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

主頁Tag:糖尿病

自己看不見別人看到的白內障

By |2018-08-21T16:24:36+08:0022 8 月, 2018|

人體全身的組織器官中,只有眼睛裡的水晶體是透明的,所以它才能投射物象,但是當水晶體遭受破壞而變成白霧狀或混濁時,就會失去對焦的功能,眼睛也因而喪失看清事物的能力,這個症狀就稱為白內障。 白內障是眼睛疾病中罹患率最高的病變,據保守估計全球大約有五千萬人為白內障所苦,其中百分之五十是老年人,又以七十五歲以上者為最;換言之,白內障也是老化的現象之一。 造成白內障的原因頗為多元,當然身體機能老化是首因,其他還有: 一、因眼睛受傷而長期使用含有類固醇的藥物。 二、糖尿病、腎臟病、高血脂症及肥胖。 三、遭受重金屬污染或中毒。 四、長期曝露於紫外線或X光射線中。 五、先天性遺傳。

15天暴重3公斤 狂吃西瓜惹的禍

By |2018-08-20T15:12:23+08:0021 8 月, 2018|

酷暑難耐,適時來一片冰涼的西瓜消暑,讓人頓時感覺通體清涼,但是蓮樺中醫診所提醒民眾,最近接獲不少減重患者在短時間暴肥的個案,其中有一名患者在十五天之內暴增三公斤,醫師詢問之下,發現都是吃冰西瓜惹的禍。 中醫師蔡蕙君指出,有一些水果熱量雖然比米飯低,但是被人體吸收的速度卻比米飯快許多,西瓜最明顯,西瓜性屬寒涼,最容易傷脾胃,造成脾胃的氣機阻滯,所以一胖就會胖在肚子,造成大肚腩。蔡醫師表示,想減重的人,西瓜、鳳梨、葡萄、荔枝、龍眼、芒果等太甜的水果要謹慎攝取,注意吃的份量及時間,儘量選擇奇異果、蘋果、芭樂等低熱量、不會太甜的水果。 此外,感冒初期吃西瓜,易致感冒加重或使病程延長;所含糖分及鉀鹽較高,糖尿病及慢性腎病患者禁服。在短時間暴肥的患者,蔡醫師以中藥來達到全身性減重的效果,並在局部發胖的肚子上,取中脘、水分等穴位以利水消腫、調整內分泌系統及抑制食慾。埋在腹部脂肪層則可促進局部脂肪燃燒,取天樞、足三里,讓腸胃蠕動加快,疏通腸道,清臟去熱,減少宿便,改善脹氣情形,及縮小腹圍,患者經過這樣的治療,每周能以一至二公斤,每月能以五至六公斤的速度瘦下來。 蔡醫師建議,想減重的人夏天宜多吃西瓜皮,富含各種水溶性營養素,煮水、熬湯喝可以消腫、消暑、利尿、又可以產生飽足感;也可美白潤膚,預防中暑。   【記者張淑珠/台中報導】 | 台灣新生報

DHA的攝取與健康食品

By |2018-08-01T20:21:27+08:002 8 月, 2018|

 在日常生活中,有幾個不同的管道,可以攝取到人體需要的DHA。 就是直接從魚、貝類的食物中攝取。 多吃魚,是常保耳聰目明、健康長壽的必然途徑。 事實證明,吃魚的人總是比吃肉的人來得長命而健康;因為牛肉、羊肉、豬肉、雞肉,甚至牛奶、羊奶中,幾乎完全不含DHA。 魚體中,什麼地方含DHA量最豐富? 魚眼窩!所以,喜歡吃魚頭的人又比只會吃魚肉的人高明。 是不是所有的魚類都含DHA? 原則上,是。 但以「有青色背鰭」的魚類最多,如秋刀魚、沙丁魚、鮪魚、鱈魚等等。 從植物油脂中攝取。 不過,DHA在植物油當中,並不是以原來的形狀存在,而是包含在α-亞麻酸中;α-亞麻酸在進入體肝臟後,會少量的轉化。 由於量太少,所以,長期吃素的人,必須注意DHA的補充。 否則,吃素一樣會得血管硬化、高血壓、腦中風,或糖尿病等病症。 服用以DHA為主要成分的健康食品。 如DHA魚油膠囊、摻有DHA的蛋、魚罐頭、奶粉,或飲料中。

