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Ben

主頁Dr.Ben

About Dr.Ben

該作者尚未填入任何詳細資訊
So far Dr.Ben has created 549 blog entries.

認識角膜塑型片

By |2019-05-15T11:16:41+08:0016 5 月, 2019|

睡前滑手機、搭車時變低頭族,許多學生經常在光源不足、晃動的車上看手機,很容易有近視。近視有數種治療方式,專業眼科醫師診治後,會視情況建議孩子配戴「角膜塑型片」矯正視力。   夜間配戴,矯正視力 角膜塑型片是一種夜戴型隱形眼鏡,適合9歲到18歲的兒童及青少年,可暫時矯正配戴次日的視力。鏡片內緣會根據個人眼球屈光度、角膜曲率和角膜特性特別訂製,在夜間睡眠時配戴,鏡片會輕輕接觸眼角膜,適度壓迫角膜外弧度區域,以物理性方式鏡片弧度控制角膜形狀,達到暫時矯正近視效果。 想讓角膜塑型片發揮最佳作用,夜間配戴時間至少要有6小時,如果睡眠時間不足,配戴效果會打折扣;但也不能超過10小時,以免容易造成角膜缺氧。   仔細清潔,避免感染 由於角膜塑型片會直接接觸眼角膜,接觸鏡片前,一定要徹底洗淨雙手並擦乾。每天清潔時,都要使用專用清潔液輕輕搓洗鏡片,並更換隱形眼鏡保存液,千萬別用自來水直接沖洗或浸泡鏡片,更不要為了攜帶方便而分裝清潔液,以免汙染清潔液,或不小心拿錯藥水。如兒童使用角膜塑型片,家長務必一起學習及協助孩子每日清潔、配戴及取下鏡片。   散光太高,不宜配戴 角膜塑型片屬於高風險的第三等級醫療器材,近視度數在400度以下,散光150度以下,使用效果比較好。度數愈深,角膜愈凸,壓平角膜的力道必須更強,角膜回復原本狀態的速度也會比較快,矯正效果沒那麼好。 此外,眼部開過刀、患有嚴重乾眼症、嚴重過敏性結膜炎、急性結膜炎、角膜炎、角膜弧度太平或太陡、散光度數大於近視度數、不規則散光或散光度數大於150度、晶體散光(非角膜散光)大於-1.00D、先天性近視患者,以及睡眠品質不佳者,可能也不適用此種產品。食藥署提醒,消費者一定要經眼科醫師評估驗光檢查依照醫師指示矯正視力,切勿自行購買角膜塑型片使用。如配戴角膜塑型片,亦必須遵照眼科醫師指示定期回診,以確保眼睛健康。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生酮飲食是什麼?真有那麼神嗎?

By |2019-05-14T11:33:20+08:0015 5 月, 2019|

最近在國內非常火紅的生酮飲食,其實在國外這種飲食概念,已經超過100年了!究竟生酮飲食是什麼呢?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特別邀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李玉珍營養師為大家解答。生酮飲食其實就是一種營養素含量比例非常極端的飲食,要讓身體在沒有碳水化合物燃燒的情況下,開始分解體內的脂肪,因此達到減少身上脂肪的效果。簡單的說,就是吃肉跟油,例如:吃炸的豬排、雞排或喝防彈咖啡,但是不能吃含有碳水化合物的飯、水果,也不能喝牛奶及含糖飲料,對於喜歡油炸食物的人來說是非常吸引人的!生酮飲食被當作減肥、控制血糖的神奇飲食,但真的有這麼神嗎? 先談減重,生酮飲食使用於減重,在臺灣其實並不陌生,早在20年前就已經將生酮飲食使用在減重計畫中;只是控制總熱量、使用的時機點、使用的天數,仍然是減重成功與否的關鍵;而瘦得夠久、瘦得健康,應該是每位減重者追求的目標,畢竟大家都是為了美麗、健康來減重,但長時間只能吃高油脂的肉,你(妳)可以接受嗎? 再講血糖,血糖控制是一段辛苦、具有挑戰的路,門診中常會聽到病人抱怨吃得少,血糖還是控制不好;因此高油、高蛋白的生酮飲食對於這些糖尿病人,似乎是一種福音飲食。在這裡要提醒糖尿病患者,能將血糖控制好的主要關鍵在於吃得對,吃得對絕對比吃得少更重要!三餐定時定量,每餐都要有全榖根莖類、配炒青菜、加蛋豆魚肉類,才是一餐健康的糖尿病飲食。 生酮飲食,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嘗試!什麼樣的人不建議使用生酮飲食呢?例如: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肪異常者、腎臟功能異常者或是發育中的青少年等等;第一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生酮飲食要注意低血糖問題;血脂肪異常者,高油脂、高蛋白的生酮飲食會造成血脂肪更高;對於腎臟功能異常者這種高蛋白飲食,還是少碰為妙;發育中青少年,擔心影響生長發育,也不建議使用。 不管是要做體重控制或是血糖控制,如果生酮飲食可能是你(妳)的一個選項,切記都要注意攝取足夠的青菜及水份,以避免酮酸中毒;並尋求專業人員,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才是你(妳)控制血糖、控制體重致勝的關鍵,而不是盲目跟隨流行,讓你成為那位不發聲的失敗者!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57期      

