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炎

主頁Tag:發炎

別小看身體的這把火~發炎!

By |2019-06-21T14:15:29+08:0024 6 月, 2019|

人類與細菌之間的戰爭已經糾纏千萬年,但自從青黴素的發明之後,很多致命疾病得到有效控制,例如:霍亂、肺炎、腸胃炎、白喉、鼠疫等感染。抗生素雖然延續了人類壽命,但是隨著經濟與科技的突飛猛進,生活方式卻越來越不健康,加上濫用抗生素的習慣,導致諸多細菌產生抗藥性,造成很多疾病反覆的感染或是發炎。因此人類與細菌的拉鋸戰已經巧妙的延伸到發炎甚至是慢性文明病的罹患率。   @認識發炎 「發炎」的英文(inflammation)也是希臘文「火焰」的意思,是指這把火因為身體受到病菌、病毒、寄生蟲的入侵或是組織遭受破壞而引起的保護性反應,此反應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能消滅、稀釋或是圍堵已經發炎的受損組織,等待消炎後幫助身體組織的修復,如果發炎持續或是反覆發生則會演變成其他疾病。   @為什麼會發炎呢? 當人體的免疫系統監測到病原體(例如:細菌、病毒)的入侵或細胞發生異常的現象時即會立刻釋放出「組織胺」物質,這也是身體發現病原體入侵的警訊。 首先免疫系統中的嗜中性白血球和巨噬細胞會馬上滲透到身體被入侵的部份,並且釋放某些物質促進血管擴張,提高血管的滲透能力,使血液中的免疫細胞能迅速的擴散到受病原體入侵的部份,由於血管擴張會腫脹而壓迫到周邊的神經細胞而引起疼痛,這也是發炎時常會感到紅腫熱痛的原因之一。 當免疫細胞戰勝病原體時,就會撤離發炎的組織部份,身體會釋放抗發炎的物質讓血管回復正常也減輕疼痛,同時啟動修復機制幫助受創傷的身體組織早日復原。   @發炎對人體健康有什麼威脅? 當病原體入侵體內時,會引起紅腫熱痛的發炎反應,直到免疫系統清理入侵的病原體後,紅腫熱痛的不舒適感便會自動消退,因此發炎反應是保護人體不受病原體入侵的一種防禦機制。 倘若發炎的現象反覆發生,就會從急性發炎轉為慢性發炎,慢性發炎會長期的潛伏在體內,開始轉移攻擊人體內其他健康的細胞、組織和血管,嚴重影嚮人體健康,慢性發炎跟眾多慢性疾病有許多關聯性: 心血管疾病 近期科學家發現,血液中慢性發炎指數高的話,心臟病發作的機率會提高4~5倍,這顯示膽固醇可能只是扮演心臟病的配角而已,很可能慢性發炎才是真正心臟病的最大的潛伏危險因子之一。

抹醋治濕疹?當心傷口發炎

By |2019-04-02T16:12:08+08:003 4 月, 2019|

你聽過「塗抹醋、擦蛋黃油混椰子油可治濕疹」嗎?還有人推銷「一帖見效」的神奇藥膏,宣稱可治療濕疹及多種皮膚病。食藥署提醒,濕疹是皮膚的發炎反應,舉凡富貴手、尿布疹、汗皰疹、脂漏性皮膚炎、甚至藥布貼太久引發的接觸性皮膚炎,都是濕疹惹的禍。它的臨床症狀多元,有些人會長紅斑、起小水泡,有些人卻是乾裂、脫皮、疼痛。萬一誤信偏方、用錯藥品,反而會使症狀惡化。 濕疹可能出現在任何季節、年齡、部位,冬季更常復發或更嚴重。誘發濕疹的原因很多,內在因素包括過敏性膚質、腸胃功能失調、壓力、緊張等;外在因素則包括流汗潮濕、衣物摩擦、接觸過敏原、皮膚太乾,甚至烈日與寒風都可能引發。 其實沒有任何單一藥物可治癒濕疹,而且隨著原因與病程不同,治療方式也會有所差異,因此,萬一出現疑似症狀,應該直接請皮膚科醫師診斷,才能對症下藥,若輕信偏方或是自行買成藥來擦,反而會刺激皮膚,使症狀反覆發作。 當肌膚反覆發炎時,皮膚會逐漸增厚、變乾,甚至產生色素沈澱或出現裂縫。皮膚發炎受損時,如果沒有小心處理傷口,很容易讓細菌、黴菌入侵,引發二次感染,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勤保濕、少復發 想讓濕疹早日痊癒,應盡量減少肌膚刺激,當疹子癢到受不了時,可改用毛巾冷敷,千萬不要用力抓它或用熱水燙洗。洗澡時水溫最好維持攝氏36度左右,避免過度清潔,並注意保濕。 容易罹患濕疹的肌膚往往敏感又脆弱,建議平時大量流汗後,要立刻擦乾身體或更換衣物,並適時使用保濕乳液等產品,飲食方面少吃刺激、容易引發過敏的食物,並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及高纖維素等食物。 若因工作必須長時間碰水、油、清潔劑等刺激物質,導致手部濕疹反覆發生,可在第一層先戴純棉布手套,第二層再戴上塑膠手套,而且布手套濕了就要更換,不要讓它黏在手上繼續做事,只要養成習慣,即可擺脫濕疹反覆發作的困擾。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704期  