DHA能有效控制糖尿病、預防肝炎

By |2018-07-26T10:08:33+08:0030 7 月, 2018|

有多許多人深受糖尿病之苦,事實上,糖尿病也一直是徘迴在國人十大死亡排行榜之列的熱門病症。 所需糖尿病,是指人體調節血液中葡萄糖濃度的功能減退,以致一直維持高濃度狀態的疾病。 葡萄糖是人體能量的來源,也是保持身體健康的重要營養素;但是,如果一旦超出適量範圍,血管就會出現毛病。 血液中的葡萄糖量,是以血糖值來表示。 能夠控制血糖值,不使它上升過度的,就是胰島素荷爾蒙。 人體消化腺體的主角之一,胰臟,每天會分泌1~1.5公升的胰液,胰液的功用主要是在幫助形成十二指腸內的鹼性環境,以及分泌大量的消化脢幫助消化。 同為胰液之一的胰島素,是從胰臟蘭氏小島分泌出來的一種激素,它可以儫進葡萄糖的代謝,產生肝糖、降低血糖,胰島素將血液中的葡萄糖,吸收到細胞內,使其轉換成能量;但是,如果胰島素分泌不足,葡萄糖就無法順利的轉換成人體所需用的能量,而殘留在血液中,於是導致血糖值上升過度,因此尿中就會有糖出現,這就是糖尿病的原由。 糖尿病又根據對胰島素的依賴狀況,分為二種: 1胰島素依存型─約佔糖尿病全體的百分之三。 與肥胖、壓力沒有太大關連;主要是因為病毒感染,使得胰臟功能減退所引起。 治療時,必須使用胰島素。 2胰島素非依存型─約佔糖尿病全體的百分之九十五。 主要是因為胰島素分泌逐漸惡化,或胰島素本身作用不良所引起。 治療時不一定需要胰島素。 罹患糖尿病的初期,並沒有自覺症狀,因此許多人都不甚在意;以致持續惡化,最後引起併發症。

選「紅外線燈」3撇步

By |2018-06-20T14:08:49+08:0021 6 月, 2018|

您是常滑手機傳簡訊、追劇的人嗎?有些人長期低頭看手機,導致肩頸僵硬不適,一聽到坊間宣稱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肌肉疼痛、僵硬的「紅外線燈」,就忍不住想買來試試看,卻不知其作用原理為何?使用上有哪些該注意的細節? 「紅外線燈」是具有可散射紅外線波長(約700nm到50000nm)能量,可提供局部加熱的第二等級醫療器材,但並非所有肌肉疼痛、僵硬的人都適用「紅外線燈」,對熱敏感或照射部位有外傷、發炎性傷口及皮膚疾病的病患,都不適合使用。而使用鎮定劑、止痛藥者,飲用含酒精飲料者,及糖尿病患者,因為皮膚對於熱的知覺可能會降低,為確保安全,在沒有醫囑的情況下,應避免使用。 食藥署提醒,民眾在家使用「紅外線燈」時,需注意使用時間及距離,因「紅外線燈」的原理為提供局部加熱,長時間或近距離的照射,可能會造成皮膚灼傷。此外,要特別留意的是,千萬不要將光線直照臉部,以免傷害眼睛。 食藥署提醒,消費者在購買紅外線燈時,可以參考「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第一要先「認」識紅外線燈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載明的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標示,第三則是在使用前要詳閱說明書,依說明書刊載的方式「正確使用」醫療器材,只要注意以上3個小撇步,就能買到較安全的醫材。 另外,經食藥署核准的醫療器材,可於食藥署官網設置的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查詢系統(食藥署首頁/業務專區/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藥物、醫療器材、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以中英文品名或製造廠名稱等關鍵字查詢得知。 食藥署提醒,民眾使用醫療器材前,可先向相關專科醫師諮詢,並詳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書。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3期  

糖尿病患不能吃甜的?營養師:適量水果可以

By |2018-05-24T17:13:30+08:0025 5 月, 2018|

大家都知道,糖尿病患因血糖代謝問題,不可吃含糖過高食品,以免血糖飆高造成危險!因此不少病患視甜味水果為禁忌食品,但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組長殷秀妙表示,糖尿病患其實一天可食用兩份水果,約為女生兩個拳頭份量。 殷秀妙指出,均衡飲食是健康關鍵,口感越甜的水果,份量就要減少,但並非完全禁止,此外糖尿病患除了均衡飲食外,定時定量是非常重要的觀念,不可以因忙碌而延誤用餐時間,也不可隨血糖高低隨意調整份量,尤其有服用藥物或施打胰島素之病患,在食量減少、不按時吃飯的情況下很容易發生低血糖危險。 糖尿病併發症多 飲食、控制血糖需注意 「能吃能喝不是病」是一種錯誤觀念,糖尿病患者在生活與飲食方面更應該比一般人謹慎小心,儘管糖尿病患者三、五年間很少立即致殘或危及生命,但糖尿病可引發高達80多種併發症,包括心、腦、肝、肺、腎、眼、肢體、皮膚、神經等急性或慢性併發症,因此糖尿病患者在飲食以及控制血糖、血壓方面,必定要做好萬全準備。 殷秀妙說,醣類食物,是影響飯後血糖的最主要因素,單醣類食物如精緻米飯、砂糖、蜂蜜所製作的甜點、飲品,這些食物消化吸收較快,血糖升高也快,因此建議攝取全穀類、全麥類食品,這類食物消化吸收較慢、飯後血糖上升也慢、也不易產生飢餓感。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溫差大易心肌梗塞 控6大危險因子

