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

主頁Tag:脂肪

控制飲食並持之以恒的運動,是符合自然健康唯一的減肥法

By |2018-05-16T17:44:24+08:0017 5 月, 2018|

營養學上人體一公斤的「肉」約相當於七千七百卡路里,就減肥的意義來說,就是要少掉七千七百卡才能減掉一公斤,以女性一天平均一千七百卡的基本營養需求量來計算,大約要不吃不喝四點五天才能瘦一公斤。 如果除了正常的體力活動之外,加上適量的運動,可以加速脂肪燃燒,以慢跑或體操等比較溫和的運動來算,三十分鐘的運動量大約可以消耗掉二百至三百卡。 按照這個比例很容易計算出來自己應該少吃多少,多動多少。 在減肥的過程中,減「水」是許多減肥者努力付出卻遭受挫折的主因。 許多減肥者付出高代價其實只是減掉身上的水分,一旦停止減肥動作,那個可怕的體重數字立刻又回來了,例如拼命洗三溫暖、坐烤箱,甚至太空加壓艙,搞得香汗淋漓,其實真的減掉多少? 心理上的負擔可能暫時減掉一點,但生理上的肥胖卻是分毫未少。 為什麼會這樣? 身體裡的水分很容易藉由外力蒸發出來,但脂肪卻無法靠同樣的方法蒸出來。 要脂肪離開身體,唯一的方法是透過轉換。 當身體活動需要能量時,脂肪會自動分解成為能量,以供應心臟、肺臟和肌肉組織的需要,並在活動的同時轉換為二氧化碳呼出體外,而此一分解過程是脂肪自身體內自動消失的唯一途徑,因此如果不藉助運動而希望自然減肥是絕對不可能的。 減少食物攝取的量,注意營養均衡,然後持之以恆的運動,是絕無任何副作用而且最經濟的減肥方法,並且保證百分之一千有效。  

減肥應該從何減起?

By |2018-05-11T17:18:48+08:0014 5 月, 2018|

減肥有許多方法,吃喝塗抹帶手術,無論採用那一種,都應該事先弄清楚其正確程序與可能引發的副作用,減肥最忌盲人騎瞎馬誤打亂撞,減肥過當所產生的傷害絕不比肥胖症帶來的痛苦少,過度減肥會帶來: 一、厭食:罹患者大多為女性,發病年齡主要集中在十二至二十五歲之間。厭食者因為斤斤計較體重,因此飲食量少,嚴重營養不良。 餓到一定程度時開始變笨、反應遲緩、內分泌失調、生理機能開始出現障礙、停經等等。 二、暴食:百分之三十到八十的暴食症者先前都患有厭食症。 患者對食物需索無度,暴飲大吃郤又自責極深,因此吃多少吐多少,經常處於嚴重憂鬱或焦慮的情緒下。 三、經期錯亂:女性生理周期受荷爾蒙的影響,因而產生周而復始的規律變化;但當營養長期不足,荷爾蒙的正常分泌受到干擾,經期就會錯亂。 四、皮膚乾燥:營養不良,長期貧血會造成皮膚表層的乾澀、燥裂、鬆弛。當皮膚失去應有的彈性和防衛功能,除了蒼白難看之外,身體容易受到細菌、病毒與外力的傷害。 五、頭髮剝落:當皮膚乾燥,頭髮無法得到應有滋養便會快速凋零、分叉、斷裂與脫落。 六、憂鬱躁鬱:憂鬱與躁鬱可以概分為內因性與外因性二種。 內因性大都與體質有關,其主要的成因是腦中神經傳導物質濃度不足,因而導致精神和體力上的紊亂與衰弱。 內因性的憂鬱或躁鬱都有疾病傾向,必須依靠藥物治療。 外因性主要來自情緒壓力,過度減肥的欲望與極度恐懼肥胖和飲食的罪惡感帶來深重的心理壓力,導致嚴重的惡性循環。 七、免疫力低:免疫系統是人體自我保護的第二道防線,免疫系統裡的免疫細胞為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提供抵抗病毒侵害、清除污染與修補缺損等種種需求,營養不良將迫使免疫力降低,使身體成為一個不設防,隨時可以被攻陷的城市。 八、引發酮症:葡萄糖是人體細胞為維持活力與代謝作用重要的能量來源,當飲食攝取大幅度降低葡萄糖等營養素不足時,脂肪酸會自動替代葡萄糖;脂肪酸是由脂肪細胞所儲存的脂肪分解而來。 當細胞氧化脂肪酸時,必須要有適量的碳水化合物協助,脂肪酸才能夠完全氧化被利用;但如果碳水化合物不足、脂肪酸將會氧化不完全。

