呈負關聯,也就是蔬果攝取的愈多,認知惡化程度就愈低,代表吃什麼、喝什麼,深刻影響老年人認知功能。 該項研究名為「台灣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調查」,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研究所陳正美與教授蔡仲弘分析衛生署1999及2003年國健局資料,結論已刊登在最新一期《台灣衛誌》。 這項研究目的在探討蔬果攝取頻率與台灣中老年人認知功能惡化的關聯。研究人員分析了4440名53歲以上的民眾,調查整理這群人在1999年食物攝取頻率與認知程度,以及2003年認知衰退狀況。結果顯示,在控制社會人口學(性別、年齡、教育年數、休閒活動)、生活方式(抽菸、喝酒、嚼檳榔、運動情形、休閒活動),以及營養補充品攝取(魚油、卵磷脂)與健康(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變項狀況下,證實多吃蔬菜,有助於延緩認知程度的惡化。 研究發現,就同一個時間點來看,蔬果攝取每週5次者比每週小於4次者的認知惡化風險減少31%。如果拉長時間來看,每週蔬果攝取5次組與小於4次兩組,前者4年後的認知惡化風險減少23%。值得重視的是,蔬果與認知程度有密切關係,可預防老人記憶退化及維持長期健康,但肉禽類、魚類、海鮮類等其他食物則沒有顯著關聯。 另外,蛋類、豆類及茶類與認知狀況間則也有顯著關聯。蛋類與豆類攝取頻率每週大於3次者比小於2次者,認知衰退可減少兩成左右。這表示,蛋類與豆類攝取頻率愈高,則認知狀況愈好。研究人員認為,多多攝取豆類及豆類製品、蛋等食物,可獲取豐富的卵磷脂,對增強短期記憶和學習力可能有幫助;再者,大豆蛋白能降低總膽固醇及低密度膽固醇,有助改善認知狀況。   作者: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