By |2018-05-14T10:53:45+08:0016 5 月, 2018|

太陽露臉沒幾天,又有冷氣團報到,氣溫下滑超過10度,溫差大最容易誘發心肌梗塞,醫師提醒,心肌梗塞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尤其不少青壯年自視年輕,沒有控制危險因子,沒想到一發作就喪命,徒留遺憾。 心肌梗塞發作是因冠狀動脈血液供應急遽減少或中斷,導致心肌急性缺血、壞死,台大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黃瑞仁表示,這種突發的死亡固然讓人意外,但並非完全無法預防,畢竟冠狀動脈要達到7成以上的嚴重狹窄、甚至引發心肌梗塞,往往要10-15年以上的累積,因此控制下列危險因子,就能讓自己降低發病風險。 年齡:臨床上男性的卻較女性好發,45歲以上男性要特別注意;女性若大於55歲或已經停經者,也符合年齡這項危險因子。 家族史:家族中有男性在55歲之前、女性在65歲之前,曾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心肌梗塞、缺血性腦中風。 高血壓:氣溫變化最容易反應在血壓上,若原本就有高血壓且控制不佳,除了容易和糖尿病伴隨產生,也容易誘發心肌梗塞、中風等心血管疾病。 糖尿病與高血脂:控制不佳容易造成大、小血管病變,也增加血管阻塞風險。 抽菸:抽菸容易導致血管硬化、阻塞,同時也會降低血液裡好的膽固醇。 肥胖:肥胖是指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及腰圍超標,BMI值在24至27為過重、超過27為肥胖;腰圍則是男性超過90公分、女性超過80公分為肥胖。 黃瑞仁醫師提醒,有這些危險因子者,除了應改掉壞習慣,比如戒菸以及減重,既有的慢性病應妥善控制,並定期接受運動心電圖或核子心臟醫學掃描等檢查,了解目前心臟血管的病變狀況;若阻塞已達5成以上,這時不論吃藥或運動,都只能延緩惡化的速度,應在醫師評估下接受介入性手術,讓阻塞的血管能恢復暢通。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     華人健康網

肥胖也是一種慢性病

By |2018-05-11T16:46:47+08:0012 5 月, 2018|

在體重正常值範圍內的肥胖,應該算是所謂的富態,套句周潤發的廣告台詞,福氣啦! 這一類的肥胖大多數是遺傳因素使然,通常不會影響壽命的長短;但如果超重過多,或者甚至是屬於病態性的肥胖,那麼適當的減肥就不是趕時髦的流行,而是保健養生的必然需要了。 過度肥胖會帶來許多生理上的病痛,諸如高血壓、動脈血管硬化、高血脂症、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痛風、膽結石、關節炎,甚至癌症。 而不同的對象,例如孕婦、小孩或老人,還會因其生理背景的不同而加添許多特定問題。 孕期肥胖絕對是母子均「危」,它不但提高孕婦與胎兒的罹病率與死亡率,並且在產中及產後還會引發許多危險,例如妊娠期過長、巨嬰症、產程遲滯、肩難產、剖腹難產及傷口發炎。 至於是否患有肥胖症,其認定標準有三種計算方式: 一、以個人身高、體重、妊娠齡為基準算出標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二十的為肥胖症,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為重度肥胖症。 二、以孕期中最重時的體重為基準,超過九十公斤為肥胖;超過一百一十三公斤為重度肥胖症。 三、按優生保健醫學測量法算出身體質量指數(BMI),數值在25~30間列為肥胖症,超過30為重度肥胖症。 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個人體重磅數X 700再除以身高吋數二次。 例:某孕婦體重150磅,身高4呎(相當於48吋),其BMI為150乘以700除以48二次等於5.57。 患有肥胖症的準媽媽在進產房臨盆之前應該先與指定醫生充份溝通,以確認胎兒體重、胎位、胎內狀況、生產方式等,以免在生產過程中倉促應事,甚至難產結局。 年歲增加、活動量減少、肌肉逐漸被脂肪取代,加上脂肪燃燒熱量的速度不如肌肉來得快,因此體重跟著略為上揚是正常的現象,所以在正常值之內的略胖體重並不會影響生理健康或壽命。 但是如果超重很多就必須小心注意了。