肥胖也是一種慢性病

By |2018-05-11T16:46:47+08:0012 5 月, 2018|

在體重正常值範圍內的肥胖,應該算是所謂的富態,套句周潤發的廣告台詞,福氣啦! 這一類的肥胖大多數是遺傳因素使然,通常不會影響壽命的長短;但如果超重過多,或者甚至是屬於病態性的肥胖,那麼適當的減肥就不是趕時髦的流行,而是保健養生的必然需要了。 過度肥胖會帶來許多生理上的病痛,諸如高血壓、動脈血管硬化、高血脂症、冠狀動脈硬化心臟病、中風、糖尿病、痛風、膽結石、關節炎,甚至癌症。 而不同的對象,例如孕婦、小孩或老人,還會因其生理背景的不同而加添許多特定問題。 孕期肥胖絕對是母子均「危」,它不但提高孕婦與胎兒的罹病率與死亡率,並且在產中及產後還會引發許多危險,例如妊娠期過長、巨嬰症、產程遲滯、肩難產、剖腹難產及傷口發炎。 至於是否患有肥胖症,其認定標準有三種計算方式: 一、以個人身高、體重、妊娠齡為基準算出標準體重,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二十的為肥胖症,超過百分之五十的為重度肥胖症。 二、以孕期中最重時的體重為基準,超過九十公斤為肥胖;超過一百一十三公斤為重度肥胖症。 三、按優生保健醫學測量法算出身體質量指數(BMI),數值在25~30間列為肥胖症,超過30為重度肥胖症。 身體質量指數計算公式:個人體重磅數X 700再除以身高吋數二次。 例:某孕婦體重150磅,身高4呎(相當於48吋),其BMI為150乘以700除以48二次等於5.57。 患有肥胖症的準媽媽在進產房臨盆之前應該先與指定醫生充份溝通,以確認胎兒體重、胎位、胎內狀況、生產方式等,以免在生產過程中倉促應事,甚至難產結局。 年歲增加、活動量減少、肌肉逐漸被脂肪取代,加上脂肪燃燒熱量的速度不如肌肉來得快,因此體重跟著略為上揚是正常的現象,所以在正常值之內的略胖體重並不會影響生理健康或壽命。 但是如果超重很多就必須小心注意了。

脂肪是肥胖的根源

By |2018-05-09T17:17:16+08:0011 5 月, 2018|

我們每天經由口腔的嚼化和胃、腸的消化、吸收,從各種食物中攝取身體所需的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包括了醣質、脂肪質、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和水分。身體的代謝作用將這些營養素轉換為一種必要的能量用來製造新細胞、熱能,以及補充體力的消耗,維持人體正常運作。 在代謝作用的同化與異化交互過程中,人體獲得生長、增殖、復原、運動等等生命繁衍與生存所需的生命力。 脂肪是六大營養素之一,它不但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更是許多生理機能重要的依靠,例如全身神經血管的健康有賴脂肪的維持,各個臟器依靠脂肪保護,各種脂溶性維生素都靠脂肪溶解、運送與吸收,腎上腺皮質荷爾蒙是脂肪合成的,因此人體如果缺乏脂肪,生命將必是灰白的。 脂肪雖然對生命維持和健康具有極端重要的影響,但過多的脂肪卻同時也為人體帶來許多難以預料的不幸。 根據醫學測量標準的設定,當體重超過正常值的百分之二十就視為是肥胖。 而人體肥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皮下組織堆積了過多的脂肪,所以說脂肪是肥胖的根源確實一點都沒錯。 形成肥胖的原因除了攝取太多的高脂肪食物以致合成脂肪外,遺傳、腺體失調、營養不良、情緒緊張、生活無聊、不良的生活習性、習慣性嘴饞好吃、懶惰、長期飲食不當、食物過敏,甚至感染一種叫「腺病毒」的病毒都會使人越來越胖。 由於脂肪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因此身體會自動的把日常攝取的部份營養素轉換成脂肪後儲存起來,這些被儲存起來的脂肪並不是單純的集中在某些部位,而是根據人體脂肪的構造,分佈於深、淺二個層次中。 淺層的脂肪是一種活動性的表層脂肪、分佈於真皮層下的全身體表,它會隨著熱量的加減增厚或變薄,因此適當的運動和調節飲食可以獲得減肥的目的。 深層脂肪的代謝非常緩慢,通常在某些特定部位形成局部堆積,例如骨盆腔周圍、下腹部、臀部、大腿內外側、膝蓋內側及上腎內側。 深層脂肪會造臃腫畸形的外觀,一旦形成很難利用運動、節食或藥物去除,抽脂手術是唯一的方法。  

