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

主頁Tag:心血管疾病

膽鹼

By |2018-05-04T16:46:35+08:005 5 月, 2018|

膽鹼主要的來源是卵磷脂,它能夠參與醋膽素的分泌,而醋膽素對人體神經系統正常運作非常重要,所以膽鹼可以用來防止神經系統的某些疾病、防止記憶力喪失,和治療阿爾滋海默氏症。 對心臟而言,膽鹼可以防止細胞遭氧化破壞,並降低血清中的膽固醇含量,改善脂蛋白的代謝作用,促使血管中的血凝塊消失,防止心臟血管疾病。

矽元素

By |2018-05-03T17:17:27+08:004 5 月, 2018|

無論是骨骼成形、鈣質吸收和原蛋白的形成,矽都是必要的成分之一,它同時也是動脈維持彈性的重要元素。 由於矽能夠協助維持動脈血管的彈性,因此攝取適量的矽能夠預防心臟血管疾病。 另外,人體內的矽濃度會隨著年齡老化而逐漸減少,因此老年人補充適量的矽確實有其必要,因為它不但會減緩或改善骨質疏鬆,更重要的是保持心臟血管的活力與彈性,降低血管硬化的威脅。

硫酸軟骨素

By |2018-05-02T17:41:10+08:003 5 月, 2018|

硫酸軟骨素是一種蛋白質分子組合物,主要存在於動物體的軟骨組織中,萃取後的硫酸軟骨素通常被用來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 硫酸軟骨素在保護動脈血管上有一項奇特的功能,它會結合膽固醇形成一種新的蛋白質複合物,由於其附著力大幅度降低,因而改變膽固醇對血管壁的附著,減少血管被附著後產生的硬化,因此保持了動脈壁的完整。

α-酮代二酸

By |2018-04-30T09:15:01+08:0030 4 月, 2018|

α-酮代二酸對動脈血管中的新陳代謝反應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它可以增加細胞能量的製造,並幫助中和因為胺基酸新陳代謝後累積無用廢物所造成的過酸性反應。 這些累積的無用廢物通常會出現在組織含氧量不足或心臟突然休克的狀況下,因此對已受到傷害的心臟來說,無異是雪上加霜、痛上加痛,由此可見α-酮代二酸的重要。  

L-精胺酸

By |2018-04-20T16:57:36+08:0022 4 月, 2018|

人體基本上是一個蛋白質結構體,所有的組織器官從硬的骨骼到軟的血管腺體,從體內的細胞到體外的毛髮指甲,從各部器官的運作功能到維持生命的化學反應,幾乎沒有一樣不是蛋白質的傑作。 而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化學單位,沒有適當的胺基酸組合,蛋白質就無法存在。 為了製造一個完整無缺的蛋白質,必須依賴各種不同胺基酸的密切合作。 各種不同胺基酸的連結可以創造出至少五萬種以上的蛋白質形式,以及二十萬種人類今日已知的酵素,至於還在理解以外的就暫時不說了。 常見的胺基酸二十九種,其中百分之八十是由人體肝臟自行合成的,另外百分之二十則必須由體外攝取。 必須藉由食物中取得的胺基酸稱為必需胺基酸,L-精胺酸是非必需胺基酸中的一種,因為它可以由身體自行合成,不過當人體老化無法再有效分泌時,對外攝取就有其必要了。 L-精胺酸是蛋白質合成與人體正常發育所必需的,它可以增加肌肉的份量、減少體內脂肪積存、協助膠原蛋白增產、幫助肝臟解毒、避免肝硬化或脂肪肝的形成、有助於生長荷爾蒙的增長和分泌、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刺激增加精子數量,以及促動人體自動調節能力以修補腎臟可能遭遇的傷害。  

維生素C與心臟

By |2018-04-20T16:51:21+08:0021 4 月, 2018|

維生素C對細胞的作用與好處於其他章節中已陳述頗多,本節中只提它與心臟之間的關聯性。 維生素C會刺激分解三酸甘油脂的酵素產生作用,增加脂肪的代謝。 維生素C會刺激將膽固醇轉變為膽酸的酵素發生作用,協助膽固醇代謝。同時,提升DHL膽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並降低LDL膽固醇。 維生素C可以維護動脈血管壁的完整。 因為維生素C是膠原蛋白合成 的必要物質,而膠原蛋白是新細胞與新組織生成時的必需物質;同時它也是將人體結締組織細胞結合在一起的物質,而結締組織是連接和支撐人體的基本組織,因此維生素C可以有效的彌補血管管壁上的裂縫,減少膽固醇或中性脂肪附著的機會。  

