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Ben

主頁Dr.Ben

About Dr.Ben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Dr.Ben has created 549 blog entries.

認識雷射除毛手術

By |2018-11-12T18:54:49+08:0013 11 月, 2018|

    很多人想利用雷射除毛的方式,輕鬆達到永久除毛效果,讓外貌看起來更加清爽美觀,不過,雷射除毛無法僅靠一次療程就去除所有毛髮,而且對麻醉藥容易有不良反應或是光過敏的人,不適合接受這種手術,建議手術前一定要和醫師充分溝通。     毛髮生長可分為3期:生長期、退化期與休止期,而雷射除毛是利用毛囊的黑色素吸收雷射光能,達到破壞毛囊幹細胞的目的,所以僅能對生長期的毛髮產生作用,為了確保所有不同週期的毛囊都遭受破壞,必須要分階段進行多次處理,無法只做一次療程就徹底除毛。     雖然毛囊黑色素對於波長1064nm以下的雷射光,具有一定的吸收率,但雷射光照射在毛囊時,也會被皮膚組織內的血紅素、水等物質吸收干擾。為避免傷害周圍組織造成疤痕,該手術會選擇黑色素吸收率較血紅素、水等佳,且能穿透至真皮層內的特定波長光束(如雷射波長755nm),讓毛囊中的黑色素吸收雷射光並轉化為熱能,藉由溫度上升使蛋白質結構變性,破壞毛髮的再生能力,進而達到除毛的功效。     由於手術前通常會先在除毛部位塗麻醉藥,而且治療過程中,皮膚也會接觸到雷射光,因此,對麻醉藥有不良反應或是光過敏的人,不適合接受此手術;另外,皮膚有傷口或不適時,也要暫緩手術,等皮膚復原後再進行雷射除毛。     食藥署提醒,接受雷射除毛之前,請先洽詢醫師,評估過後,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皮膚狀況的治療,而且也要遵守治療前後的護理及注意事項。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82期

人工淚液非眼藥!天天使用需慎選成分

By |2018-11-09T15:18:51+08:0012 11 月, 2018|

    最近小琪白天上班、晚上又參加活動,戴隱形眼鏡的時間越來越長,眼睛常常酸痛,甚至乾澀到張不開,只能以瞇瞇眼來看人,她想買人工淚液來改善症狀,但一走進藥粧店,面對架上琳瑯滿目的產品,卻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民眾感覺眼睛乾澀不舒服時,多半會自行購買人工淚液,希望藉此舒緩症狀,但食品藥物管理署建議,購買之前,仍應先諮詢醫師或藥師,確認何種成分、用法最符合實際需求,並及早發現自己的狀況是否需要進一步治療,以下將說明使用人工淚液最常見的2項迷思。   迷思一:可每天點人工淚液當「保養」嗎? 人工淚液的主要成分包括水、保濕劑、增稠劑,有助於短暫維持眼睛濕潤,市售種類大致可分為「單次使用」與「多次使用」兩種。 單次拋棄式包裝不含防腐劑,在開封當天就要用完,即使還有剩,也必須丟棄;多次使用型為了抑制微生物孳生,通常含有防腐劑,而且開封超過1個月也要丟棄,以免傷害眼睛。 原則上,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可以每天使用,臨床上治療乾眼症時,可能要每小時點2次,如果一天使用超過4~6次,就應挑選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以免引發過敏反應。 但是,大多數人往往不了解最適合自己症狀的產品種類及用法,而且有些防腐劑成分如:Benzakonium Chloride、Cetrimide大量使用可能傷害角膜,因此,無論哪一種人工淚液,都需和眼科醫師或藥師討論後,再遵循建議使用,千萬不要憑直覺亂用。   迷思二:眼藥水可以取代人工淚液嗎? 一般眼藥水根據不同產品訴求,會在保濕成分之外額外添加其他成分,不建議當作人工淚液的替代品。 舉例來說,部分眼藥水加了血管收縮劑,以減少眼睛血絲,頻繁使用容易過度刺激眼睛;此外,還有些眼藥水含類固醇成分,若是使用時間稍長,容易在不知不覺中造成青光眼或白內障。