均衡科學的生命良方膠原維他命C

By |2018-04-10T14:47:06+08:0011 4 月, 2018|

  根據國際知名的心臟血管疾病權威馬蒂士.羅斯博士(Dr. Matthisa Rath)的研究指出,缺乏維他命C數年後,血管壁的膠原與彈性蛋白結構會被破壞,而在血管壁的組織上出現許多微小裂痕,這時候膽固醇會自動的卡進裂痕裡形成一種自然的保護層以防止血液滲出管壁。 這種天然的修補系統使得膽固醇越積越厚,最後變成心臟內血管的脂肪堆積,而導致心臟病或中風的發生。 因此補充維他命C,不但可以幫助製造膠原和彈性蛋白,並且代謝血液中的膽固醇,預防甚至治療心臟病。 不過,不是任何一種維他命C補充劑都能達到這種功效。 因為遇水即溶的特性,使得一般的維他命C的效能都極為短暫,因此除非是其有長效性,否則吃再多的量都無補於事。 羅斯博士成功的研發了一項獲得美國科技專利並具有長效性的優良產品,它以五種方式提供人類所需的維他命C,並儲存於細胞內。 羅斯博士將數種不同類型的維他命C配方在一起,以加強其在人體內的各項功能。 這個極具均衡科學特色的生命良方,含有許多重要的成分: 抗壞血酸:是膠原蛋白形成和細胞組織維修的要素,能夠協助碳水化合物的利用,以及合成脂肪和蛋白質,保持血管管壁的完整和必要的安定性。 同時,參與氧化還原反應,更是苯丙氨酸、酪氨酸、葉酸和鐵質等代謝時的必要需品。 抗壞血基棕櫚酸鹽:是維他命C中唯一具有脂溶性的形式,可以在人體的細胞內有較好的儲存能力,有時甚至長達二十四小時,而且非常容易被吸收。 抗壞血酸鈣:屬於維生素C鹽類,可以改變分子式的結構促進整體維他命C的利用。

超乎想像的糖尿病人數,正在全球快速增加中

By |2018-03-30T17:14:33+08:0031 3 月, 2018|

1823年創刊的《柳葉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也最受重視的醫學期刊之一。2016年4月最新出刊的The Lancet刊登最新研究表示,比較1980及2014年全球罹患糖尿病(diabetes)的人口數,發現在不到40年之間,全世界成人糖尿病人口從1.08增長到4.22億,增加近4倍,每年糖尿病相關花費更高達8250億美元。 此項研究由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及世界衛生組織(WHO)主導,參與者將近500位研究學者。在考慮年齡、老年人口增加等因素之後,結果顯示1980年全球男性及女性糖尿病人口百分比為4.3%及5%,2014年,男女罹患糖尿病百分比分別成長至9%及7.9%。   糖尿病的營養保健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的全身性新陳代謝異常疾病,主要原因包括身體不能分泌胰島素、胰島素作用不良,或體內細胞對胰島素反應不佳,影響血糖進入肌肉及脂肪組織被利用,致使血糖升高,當超過腎臟所能回收的極限時,葡萄糖就會隨著尿液排出體外,因此稱為糖尿。 糖尿病患者必須特別注意飲食,絕對禁食糖類、避免攝取過多澱粉類食物,並且少量多餐。新加坡國立大學成功研發了一種製麵包的配方,發表於2015年10月的《食品化學》(Food Chemistry)期刊,只要在麵包材料中加入少量「花青素」(Anthocyanidin),便能有助減慢消化澱粉的速度,不但可以控制血糖指數,甚至能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花青素」普遍存在於橙、紅、或紫黑色的蔬果之中,例如藍莓、蔓越莓、草莓、山桑子、覆盆子、接骨木、紫色高麗菜等,屬於生物類黃酮,是一種水溶性的植物色素。不但是最佳的天然抗氧化劑,抗氧功效比維他命E高出50倍,有效延緩皺紋生長、提升免疫力,更能預防心血管和神經系統疾病。 研究發現,花青素能夠讓胰臟細胞製造胰島素的生成量增加,並能幫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濃度。研究人員用花青素對老鼠胰臟的β細胞作測試,比較使用花青素與未使用花青素的差異,結果顯示有使用花青素的組別,血中胰島素的濃度增加50%,由此可知,花青素對糖尿病患的血糖確實是有助益的。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