多吃胃藥顧腸胃?小心無效又傷身!

By |2019-01-25T16:15:33+08:0028 1 月, 2019|

「醫生,我怕吃藥會傷胃,幫我加開『胃藥』好嗎?」這段診間經常出現的對話,顯示病人對於「加個胃藥可以顧胃」的錯誤概念已根深蒂固,甚至有人聽信親朋好友推薦、電視電台廣告,自行購買胃藥服用。 其實,大部分藥品並不會造成胃部不適,很多人不清楚長期使用胃藥可能導致的風險,才會吞下許多沒必要的胃藥。 其實坊間俗謂的「胃藥」是多種舒緩腸胃不適的藥品通稱,包括制酸劑(中和胃酸)、抑酸劑(抑制胃酸)、抗發脹劑等。由於每類藥品的作用都不相同,該服用哪一類胃藥最適合自己,必須由醫師診斷後才能確認。 以國人最常使用的制酸劑(中和胃酸)類胃藥為例,該類藥品會改變腸胃道酸鹼值,長期使用可能使腸胃細菌過度生長,與其他藥品併用時有可能影響其他藥品的溶解度,例如,併用腸溶錠劑,輕則影響藥效,重則可能引起胃部不適。 而含鈣的制酸劑如果與四環黴素類抗生素、口服鐵質補充劑一起服用,也會影響藥品吸收;含鎂的制酸劑有時會造成軟便、輕微腹瀉的副作用;含鋁的制酸劑則有可能導致便祕。因此,若您出現腹瀉或便秘情況時,須與醫師或藥師討論,並審慎使用制酸劑類胃藥。 食藥署提醒,最「顧胃」的方法還是工作不宜過於勞累、飲食定時定量,減少食用麻辣、咖啡、茶、酒等等容易促進胃酸分泌、傷害胃腸黏膜的食物,並且遵守正確使用胃藥的「5要」(要知風險、要看標示、要告病況、要遵醫囑、要問藥師)及「5不」(不要求、不併用、不長期、不刺激、不亂買)原則。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78期  