喝水不只解渴 更能讓腦袋靈光

By |2018-11-08T16:02:23+08:009 11 月, 2018|

都聽過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幫助減重、幫助體內排毒,但有聽過喝水也可以幫助增進腦力、幫考試加分嗎?英國研究調查指出,人體在缺水的情況下,注意力較不容易集中,也會影響腦力表現,因此多喝水也是保持腦袋靈光的方法之一。 攝取足夠水分 提升考試表現 根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導,英國東倫敦大學(University of East London)過去就曾有過針對水分攝取與腦力、學習成績表現之相關研究,447名心理系學生中,高年級的學生習慣帶水入考場的人,在考試成績表現上明顯較為突出,平均可以多出4.8%的得分。 另外,西敏寺大學(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著手進行的研究,請34名參與實驗的自願者在前天晚上開始就不喝水,接著在近行測試前,分組請他們食用五穀棒加1杯水,或是單純吃五穀棒,試圖研究包括水分與大腦能力表現的關係,甚至水溫是否也會有所影響。 缺水警示:頭暈目眩、情緒煩躁 研究人員卡羅琳埃德蒙茲(Caroline Edmonds)教授指出,當人體缺水時就會出現頭痛、頭昏,情緒焦慮煩躁等情況,自然也會讓精神難以集中,在腦力方面的表現也就會更低落,特別在青少年、學生的族群中,此種差異更明顯;成人則是在反應程度上較有明顯改善。 多喝水還可減低食慾 幫助減重 喝水不只幫助維持腦袋清醒,同時也是幫助身體調節體溫、避免中暑的關鍵,此外還能幫助減肥。許多人常常覺得容易肚子餓,動不動就想吃東西,事實上大多是因為身體水分不足,大腦才會釋出類似飢餓的信號,因此補充足夠水分,也能避免吃進過多食物而導致肥胖。  

關節不痛免治?逾半類風濕患有迷思

By |2018-11-07T11:48:01+08:008 11 月, 2018|

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中年女性,患者關節會紅、腫、熱、痛,嚴重者甚至會變形,主因就是關節持續發炎受破壞。一項全球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的大調查指出,國內病友的疾病控制率約6成,低於全球平均值,最常見的迷思就是「關節不痛就不用治療」,醫師提醒有時疼痛減輕,但內部發炎未必受到控制,停藥仍須經醫師診斷與評估才安全。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友協會執行長張玲瑗表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中年婦女,發病時連最簡單的扣釦子、開門、拿鍋鏟都做不到,更遑論煮菜、操持家務,因此高達91%病友反應,罹病對於日常生活功能產生極大負面影響,更有12%表示影響到性生活。 不痛就免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迷思 這項疾病控制調查在全球訪問了1萬名病友,台灣則有457名病友參與,國內患者有61%表示疾病獲得控制,比例略低於亞太區(72%)與全球(72%);93%病患自認為對疾病瞭解足夠,但52%以為關節不痛,就表示疾病已獲得控制,卻是醫師眼中非常大的迷思。 北醫附醫風濕免疫科主任張棋楨表示,很多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不覺得關節痛、外觀也不紅腫,以為病情已經妥善控制,不需要繼續用藥治療。殊不知發炎狀況可能持續,蝕骨細胞仍在無聲無息地侵蝕,造成關節破壞、甚至造成殘障。 超音波可追蹤發炎 定期回診才安全 張棋楨醫師指出追蹤關節是否持續發炎,最有效的工具是超音波,他提醒患者,不痛不代表沒發炎,病患應每3個月定期回診、調整藥物,讓醫師以超音波追蹤,確認達標治療、發炎獲控制,才能真正力抗關節炎。 如何判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是否達標?風濕病醫學會預計於7月推出創新的APP工具,便於醫師與患者計算,以利追蹤病況,確保治療成效。   作者: 華人健康網 記者張雅雯/台北報導