最佳女主角的夢魘

By |2018-05-09T17:00:58+08:0010 5 月, 2018|

自古以來,對於女人體態「美」的定義從來就沒有定論,此一時彼一時的隨君喜悅,漢唐兩大盛世,癖好完全不同。 漢帝好細腰,趙飛燕輕細如燕,都城中為求細腰的而餓死者多有所聞;唐皇愛凝脂,楊玉環肥重如豚,家家女兒都希望自己有個凝凍般如山的好體裁。 胖妞、瘦女雖然隨時代、地區的不同而遭逢絕然迥異的價值和下場,但就二十世紀末的今天,所謂現代文明的審美觀明顯的是容不下「胖」字。 流風所及,全世界百分之九十的婦女都自認過重,然而其中實際上真正過胖的只有百分之十六。 全球有百分之五十婦女曾為減肥付出不同代價,但真正減肥成功的不到百分之五。 就一般世俗觀點,瘦人靈巧而聰敏、胖者懶惰而癡憨,所以人人畏胖怕肥,要想成為最佳女主角,絕對不可以和「胖」字沾上邊,肥胖除了體態上的迫重感之外,更多心理上的壓力。 其實,就胖而言,應該分由二個層次來看待,一是生理上的過重,一是心理上的負擔。 就心理上胖來說,個人自信心的建立比人云亦云的認定要來得更為重要,我曾經在一個化粧品廣告影片中用過一個胖女孩擔任演出,這個女孩雖然胖呼呼的,但信心十足,因此外顯出來的亮麗和嫵媚令在場的旁觀者個個怦然心動。 可惜的是,大多數的胖妞都生恐別人把她看寛看大了,所以總是盡可能的畏首縮尾,好讓自己看起來小幾號;其實,再怎麼藏,怎麼縮都減不了幾分,唯一少的是「信心」。 生理上的胖也有二種,一種是自然健康的,人在三十歲以後,由於生理的基礎代謝作用開始降低,因此每年多重個一公斤是很正常的,所以不要見胖起風,杞人憂天的窮緊張。 事實上,到了歲數如果體重沒有增加反而應該去檢查內分泌腺體是否那裡出問題了。 另一種胖,就是下文中將要談到的病態性過重肥胖。 要想正確的「減」肥,應先瞭解「肥」是什麼? 知道它是如何產生的? 明白它可能會給身體帶來什麼樣的副作用?

L-離胺酸

By |2018-04-20T17:00:59+08:0023 4 月, 2018|

L-離胺酸是必需胺基酸中重要的成員之一,它是孩子正常發育與骨骼成長重要的因素,同時也是成人吸收鈣質和維持體內氮平衡的重要關鍵。 它可以協助抗體、荷爾蒙與酵素的製造、形成膠原蛋白並修補組織、製造肌肉蛋白有助於肌肉受傷後快速復原、抵抗感冒或皰疹的病毒侵害,最重要的是它能降低血清脂肪,減少脂肪對血管的破壞。

