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質

主頁Tag:鈣質

鈣質與骨本息息相關

By |2018-09-11T14:42:05+08:0014 9 月, 2018|

前節中提到過人體中的鈣質百分之九十九都存在骨骼與牙齒,鈣質是促成骨骼成長重要的成分之一,人體的骨骼會隨著軀體的成長而成長,關鍵就在於骨骼具有順應性,它能夠順應肌肉組織機械式的壓力塑造而塑造;而血液中的鈣質、荷爾蒙和其他生物物質的頻繁進出骨頭,卻是使其產生可塑性最主要的因素。 在年輕成長階段,或經常保持運動的狀態下,積存在骨頭裡的鈣質比流出去的多;但當年歲漸長,尤其是五十歲以後,流失的比積存的多,骨質疏鬆的危機就出現了。 鈣質在骨頭與血液間不斷的流動往來,並不僅止於骨骼的需要,它同時也滿足其他組織器官的需要,例如肌肉正常收縮和血液凝血作用的平衡都需要鈣質參與,當血液中的鈣質不夠時,骨骼就會被迫釋放出一些鈣質補充需求,如果這種需求不斷發生,那麼骨骼缺鈣將是必然的結果。 其實,要擁有健康的骨骼並不是一件難事,只要注意維持正常體重、攝取足量的維生素D與鈣質就一切搞定。 不要讓自己過肥或太瘦,應該是可以控制的。 而維生素D主要來自陽光,對生活在亞熱帶與熱帶的台灣人民而言,想要不曬到太陽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相對的在獲得維生素D的滋養上照理不會有太多的困擾。 然而奇怪的是,寶島人民對鈣質的吸收卻幾乎是人人不足、個個不夠,為什麼? 食物中含鈣質最高且最容易被人體吸收的是牛奶類的奶製品,牛奶中鈣質吸收率約為百分之五十,魚和貝類是百分之四十到四十五,蔬菜和海藻類約為百分之十五到十八。 然而,國人患有乳糖不耐症的人口卻相當多;換言之許多人都有喝牛奶立刻瀉肚子的毛病,為了避免腹瀉而拒喝牛奶的大有人在。 另外,台灣地區因為信仰和宗教戒律不飲食奶蛋的素食者不在少數,這些素食者如果沒有適當的鈣質補充,幾乎都是骨質疏鬆症的高危險群。 國人對食物營養鏈之間的生剋關係不太注意,總以為有吃就好,不太注意食物營養成分之間的消抵作用,例如將含鈣食物和阻礙鈣質吸收的食物一同進食,致使負負得正,有吃跟沒吃一樣,像雖然喝了牛奶但卻同時吃菠菜、甘藍菜等含有草酸的蔬菜;或飯中吃了綠色蔬菜但飯後隨即服用鈣片,許多媽媽都是這樣餵孩子,其實補充鈣片的目的只在於減緩骨質流失的速度,但對增加骨密度卻無任何效果。 因此,如果希望能夠在飲食中攝取到足量的鈣質,一定要注意食物間的搭配,如綠色蔬菜應該與蛋類相搭進食。 同時,利用烹調促進鈣質吸收,例如將動物性食物與植物性食物搭配煮食,像小魚荇菜就是很補鈣的。 三、喝太多的咖啡、巧克力、可樂、碳酸飲料、茶會增加鈣質隨尿液排出,抽菸和酗酒都會加重腎臟鈣質的析出,口味重,吃太鹹,過多的鹽份會抑制鈣質吸收。 攝質過量的纖維質或含磷的加工食品如碳酸飲料,不但會降低鈣質吸收,同時還會增加鈣質流失。