臥床一族的救星-防褥瘡床墊

By |2018-11-05T17:09:26+08:007 11 月, 2018|

老人家最怕摔跤!92歲的胡爺爺向來身體健朗,晨起做運動時不慎跌倒脊椎骨折,必須臥床休養一段時間,醫師建議他使用防褥瘡床墊,以免在床上躺太久而產生褥瘡,許多民眾不清楚防褥瘡床墊的效果為何?又有那些人需要使用呢? 防褥瘡床墊可分為兩種,一種為「非動力式治療床墊」,另一種為「交替式壓力氣墊床」。前者是包含了空氣、液體等物質的醫療用墊子,透過床墊中流體的特性,增加身體接觸床面面積,分散骨頭凸點的壓力,進而達到減壓效果;後者的床墊中則有多個氣室組成的床管,再利用馬達幫浦或微電腦的自動控制系統,藉由床管間經常自動且規律的交替充氣與洩氣原理,使接觸洩氣床管處的皮膚表面呈現零壓狀態,其餘床管則支撐身體重量,進而達到交替減壓、轉移身體受力點的作用。這兩種床墊都屬第一等級醫療器材,須取得食藥署核發的許可證才可販售。 產生褥瘡是因長時間坐臥太久,使某一部份的皮膚局部受壓,造成血液循環不良,進而形成皮膚壞死、潰爛。若此時再加上病人營養失衡、代謝功能變差及環境悶熱潮濕等因素,就更容易促使褥瘡加速形成。因此,例如:四肢癱瘓、脊椎損傷、中風造成感覺喪失者、或上述狀況合併糖尿病、營養不良等的高危險族群,就特別需要遵照醫護人員醫囑,並配合使用防褥瘡床墊此類相關醫材,降低發生褥瘡的風險。 食藥署提醒,消費者選購防褥瘡床墊時,請牢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認」識產品為醫療器材;二看:在購買時「看」清楚,包裝上是否刊載「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廠商名稱、地址、品名、製造日期」等完整標示;三會用:使用前務必詳讀產品使用說明書,才能夠正確使用。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68期  

斷食易復胖 減重排毒餐輕鬆享瘦

By |2018-11-02T12:17:58+08:005 11 月, 2018|

近年在美國「斷食排毒」甚為風行,許多人相信所謂「斷食法」可以幫助人體排毒,名歌手碧昂絲宣稱以「10日斷食法快速減肥」,猛灌檸檬汁、楓糖漿,引起一陣跟風,但營養專家指出,如果不顧體質貿然模仿,不但不會排毒,反而會傷身,而且很容易復胖。 營養師謝宜芳指出,「斷食法快速減肥」主要是根據每個人的體質減重,這個期間不能吃任何東西,平時靠喝果疏汁中和體內的酸毒,增強排泄功能,使大量毒素排出體外。為了使人體因斷食而缺乏的人體必需營養素得到補充,這時要適量補充營養食品。 事實上,排毒可分為「養肝期」與「排毒期」2階段,當肝臟排毒時,須要配合蔬菜等高纖食品,才能適時將肝臟分解的毒素排放出體外,若聽信傳言,光靠喝果汁空腹排毒,對健康毫無助益,應徵詢專業意見設計完整食譜,比較安全。 【減重排毒餐】 山藥粥:這道菜最適合工作壓力大、情緒不穩甚至有憂鬱傾向的上班族。山藥粥不但對均衡營養有利,對改善貧血及經期不順也有幫助,還可解決便秘問題。 材料:新鮮山藥、粳米、糙米各80g。 做法:新鮮山藥去皮,糙米洗淨。山藥切片與米一起入鍋,加水先以大火煮沸,再以小火熬煮,約30至50分鐘即可上桌。 蛤仔蘿蔔排骨蔬菜湯:若想進補又不想增加身體負擔,這道菜是最佳選擇。蛤仔清肝解熱,洋蔥滋陰補陽、枸杞明目,蛤仔蘿蔔排骨蔬菜湯可增進肝臟的排毒功能及血液迴圈,那些經常手腳冰涼或久坐不動的粉領族應該多喝點。 材料:蛤仔250g、菠菜100g、蘆筍5支、洋蔥半個、番茄1個、枸杞5g、小米10g、胡蘿蔔半根。 做法:小米洗淨,蛤仔泡水待吐沙乾淨後備用。排骨氽燙備用。枸杞泡水備用,菠菜、洋蔥、蘆筍、胡蘿蔔、番茄洗淨後依序切塊、切段全部入鍋。先用大火燒開,再用小火慢煮15-20分鐘,加少許鹽。 【營養師小叮嚀】:排毒餐蔬菜首選名單:地瓜葉、高麗菜、花椰菜。水果:香蕉、柳丁。飯:糙米為主。建議可以用蔬菜和各種菇類當作一餐裡的主食,吃到飽也可以,湯頭可以用清雞高湯或蔬菜高湯,搭配少許的豬瘦肉片,不要再加油脂和其他澱粉類食物,就能成功地控制住熱量的攝取,輕鬆減重。   文章來源: 記者張世傑/台北報導    華人健康網