保持淨空有利血液暢通

By |2018-04-19T14:35:12+08:0020 4 月, 2018|

心臟打從還在娘胎裡開始就沒日沒夜的工作,安靜狀況下它平均每分鐘送出去的血液高達五公升,血液流出心臟後循環周身再回到心臟的間差是23到30秒,如果是突發狀況或劇烈運動,它的負荷更遠超過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從不間歇的跳動擠壓因此對氧氣需之甚殷,不斷活動的心臟會消耗掉由冠狀動脈送來動脈血液中含氧量的百分之七十,因此血管一旦有任何堵塞或其他問題致使血液不能順暢流通時,立即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心臟病變都與此有關,所以保持血管適當的淨空是非常重要的。 會對心臟造成威脅的致病因子有很多,例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抽菸、酗酒、年齡等等都是。 冠狀動脈疾病引發死亡率的增加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年齡越大,遭遇中風的機率也越高;心肌梗塞引發的死亡率老年人比年輕人多。 換句話說,心臟血管的硬化與人體的老化有直接關聯,因為老化導致血管硬化,血管硬化導致心臟硬化;當血管和心臟都硬化後會使得心臟組織的應變能力大幅度降低,因此只要有任何打擊或併發症立即就會造成生命的硬化、死了。 在「最佳女主角的夢魘」一文我們曾經提到脂肪是肥胖的主因,對心臟而言,脂肪會促使動脈粥狀硬化、或造成血管中的栓塞現象,同時降低DHL膽固醇的含量,因此肥胖者的心臟一般說來都不好,肥胖的身體與惡質化的心臟互為因果,只要一旦平衡破滅,生命即隨之終結。 喜歡甜食的人必須特別注意,因為糖分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的含量、抑制DHL膽固醇的吸收,同時促使礦物質鉻元素隨尿液排出,而鉻元素的缺乏是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能夠防止心臟血管硬化的物質其實不在少數,例如纖維、卵磷脂、維生素B群,尤其是葉酸、菸鹼酸和泛酸、維生素C、維生素E、鉻元素、鎂元素,以及萃取自天然藍莓、草莓、蔓越莓、覆盆子、山桑子、接骨木等莓果類的高含量六莓菓花青素。    

充血性心臟衰竭

By |2018-04-18T20:47:05+08:0019 4 月, 2018|

充血性心臟衰竭也稱為心力衰竭,這是一種好發於65歲以上老人的心臟疾病。心力之所以發生衰竭,主要是因為心臟無法正常有效發揮幫浦功能,流經心臟的血液就會開始充積,但心臟為了要維持原有的作用於是更加用力做功,導致心臟衰竭,致使身體無法獲得足夠的供血,於是呼吸因難,暈眩,甚至缺氧而昏倒,這就是充血性心臟病。除此外,因為心臟的疲乏會進而導致肺臟積水,於是引發另一層病變,例如全身性或局部性的水腫。 心力衰竭狀態的形成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短則一年有餘,長則三年以上,是一種典型的慢性症狀,如果不加以治療改善,當心力衰竭惡化到一定程度將會導致心臟衰竭,但如果適時有效對治,則可以逆轉狀態而重獲健康。 心力衰竭會有下列徵兆,多加注意即可預先發現: 呼吸急促,尤其是臥躺時。 常有疲憊、缺乏精力的感覺。 常咳嗽或氣喘不止,尤其是稍做運動或臥躺時。 腳背、腳踝、小腿容易水腫。 因為水腫而導致體重快速上升。 有時會有意識不清或無法思考的現象。   導致心力衰竭的原因很多,常見的風險因素有: 以往心臟病發作對心肌造成部分損傷。 患有先天性心臟缺陷,如心瓣膜不全。 有高血壓病史。 有心臟瓣膜疾病、心肌疾病、心臟或心臟瓣膜感染等病史。

絕血性心臟病

By |2018-04-17T11:37:42+08:0018 4 月, 2018|

絕血性心臟病,也稱為缺血性心臟病、冠狀動脈病、冠心病等,其實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簡稱。這是一種用來專指由於冠狀動脈粥樣硬化,使得心血管管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臟病,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器官病變最常見的病理類型。由於冠狀動脈的阻塞大多起因於血栓形成所造成,所以近年來又將此病症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血栓性心臟病」。 基於有效治療的考量,晚近在臨床上又將此類症狀分為慢性與急性兩大類,不過成因大體相似。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最常見的主因約占90%,其他較為少見的病因還有結締組織病、風心病、冠狀栓塞、大動脈炎、冠脈畸形、動脈瘤、沒毒性心血管病、川崎病等。冠心病的缺血現象會導致部份心肌組織的壞死,進而引發心律不整、心絞痛、心肌梗塞或充血性的心臟衰竭。 盡量減少動脈粥樣硬化的成因,有效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程度,促進並保持心血管的柔軟與彈性是對治絕血性心臟病的基本良方。    

動脈硬化

By |2018-04-17T09:45:30+08:0017 4 月, 2018|

當鈣質或脂肪在動脈內壁的某部位發生堆積,致使動脈管壁增厚或變硬,進而產生病變就稱為動脈硬化症。 鈣質和脂肪在動脈所造成的傷害情況有些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 冠狀動脈血管的管壁共有三層,血管的外緣是外膜,內壁是內膜,內外之間是中膜,鈣質通常就是沉澱堆積在中膜裡。 當某部位開始沉澱堆積時,會使該部位的管壁逐漸增厚,管道變窄,因而影響血液的暢通和流速;當血液流速減慢,堆積作用相對提高,最後狹窄的管道導致血栓的出現,於是爆發心肌梗塞、或心臟血管的爆裂。 血栓實際上就是濃稠之後的血塊,因為它像栓子一樣會塞住窄化後的血管瓶頸。 血液為什麼會變成濃稠狀?原因就出在脂肪和膽固醇,當然還有少許的鈣質。 血液中過量的脂肪和低密度膽固醇會在血管內沉積,使得血液的濃度越來越高,甚至稠得像粥一樣,同時因為沉積作用,而使得血管壁硬化,這就是動脈粥狀硬化。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