骨質流失與骨質疏鬆

By |2018-09-07T14:01:14+08:0010 9 月, 2018|

 在談骨質疏鬆問題前,應先對骨質流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 骨質流失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它通常伴隨老化一起發生;每一個人老來都會有骨質流失的現象,但不表示每個都會罹患骨質疏鬆症。 骨骼雖然看起來堅硬的很,不像肌肉組織的活潑,但實際上它仍然是處於細胞活化的過程中。 我們身上所有的骨骼從在母胎腹中開始,一直到往生終止,其間從來不曾停止過周而復始的分解和重建,這就是所謂的骨骼再造。 人體在三十歲以後,開始老化,當骨骼進行再造時,鈣質從骨骼中移出的量比積存的多,因此骨密度開始降低。 而女性在停經以後,因為女性荷爾蒙停止分泌,將會促使骨質流失的速度加快,這也是為什麼女性比男性容易受到骨骼疏鬆症侵襲的原因。 骨骼的流失要到何種程度才會構成骨質疏鬆的設定標準?由於骨質狀況因人種而異,不同種族的骨骼密度彼此間不盡相同,因此各國標準不一。 骨質密度的檢測主要是利用電腦斷層及光子吸收密度測定法,檢查結果的單位是公克/每平方公分。 目前我國的標準是每平方公分1.014至0.911公克之間被稱為一度,0.911至0.807為二度,0.807至0.704為三度,0.704至0.6為四度,一度是正常流失,二度為骨質缺乏需要注意了,三度及四度就是骨質疏鬆症。 另外,不同年齡的骨質流失速度也有明顯的不同,三十歲以前,生命之花正當開,除非是病變,否則不應有任何流失;三十到三十五歲之間,每年的流失速率約在百分之零點零五左右;更年期的婦女則高達百分之二到三,所以更年期的女性應該特別注意骨質的養護。  

追趕跑跳碰全仗一身硬骨

By |2018-09-04T10:48:56+08:006 9 月, 2018|

對任何一種動物來說,追趕跑跳碰都是動物活動的本能,期使這個本能可以流暢順利的施展,健康的骨骼是極為重要的關鍵。 骨骼的形態就生物生態的不同可以概分為二大類,一類是骨骼長在肉體外面的外骨骼形態,例如蝦子、螃蟹、昆蟲,它的作用主要在於保護;另一類是生長在肉體內的內骨骼形態,例如人類、其他胎生哺乳類、禽類等等,其主要作用除了保護內臟外,最大的功能是支撐整個軀體。 這兩類骨骼不但形體結構不同,成分也完全不一樣。 外骨骼不能隨著軀體成長而變化,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脫離,重新再生,例如蝦蟹年年都必須脫換新殼。 內骨骼不能脫換,但卻會隨著年歲增長變大。 外骨骼的成分主要是機丁質,遇熱會由原來的暗綠色或灰色轉變為紅色;而內骨骼則是骨膠質與骨鹽,遇熱後顏色不會有太多變化,像雞骨既使久熬爛煮仍然白晰依舊。 人體的骨骼基本上是由蛋白質組織所構成,骨骼的外表覆蓋著大量的鈣質。 事實上,我們體內的鈣質百分之九十九都存在於骨骼和牙齒裡。 人體的骨架是一個相當完美的結構,整個結構體由206塊骨頭所組成,總重量約為個人體重的五分之一。 由骨膠質和骨鹽結構成的骨骼,彈性強,不易拉斷,能夠承擔相當程度的張力和壓力,所以人體能夠隨意志完全無礙的自由活動,無論是快慢、蜷伏、伸縮或承重。 從外形上區分,骨骼可以分為長骨,如四肢的大型骨;短骨,如手指、腳背等小型骨;扁平骨,如頭顱的薄板狀骨;含氣骨,如下巴、上顎等具有中空性質的骨骼;額骨則是扁平骨與含氣骨的混合型。 大部份的骨骼都是由含有大量磷酸鈣,又被稱為密質骨的緻密質所構成。 緻密質的內部則是呈網狀構造的海綿質,也稱為鬆質骨或海綿骨。 海綿質的網狀與網狀之間就是脊髓腔,腔中佈滿了人體最重要的造血工廠─骨髓。 在密質骨與鬆質骨之間的是呈海綿狀的小柱骨,小柱骨是順著骨頭受力方向透過不斷的溶解舊骨、重塑新骨作用而生長,所以受力越多處,小柱骨的密度亦隨之越高,藉此使骨骼能獲得適當的支撐。