免疫系統是人體的作戰司令部

By |2019-01-28T15:22:13+08:0024 1 月, 2019|

人體內的駭客——病原菌 我們日常生活的空間其實是一個充滿各種生命的生態宇宙,無論是眼睛可以看見或看不見,體內或體外,白天或黑夜,寒冷或炎熱,各種生命形式無時無刻不存在,其中最多的是被稱為「微生物」的龐大族群,其數量之大有如恆河沙數。 大多數的微生物對人體無害,但有少部分會對人類產生致病或致命的影響。這些可怕的致病微生物被稱為「病原菌(pathogens)」,可以再細分為細菌、病毒、真菌、原蟲和寄生蟲等類。 當這些小小小東西進出穿透人體的自然屏障而進行繁殖時,身體就會發生感染症狀,例如發燒、潰爛等等;感染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 為了對抗感染,人體會發展出許多防禦與自衛機制,免疫系統與免疫反應正是其中一種。免疫系統是一群由細胞、器官和蛋白質所構成的防禦指揮系統,它們可以辨認出外來的異質性蛋白質,也就是所謂的「抗原」,並且藉由產生反應以殲滅入侵者。   免疫系統是由許多器官共同組成的 免疫系統既然被稱為是「系統」,顯然不會是一種或一組器官而已,它其實包含了許多器官,例如血管、淋巴管、淋巴腺、骨隨、扁桃腺、胸腺、腺樣增殖體、脾臟、小腸、盲腸。前文說過免疫系統是人體防禦機制的一部分,所以負責防禦機制的各種器官,就是免疫系統能否發揮功能的重要防線,它們包括呼吸道、皮膚、鼻子、眼淚、唾液、胃酸、腸道內的保護性益菌等等。   免疫系統依靠「激活」產生指揮與防禦作用 當人體被特定的病原菌感染時,免疫系統就會立刻被激活,以保持人體對抗未來同一種病原菌的持續擴張感染。 因為感染而產生的各種症狀,其實就是身體防禦機制在免疫系統指揮下與病原菌戰鬥的結果。 所以,免疫系統在人體的整體防禦機制中,有如作戰司令部,它必須快速的辨認出入侵份子是否為恐怖份子,同時發出必要的作戰指令,協調指揮快打部隊進行防禦與攻擊。 血液中的白血球軍團與抗體,在免疫系統抗擊作用中發揮重要的關鍵角色,例如一種被稱為「B型淋巴球」的白血球會產生循環於全身的抗體,來對抗入侵的病原菌,造成病原菌的弱化,接著這些壞傢伙就會被另一種白血球吞噬細胞所吞滅。 免疫系統具有記憶性,若某人的免疫系統曾經被某種特定感染源激發過,當再次面臨相同染時,他的免疫系統就會快速回應。反之。

認識人工髖關節

By |2019-01-22T10:40:49+08:0023 1 月, 2019|

髖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無論是站立、行走等動作都會用到它,一旦發生發生病變,不僅會引發劇烈疼痛,影響行動,日常活動可能還要靠他人協助,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若屬輕度髖關節發炎、退化時,可藉由藥物、復健來改善與減少疼痛,情況嚴重者可能就要動手術,置換人工髖關節,讓患者重新恢復行動力。 人工髖關節在我國屬於醫療器材,根據不同的功能設計與材質,分別屬於「中風險」或「高風險」醫療器材。 為了使病患能夠長時間自由活動,人工髖關節除了要能滑順地轉動,還必須足以承受人體每日活動的重量,因此在選擇材質時,除了考量和人體的生物相容性,避免發炎或是過敏反應及適合骨頭生長,還需考量機械強度與耐用度,如抗腐蝕性、耐磨性等。 人工髖關節主要由髖臼杯、襯墊、股骨頭及股骨柄所組成,在髖臼杯及股骨柄方面,須和人體骨頭接合與承受重量,故通常採用鈷鉻鉬合金、鈦金屬等,適合骨頭生長且機械強度高的金屬材質,或是可由醫生評估而搭配骨水泥使用,藉此穩固人工髖關節。 而人工髖關節的襯墊及股骨頭,則是使關節靈活活動的部分,需承受每次轉動的磨耗,除了考量是否可以滑順的轉動,也應特別考量抗磨損能力與磨損產生的碎屑,是否會對人體產生嚴重的傷害,目前常見的材質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及陶瓷等。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現今有許多不同設計與材質的人工髖關節可做選擇,醫師針對病患的病情,進行臨床評估,選用適合的人工髖關節,才能提高手術的成功率與使用年限。雖然現今已有許多先進的醫療器材與治療技術,但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運動、減少攝取高脂肪食物以及體重控制,從年輕時開始保養骨骼,等到年紀大時,就不需擔心要置換人工關節,才是積極的態度。 食藥署提醒,在接受人工髖關節置換手術前務必與骨科醫師充分溝通,依照您的病情、職業、生活習慣等,選擇適合的人工髖關節,並遵守醫院提供之手術前、後注意事項。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75期    