維生素C與心臟

By |2018-04-20T16:51:21+08:0021 4 月, 2018|

維生素C對細胞的作用與好處於其他章節中已陳述頗多,本節中只提它與心臟之間的關聯性。 維生素C會刺激分解三酸甘油脂的酵素產生作用,增加脂肪的代謝。 維生素C會刺激將膽固醇轉變為膽酸的酵素發生作用,協助膽固醇代謝。同時,提升DHL膽固醇在血液中的含量,並降低LDL膽固醇。 維生素C可以維護動脈血管壁的完整。 因為維生素C是膠原蛋白合成 的必要物質,而膠原蛋白是新細胞與新組織生成時的必需物質;同時它也是將人體結締組織細胞結合在一起的物質,而結締組織是連接和支撐人體的基本組織,因此維生素C可以有效的彌補血管管壁上的裂縫,減少膽固醇或中性脂肪附著的機會。  

保持淨空有利血液暢通

By |2018-04-19T14:35:12+08:0020 4 月, 2018|

心臟打從還在娘胎裡開始就沒日沒夜的工作,安靜狀況下它平均每分鐘送出去的血液高達五公升,血液流出心臟後循環周身再回到心臟的間差是23到30秒,如果是突發狀況或劇烈運動,它的負荷更遠超過人體所有的組織器官,從不間歇的跳動擠壓因此對氧氣需之甚殷,不斷活動的心臟會消耗掉由冠狀動脈送來動脈血液中含氧量的百分之七十,因此血管一旦有任何堵塞或其他問題致使血液不能順暢流通時,立即就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心臟病變都與此有關,所以保持血管適當的淨空是非常重要的。 會對心臟造成威脅的致病因子有很多,例如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糖尿病、肥胖、抽菸、酗酒、年齡等等都是。 冠狀動脈疾病引發死亡率的增加隨年齡增加而增加;年齡越大,遭遇中風的機率也越高;心肌梗塞引發的死亡率老年人比年輕人多。 換句話說,心臟血管的硬化與人體的老化有直接關聯,因為老化導致血管硬化,血管硬化導致心臟硬化;當血管和心臟都硬化後會使得心臟組織的應變能力大幅度降低,因此只要有任何打擊或併發症立即就會造成生命的硬化、死了。 在「最佳女主角的夢魘」一文我們曾經提到脂肪是肥胖的主因,對心臟而言,脂肪會促使動脈粥狀硬化、或造成血管中的栓塞現象,同時降低DHL膽固醇的含量,因此肥胖者的心臟一般說來都不好,肥胖的身體與惡質化的心臟互為因果,只要一旦平衡破滅,生命即隨之終結。 喜歡甜食的人必須特別注意,因為糖分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的含量、抑制DHL膽固醇的吸收,同時促使礦物質鉻元素隨尿液排出,而鉻元素的缺乏是導致冠狀動脈心臟病的重要致病因子之一。 能夠防止心臟血管硬化的物質其實不在少數,例如纖維、卵磷脂、維生素B群,尤其是葉酸、菸鹼酸和泛酸、維生素C、維生素E、鉻元素、鎂元素,以及萃取自天然藍莓、草莓、蔓越莓、覆盆子、山桑子、接骨木等莓果類的高含量六莓菓花青素。    

動脈硬化

By |2018-04-17T09:45:30+08:0017 4 月, 2018|

當鈣質或脂肪在動脈內壁的某部位發生堆積,致使動脈管壁增厚或變硬,進而產生病變就稱為動脈硬化症。 鈣質和脂肪在動脈所造成的傷害情況有些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 冠狀動脈血管的管壁共有三層,血管的外緣是外膜,內壁是內膜,內外之間是中膜,鈣質通常就是沉澱堆積在中膜裡。 當某部位開始沉澱堆積時,會使該部位的管壁逐漸增厚,管道變窄,因而影響血液的暢通和流速;當血液流速減慢,堆積作用相對提高,最後狹窄的管道導致血栓的出現,於是爆發心肌梗塞、或心臟血管的爆裂。 血栓實際上就是濃稠之後的血塊,因為它像栓子一樣會塞住窄化後的血管瓶頸。 血液為什麼會變成濃稠狀?原因就出在脂肪和膽固醇,當然還有少許的鈣質。 血液中過量的脂肪和低密度膽固醇會在血管內沉積,使得血液的濃度越來越高,甚至稠得像粥一樣,同時因為沉積作用,而使得血管壁硬化,這就是動脈粥狀硬化。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