飲食生活好習慣身體健康補好鈣

By |2018-07-31T17:11:35+08:001 8 月, 2018|

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約有81~97%以上的國人鈣質攝取不足,而男、女性的平均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50~70%。參照衛生福利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19歲以上成人,每日須攝取到1,000毫克的鈣質。而蔬菜中富含許多鈣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邀請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臺北慈濟醫院張亞琳營養師,為大家說明。 【鈣的補充】 預防骨質疏鬆症最重要的營養素就是鈣質,有人認為補充鈣質就要多喝牛奶或其他乳製品,因為一杯的牛奶中,約含有240毫克的鈣;而在常見的芥藍、黑甜菜等蔬菜中,100克的含鈣量,幾乎等於一杯牛奶的鈣質! 另外,乾海帶、無花果以及紫菜、紅毛苔及黑糖(一湯匙=70毫克的鈣)等也都是鈣質豐富的食物;除了多喝牛奶或食用其他乳製品來補充鈣質之外,也不要忽略其他同樣含有豐富鈣質的天然食物。 補充足夠的鈣質,可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助於降低血壓、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或搭配低脂與低膽固醇的飲食,亦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益健康。 【導致鈣質流失的因素】    飲食習慣 高鈉飲食:每當腎臟需代謝多量的鈉時,也會同時排出鈣質。 經常食用添加磷酸鹽之食品:可樂、加工肉品(香腸、火腿、各種丸類、漢堡肉等)火鍋料、起司、泡麵⋯⋯等。 高油飲食:攝取過量脂肪,會導致無法有效地吸收鈣質。 高動物性蛋白質飲食: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尿液的酸度,導致尿液中排出更多的鈣。因此嗜吃肉類的民眾,若再以多量牛奶來補充鈣質的話,恐怕得不到想要的補骨的好處,反而得到反效果,導致鈣質流失增加腎結石的發生。    生活習慣 抽菸、飲酒、過量咖啡因、壓力、藥物使用、缺乏運動、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鈣質流失,民眾應多加注意,並試著改善生活習慣喔!

矽元素

By |2018-05-03T17:17:27+08:004 5 月, 2018|

無論是骨骼成形、鈣質吸收和原蛋白的形成,矽都是必要的成分之一,它同時也是動脈維持彈性的重要元素。 由於矽能夠協助維持動脈血管的彈性,因此攝取適量的矽能夠預防心臟血管疾病。 另外,人體內的矽濃度會隨著年齡老化而逐漸減少,因此老年人補充適量的矽確實有其必要,因為它不但會減緩或改善骨質疏鬆,更重要的是保持心臟血管的活力與彈性,降低血管硬化的威脅。

L-離胺酸

By |2018-04-20T17:00:59+08:0023 4 月, 2018|

L-離胺酸是必需胺基酸中重要的成員之一,它是孩子正常發育與骨骼成長重要的因素,同時也是成人吸收鈣質和維持體內氮平衡的重要關鍵。 它可以協助抗體、荷爾蒙與酵素的製造、形成膠原蛋白並修補組織、製造肌肉蛋白有助於肌肉受傷後快速復原、抵抗感冒或皰疹的病毒侵害,最重要的是它能降低血清脂肪,減少脂肪對血管的破壞。

動脈硬化

By |2018-04-17T09:45:30+08:0017 4 月, 2018|

當鈣質或脂肪在動脈內壁的某部位發生堆積,致使動脈管壁增厚或變硬,進而產生病變就稱為動脈硬化症。 鈣質和脂肪在動脈所造成的傷害情況有些不同,但結果卻是一樣的。 冠狀動脈血管的管壁共有三層,血管的外緣是外膜,內壁是內膜,內外之間是中膜,鈣質通常就是沉澱堆積在中膜裡。 當某部位開始沉澱堆積時,會使該部位的管壁逐漸增厚,管道變窄,因而影響血液的暢通和流速;當血液流速減慢,堆積作用相對提高,最後狹窄的管道導致血栓的出現,於是爆發心肌梗塞、或心臟血管的爆裂。 血栓實際上就是濃稠之後的血塊,因為它像栓子一樣會塞住窄化後的血管瓶頸。 血液為什麼會變成濃稠狀?原因就出在脂肪和膽固醇,當然還有少許的鈣質。 血液中過量的脂肪和低密度膽固醇會在血管內沉積,使得血液的濃度越來越高,甚至稠得像粥一樣,同時因為沉積作用,而使得血管壁硬化,這就是動脈粥狀硬化。    

心肌梗塞

By |2018-04-16T17:58:11+08:0017 4 月, 2018|

動脈中受到高血壓或是緊繃破壞的地方特別容易招引鈣質、脂肪和膽固醇的沉積,沉積造成血管管道狹窄和管壁硬化,進而迫使已經增高的血壓變的更高。同時,因為血管管道失去彈性和因硬化變得不易穿透,於是嚴重阻礙血液的循環,導致細胞長期處於饑餓狀態(這就是所謂的絕血症),代謝作用趨緩,加上血液粥化,濃稠的血塊就出現了。 當某塊血塊流經至狹窄處而塞著血管時,就會妨礙血流,並導致該部位心肌組織的壞死,進而引發心臟病,這就是心肌梗塞,或稱為冠狀動脈梗塞。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