醫師教你聰明用香水

By |2019-01-21T10:53:49+08:0021 1 月, 2019|

香水如同隱形配件,有些業者打出「找尋屬於自己命定香水」的廣告,刺激消費者購買展現個人魅力、氣味獨一無二的產品,但您了解香水的成分嗎?又是否適用於自己皮膚呢?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邀請臺安醫院皮膚科主任曾德朋醫師,為大家解答。 曾德朋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所有市售香水都不建議直接與皮膚接觸,因為無論標榜多天然的成分,香水依舊是含有化學物質。若肌膚上擦上香水,經過紫外線的照射,產生光敏感,出現發炎及色素沉澱的狀況,就是所謂的過敏反應,嚴重者甚至導致會有接觸性皮膚炎,以及眼睛、上呼吸道不適的情形。 很多人誤以為,把香水噴灑在腋下,就可以遮蓋住惱人的體味,其實不然。所謂的狐臭是因為大汗腺製造的汗液中,包含油脂、蛋白質等物質,而這些蛋白質與細菌作用後就很容易出現臭味,最常見的部位就是腋下,且大汗腺分布的部位很深,因此,靠香水是無法掩蓋狐臭的刺鼻異味,而香水加上狐臭反而會更不好聞,噴灑過量香水也容易造成皮膚過敏,或誘發其他皮膚病。 在選購香水時,很多人會連續在空氣噴灑多次,導致香味過於濃郁刺激,讓嗅覺產生不適,建議先將香水噴灑在硬紙卡上,並將紙卡距離鼻子約30公分處在空氣中揮動,可以較易判斷其味道是否適合自己;此外,使用香水時不建議直接朝眼睛與口鼻噴灑,請噴灑在衣服上,盡量避免與皮膚直接接觸,若需要使用在肌膚上,也建議先輕輕噴灑於手腕或耳後附近,確認肌膚是否有產生敏感症狀後再行使用,且切勿多種香水重複噴灑,開封過後請盡量在1年內使用完畢較佳。 如果在使用香水後,發現肌膚出現不適的症狀,可先用水洗淨身上的香水殘留,並停止使用該瓶香水,之後症狀若無改善,應盡速前往皮膚科就診,檢查不適原因並加以治療,建議可了解造成肌膚不適的成分,下次購買時應避開含有該成分的產品。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93期          

關節不痛免治?逾半類風濕患有迷思

By |2018-11-07T11:48:01+08:008 11 月, 2018|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中年女性,患者關節會紅、腫、熱、痛,嚴重者甚至會變形,主因就是關節持續發炎受破壞。一項全球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的大調查指出,國內病友的疾病控制率約6成,低於全球平均值,最常見的迷思就是「關節不痛就不用治療」,醫師提醒有時疼痛減輕,但內部發炎未必受到控制,停藥仍須經醫師診斷與評估才安全。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執行長張玲瑗表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年婦女,發病時連最簡單的扣釦子、開門、拿鍋鏟都做不到,更遑論煮菜、操持家務,因此高達91%病友反應,罹病對於日常生活功能產生極大負面影響,更有12%表示影響到性生活。 不痛就免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 這項疾病控制調查在全球訪問了1萬名病友,台灣則有457名病友參與,國內患者有61%表示疾病獲得控制,比例略低於亞太區(72%)與全球(72%);93%病患自認為對疾病瞭解足夠,但52%以為關節不痛,就表示疾病已獲得控制,卻是醫師眼中非常大的迷思。 北醫附醫風濕免疫科主任張棋楨表示,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覺得關節痛、外觀也不紅腫,以為病情已經妥善控制,不需要繼續用藥治療。殊不知發炎狀況可能持續,蝕骨細胞仍在無聲無息地侵蝕,造成關節破壞、甚至造成殘障。 超音波可追蹤發炎 定期回診才安全 張棋楨醫師指出追蹤關節是否持續發炎,最有效的工具是超音波,他提醒患者,不痛不代表沒發炎,病患應每3個月定期回診、調整藥物,讓醫師以超音波追蹤,確認達標治療、發炎獲控制,才能真正力抗關節炎。 如何判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是否達標?風濕病醫學會預計於7月推出創新的APP工具,便於醫師與患者計算,以利追蹤病況,確保治療成效。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正確使用止痛藥