營養保健-中學生吃重鹹 鈉攝取量超標2倍

By |2018-11-01T15:11:35+08:002 11 月, 2018|

台灣青少年吃重鹹且愈年輕吃愈鹹!衛生署國民健康局調查發現,台灣國、高中生每天鈉鹽攝取量高達每日建議值的2倍以上,30歲以下青壯年普遍吃得都比過去鹹,而各年齡層民眾的鈉鹽攝取又呈現「男多於女、少多於老」的趨勢。國健局提醒,鈉吃過量將導致高血壓,高血壓患者發生腦中風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倍,根據過往調查,每12名20至39歲的年輕人就有一人患有高血壓,其中高達3/4渾然不覺自身的高血壓,不可不慎。 國健局「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調查」發現,高中男生吃更鹹!平均每天鈉攝取量高達4962毫克,為衛生署建議每日2400毫克標準的2倍之多,居各年齡層之冠。國健局成人及中老年保健組組長陳姿伶表示,年輕族群常外食,又常接觸加工食品、速食,年輕人炸雞排、鹹酥雞不離口,鈉含量就可能因此超標。國健局統計國內數家連鎖速食店資料發現,午餐若牛肉起司漢堡加濃湯,鈉含量就高達2098毫克,為每日建議攝取量的87%;若早餐跟午餐都在速食店解決,鈉攝取量就可能超出每日建議攝取量1.7倍。 陳姿伶說,若三餐平均分配,早餐鈉攝取量不應多於600毫克,建議18歲以下每年量兩次血壓,關心自己的血壓狀況。   作者: 邱俐穎╱台北報導    中時電子報

認識黑色素

By |2018-10-31T16:54:02+08:001 11 月, 2018|

世界上的人種雖然有各種膚色,但對黃皮膚的東方人來說,一白遮三醜幾乎是許多女性心中的共識,因此美白成為追求美麗的重要指標之一。很多人都渴望美麗,想要白晳的皮膚,就讓我們來深入了解皮膚為什麼會黑,再來想辦法達到有效美白。 黑色素——膚色決定因素 在肌膚的基底層有一種專門製造色素的樹枝狀細胞,叫做「黑色素細胞」,它會製造出黑色素,並將之傳送到皮膚基底細胞。基底細胞會跟著代謝作用層層向外推進到角質層,因而呈現出肌膚的顏色。世上會有各色人種,就是由遺傳因子決定皮膚中黑色素細胞數量多寡所形成,黑色素細胞數量越多,皮膚就越深;至於白化症患者,則是因為其黑色素細胞缺乏酪氨酸酶,無法製造出黑色素,所以全身皮膚雪白透紅,連毛髮都是白色的,眼睛也因為缺乏色素而呈現紅色。其實,黑色素對人體具有重要的保護作用,白皮膚的西方人特別容易晒傷及罹患皮膚癌,就是由於黑色素細胞較少,或功能較不發達所致。

