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

主頁Tag:發燒

勤洗手、不生食,慎防諾羅病毒

By |2018-12-11T11:11:42+08:0013 12 月, 2018|

    每年11月到隔年3月的秋冬季節,是諾羅病毒群聚感染的好發期,根據食藥署「臺灣食品中毒案件病因物質分類統計」,去年 (106年)病因物質判明案件中,以諾羅病毒(68%)為主。       依據腹瀉群聚監測資料顯示,諾羅病毒感染多發生在學校(幼兒園及國小)、護理之家、醫院以及旅遊團等人口密集場所,主要透過與感染者密切接觸、或吸入感染者嘔吐物產生的飛沫而傳染;也可經由攝食受到病毒污染的食品或飲水而感染,所以餐廚人員良好的衛生習慣非常重要,處理食品者如果感染諾羅病毒,很容易將病毒污染食品而傳播給消費者。       一般說來,國際間易受諾羅病毒污染的食品有即食食品、生鮮蔬果及貝類等。國內近年來發生多起食品中毒,則為生食受污染水域生產的生蠔等貝類水產品。       感染諾羅病毒後主要症狀有噁心、嘔吐、腹部絞痛和水樣不帶血腹瀉。全身性的症狀有頭痛、肌肉酸痛、倦怠等,部分病患會有輕微發燒的現象,症狀通常持續24到72小時。目前並無治療諾羅病毒的抗病毒藥物,也沒有疫苗可供接種預防。治療多以支持性療法為主,患者除了多休息外,應該要注意攝取營養及水分、電解質,避免脫水。       食藥署建議,手部衛生是預防經飲食傳播諾羅病毒最經濟、有效且容易的方式,正確洗手步驟包括:濕搓沖捧擦。另外,在食品製備及烹調過程中,需慎選食材來源,注意徹底清洗、完全煮熟、生食熟食分開處理,避免交叉污染等原則,並且不生食及生飲。

孩童退燒藥勿過量

By |2018-06-08T14:36:57+08:0011 6 月, 2018|

「孩子發燒了要先餵退燒藥嗎?又該怎麼用呢?」這是許多家長們關切的重要議題。食藥署提醒,當家長或主要照護者發現小朋友發燒時,應就醫治療,千萬不要自行購買退燒藥讓孩童服用,以免延誤疾病治療。尤其是兒童用藥應經醫師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並依其年齡體重處方適當劑量,應依醫師處方,正確使用退燒藥,切勿過量,以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 食藥署提醒,兒童使用退燒藥應注意下列原則: 瞭解引起發燒原因: 當父母遇到孩子發燒了,往往想要快點讓小孩退燒,其實發燒是身體健康出現警訊的一種「症狀」,而不是「病」,適度的發燒可以提升免疫系統的效能,加強對於疾病的抵抗力。所以當小朋友發燒時,最重要的是瞭解發燒的原因,針對疾病處理。建議家長觀察小朋友的食慾、活動力、精神狀態,留意是否出現發燒以外症狀,例如:出現咳嗽、鼻塞等,表示有呼吸道感染的可能。一旦出現發燒症狀時,應就醫治療,瞭解引起發燒的原因後對症下藥,千萬不要自行購買退燒藥給兒童使用。 應依醫師處方適當使用退燒藥,切勿過量:一般醫師常用於兒童的退燒藥,為乙醯氨基酚或雙氯芬酸等口服製劑與肛門栓劑,其退燒效果都很類似。使用退燒藥是為了減緩高燒所產生的不適感,讓兒童得以充分休息,所以當家長或家中照護者,發現兒童體溫超過38.5℃且感到不舒服時,可適時給予退燒藥,並依據醫師處方正確使用,才能確保兒童的用藥安全,切勿為使體溫降到正常範圍而過量使用退燒藥。 觀察並追蹤發燒情形,適時回診治療:很多疾病都會引起發燒,其中有些病毒感染可能持續發燒達一週或甚至更久,須觀察病情變化等待身體自行恢復。建議家長先請教醫師觀察病情變化之重點,並紀錄兒童發燒的溫度及頻率,如果還是高燒不退、退燒時仍有活動力下降或食慾不振等情形,應儘速回診。 應注意是否出現藥物過敏反應:醫師常開立用於兒童的退燒藥,多屬於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有可能會發生罕見的嚴重皮膚過敏反應,因此提醒家長或家中照護者,應注意兒童用藥時是否出現「疹、破、痛、紅、腫、燒」等6大藥物過敏症狀,若出現前述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儘速就醫。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1期  

馬栗樹

By |2018-02-12T16:05:29+08:0015 2 月, 2018|

俗稱馬栗樹的七葉樹是一種生長在歐洲的高大喬木,因為其多刺的種子「馬栗子」和栗子很像所以得名。 馬栗樹的樹皮、葉、種子及核果都含有單寧、類黃酮、植物皂素和香豆素,所以可以入藥。 古代歐洲人以搗碎的七葉樹葉末泡茶,用來解熱及減輕感冒症狀;而現代的歐洲人則發現馬栗樹另一個新用途,那就是可以減輕曲張靜脈的腫脹程度,並舒緩痔瘡帶來的不適。 其實,未處理過的馬栗樹種子帶有毒性,誤食會引發乾熱、僵硬、噁心、嘔吐,甚至異常出血。但適當處理後,種子中的化合物成分卻有助於抑制血管硬化所造成的血栓形成、強化並滋養血管壁減低其浸透性,因此是治療痔瘡最好的收斂劑,尤其是製成外用藥膏更是痔瘡用藥中的上品。 馬栗子也可以製成內服用藥,甚至磨成粉當麵粉般食用。 除此外,使用種子萃取出來的油脂沐浴可使皮膚柔嫰,樹皮還可以治療發燒。  

莨菪(顛茄)

By |2017-12-22T16:13:23+08:0027 12 月, 2017|

在歐洲,過去的人總是警告子女或小孩,千萬不可食用一種生長在高聳植物上,名叫「顛茄」的有毒果實。 然而,在文藝復興時期,時髦的義大利女性卻將這種植物當做化妝品使用,且使用的人越來越多;於是顛茄被改稱為「莨菪」,或「美麗的淑女」。 誤食莨菪,它的症狀不但強烈而且突然,包括高溫發燒、口乾灼熱、頭部劇痛;但莨菪卻同時也是最好的頭痛療劑。 尤其是對牙齦膿皰、牙齦腫脹、牙骻抽痛、牙齦發炎引起口腔乾燥,莨菪都具有極為快速的療效。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