By |2018-09-25T15:04:21+08:0026 9 月, 2018|

疼痛幾乎是現代人的文明病,很多人會自行服用止痛藥,用來緩解頭痛、經痛,或是因運動傷害、姿勢不良引發的手腳或肩頸痠痛等不適症狀,但是您知道如何正確使用嗎?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使用止痛藥應謹記下列事項,才能讓疼痛遠離你。 瞭解正確使用方式:在藥局購買的止痛藥,應遵照藥師指示及藥品說明書(仿單)使用。如果有任何用藥的疑問;例如:每天使用幾次、每次使用多少量、適合飯前或飯後使用、外用藥品如何塗抹?可以詢問藥師,正確用藥才能發揮最大效果。 正在使用其他藥品,應主動告知藥師:藥品併用可能影響藥效或增加不良反應的風險;例如:止痛藥成分常用於退燒藥或感冒藥,一起使用可能造成藥品過量的問題。若民眾正在使用其他藥品,在購買止痛藥前,應主動告知藥師。 用藥期間不飲酒:酒精可能會影響藥效,或增加發生不良反應的風險;例如:止痛藥成分乙醯胺酚,併用酒精可能增加肝損傷的風險,而非類固醇抗發炎類止痛藥併用酒精,則可能增加腸胃副作用的風險,因此使用止痛藥期間,不應飲酒或併服含酒精飲料。 適時就醫治療:疼痛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如果自行使用止痛藥3天以上,疼痛仍沒有緩解甚至惡化,應立即就醫。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9期  

小米草

By |2018-08-08T17:42:40+08:009 8 月, 2018|

是治療眼疾最有名也最有效的草本植物,開著黃白色小花,葉子微苦,卻是拌沙拉的配料。 植株的浸出液或是從新鮮植株中擠出來的汁液中含有單寧酸、醣甘、植物皂質、揮發性油脂,對眼睛有滋補作用,能解除緊張和感染,同時還可以當作明目的洗劑,除了能讓眼睛顯得閃閃發亮,還有抗菌、消炎、收斂、疏緩過敏的作用。 除此外,對花粉熱、枯草熱所引起的眼睛不適、流鼻涕、鼻黏膜刺激和鼻竇炎亦有療效。 小米草內服,具有維護視力健康,保健眼睛的功能。 小米草通常生長在土壤貧瘠的草地邊緣,台灣許多紅土區丘陵都可以看到這棵小東西的踨影,它有數種不同品種,但只有花萼上長有細細腺毛者才有療效。

魚油的使用建議

By |2018-08-02T15:47:13+08:003 8 月, 2018|

富含高量EPA、DHA 與維他命E的深海魚油膠囊如果質地夠純的話,通常囊體呈現透明淡金黃色。 EPA與DHA一樣,同屬於Ω-3高度不飽和脂肪酸一族,它的中文譯名「二十碳五烯酸」;能夠有效的去除血液中的中性脂肪。 DHA魚油膠囊如果與其它藥物合併使用,通常不會引起副作用。 因為,所謂的藥物相互作用,是指一次服用多種性質不同的藥物,結果導致藥物在人體內相互產生作用,終至引發其它的副作用狀態,嚴重的甚至導致死亡。 如果沒有添加其他的特殊藥劑成分,魚油可以視為是一種營養輔助劑;即使與其它藥品一起服用,也不會引起不良狀況,反而有助於藥效的吸收。 因為,DHA具有容易進入細胞的特質,所以它能夠協助藥效盡快的進入細胞內,從而發揮更好的藥效。 服用魚油產品,任何品牌都一樣,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身上有因為外傷、扭拽碰撞而引起的肌肉發炎、感冒等症狀時,暫停服用。 這是因為,魚類食品通常具有促發發炎的特質,因此如在此時服用魚油,雖不會惡化或激化症狀,但卻延長症狀停留的時間。 魚油膠囊一天可以服用三次,每次一粒。 服用時,以餐後為佳。 特別提醒讀者注意,魚油不是魚肝魚,二種物質對身體的功能完全不同,千萬不能將魚肝油當魚油服用,魚油吃多了不礙事,但魚肝油大量而長期服用卻是會中毒的。 魚肝油是一種油溶性的維生素,大多是維生素A及維生素D,有些產品還會加入維生素E;一般建議都是一天一粒。 魚肝油如果服用過量,會因為大量屯積,不易排出而造成中毒現象,所以千萬不可不慎。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