類風濕性關節炎 好發於中年女性

By |2018-10-30T15:34:19+08:0031 10 月, 2018|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100多種關節炎疾病中,破壞力最強、侵襲範圍最廣的疾病,通常是因免疫系統攻擊關節而引發長期慢性發炎,會造成關節嚴重變形,甚至波及皮膚、心血管、肺腎、眼睛和神經。 南投縣衛生局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於35至50歲間,女性發病機率約為男性3倍,雖然明確的病因還不清楚,但最新研究發現可能與抽菸、牙周病和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 近年來生物醫學進步快速,類風濕性關節炎已經能透過高解析度超音波、免疫抑制藥物和生物製劑等,早期發現診斷和治療。不過,如果民眾有發現以下症狀,應儘速就診,且經專科醫師排除紅斑性狼瘡、僵直性脊椎炎、乾癬性關節炎等其他自體免疫問題後,積極展開治療。 類風濕性關節炎之6大警訊 1.晨間僵硬15分鐘以上,為時超過1周。 2.在全身18個關節區域中,有3個以上的區域腫脹超過1周。 3.手腕、掌指、近端指間、腳踝、趾間的任一關節腫脹超過1周。 4.對稱性腫脹超過1周。 5.血液中有類風濕因子。 6.手部或足部X光出現軟組織紡錘形腫脹,或有骨疏鬆、骨侵蝕情況。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

攝護腺肥大導致尿毒症 膀胱積尿2000cc

By |2018-10-29T17:47:35+08:0030 10 月, 2018|

上了年紀的男性經常精神不濟,尿不出來,小心尿毒症上身!來自美國的台中潭子女婿羅伯威奇在半年內莫名消瘦近30公斤,檢查發現,他膀胱竟然積了2000cc尿液,有如一罐胖胖保特瓶,被確診為尿毒症。 性攝護腺隨年齡增長,會慢慢肥大,導致小便解得不順暢,膀胱功能逐漸喪失,很多病患卻沒有自覺,總要等到電解質不平衡、酸度變高,精神不濟才就診,那可能為時已晚。 77歲羅伯威奇與臺籍太太於去年年初返台省親,去年4月出現腸胃不適,噁心、嘔吐等情形,吃不下飯,精神、體力每下愈況,雙腳腫大,走路也很喘。身高接近190公分,但體重卻不到70公斤。 原本以為是腸胃出問題,在妻子陪同下,至台中慈濟就診。腹部超音波發現,他腎臟腫得像灌水的氣球,於是轉診至泌尿科,膀胱超音波顯示,膀胱也漲得很大,緊急導出2000cc尿。 血液報告則發現,他尿素氮高到150多,為正常數字的7倍,肌酸酐指數(俗稱尿毒指數)更是高達16,是正常人的10倍,確診罹患尿毒症,必須緊急洗腎! 李祥生指出,羅伯威奇尿毒症已達重度慢性腎病變,必須洗腎,再不處理,可能連腎臟都保不住。除了立即安排住院,並指導他學息正確自我導尿方式,再配合嚴格控制飲食與運動,終於可以不必再洗腎。 李祥生強調,如膀胱長期處於飽滿狀態,裡面壓力相對很高,從腎臟來的小便進不去膀胱,膀胱裡的尿液又尿出不去,腎臟開始積尿,變成腎水腫,時間一久,腎功能會衰竭,導致精神變差;建議40歲以上男性每年至少看一次泌尿科。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

Go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