淺談關節炎與其對治

By |2019-05-21T13:56:01+08:0014 5 月, 2019|

關節炎就是指某種影響人體關節的病變炎症,總的來說,任何形式的關節炎都會有關節痛、發紅、腫脹、僵硬、活動能力與範圍限縮等等。根據發炎症狀區分,可以分為非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退化性關節炎)、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風溼性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痛風性關節炎等)。若是根據發炎受犯關節數目,可以分為單一性發炎性關節炎例如(痛風)、多發性發炎性關節炎(例如類風溼性關節炎、乾癬性關節炎)等。   關節的位置 要想了解關節炎,就得先弄清楚關節是甚麼?在人體的骨骼結構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骨骼的連接點就稱為「關節」,包裹住兩個骨骼末端的纖維索叫「韌帶」。不同的關節有不同的活動範圍,關節的活動是經由滑液來潤滑進而產生行為,此類關節稱為「滑液性關節」,例如肩、髖、肘、手指等處。另外一種不具活動性的關節稱為固定關節,固定關節的骨骼與骨骼間,經由很細的纖維組織緊密連接,因而形成一種鋸齒狀的關節,又稱為骨縫(例如頭顱的骨縫)。介於滑液性關節與固定關節間,還有一種活動範圍很小的輕微活動關節,例如腿部的腓骨和脛骨,或是脊椎間的椎關節,雖然活動範圍有限,仍可依靠韌帶維繫骨骼間的連接與活絡。 不同的關節會遭受不同的傷害,因此各種類型的關節炎在症狀、破壞形式、致病因子和成因自然也都不一樣,也不具一致性,例如退化性關節炎就不會發生於頭顱的固定關節處。因此在關節炎的對治上,必須清楚判明該關節症狀的類型、位置、範圍、致病因子等,而非墨守成規的一視同仁。   關節炎的好發狀況 大體而言,非發炎性的骨關節炎好發於中年人與老年人,平均受犯年齡是55歲,男女比率為一比三,女性較男性容易罹患骨關節炎。骨關節炎好發之處包括脊椎、髖關節、膝關節、足趾基部關節、手指末端關節等。骨關節炎會引起關節僵硬、疼痛和活動限制,疼痛感通常於夜晚特別劇烈,而且關節活動時會有劈啪的破裂聲。 發炎性關節炎的病痛影響則與骨關節炎不同,以類風溼性關節炎為例,除了發炎、疼痛與僵硬等症狀外,還會有明顯的關節變形,其炎症甚至會侵犯關節以外的組織。目前對類風溼性關節炎並無有效的治癒方案,治療目標在減輕症狀、避免關節變形、維持關節穩定度與活動力。藥物治療則可控制發炎、減輕疼痛或促成疾病間歇(具有循環性的發作狀態)。適度運動可以保持關節的穩定度和活動力並維持身體健康。另外,手術治療是常用手段,目的在放鬆關節周圍緊縮的肌腱、清除發炎的滑膜組織、切除受損的關節軟骨或置換已失去功能的關節。   關節炎的保健 由於關節炎屬於無法徹底根治的常見疾病,目前的醫學治療大多都是以緩解或降低關節炎發作為目的,其中包括避免關節過勞、減輕關節負擔、調整患者心態、培養生活情趣、進行溫和的運動、保持日常活動等。症狀發作時可以進行熱療、水療、服用醫師處方非類固醇消炎藥或是阿斯匹靈,當然也可以透過適當的飲食改善症狀,或補充必要的營養製劑。 要想在飲食上有效管理關節炎,建議多吃大蒜、洋蔥、西洋芹、中國芹、元荽、檸檬等具有抗發炎效應的食材,另外新鮮蔬果、全穀類、豆類、家禽類瘦肉、冷水魚,及健康油脂如橄欖油、堅果、種子或酪梨都會有很好的效益。至於應該避免的食物有精緻白麵製品、米飯、含糖食物如餅乾糕點、各種軟性飲料、肥肉及全脂乳品。 日常預防關節退化或關節發炎,應該多攝取: 一、維生素C:如柑橘、奇異果、莓果、甜椒、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

多焦人工水晶體 術前問仔細

By |2019-05-10T16:18:52+08:0013 5 月, 2019|

    75歲的徐伯伯在10年前出現老花眼,最近眼睛常看不清楚,點了眼藥水也沒改善,就醫後才發現雙眼罹患白內障,醫師建議施以手術治療,置換人工水晶體。       白內障是指人體眼球內的水晶體發生混濁現象,導致光線無法穿透水晶體,影像無法聚焦於視網膜,於是患者視力下降。除了少數人是先天性或外傷所造成之外,主要原因大多是後天性的老年性白內障。嚴重白內障的治療,主要以手術方式置換人工水晶體為主。       人工水晶體適應症主要為「用於晶體摘除術或超音波晶體乳化術後取代摘除之晶體以矯正視力」,多用於無晶體,如白內障的患者;其在臨床上運用已有數十年的歷史,作用原理為依照人體眼球內水晶體的屈光特性,利用合成塑脂、矽質或壓克力等材質,合成具有屈光特性之人工水晶體,用以取代原有水晶體的屈光聚焦功能,幫助影像投射聚焦於視網膜,以恢復患者之視力。       目前白內障最廣泛使用的手術方式為「超音波晶體乳化術」配合植入可摺疊式人工水晶體,只需一個小切口,將超音波探針伸入眼內,利用超音波探頭的震動機械能將白內障晶體乳化成碎片,將其吸除乾淨,再植入人工水晶體來取代原有的水晶體。其優點為手術時間短,大多使用局部麻醉,術後多數不需住院,可降低病人的不適感。術後傷口因切口極小,多可快速癒合並且迅速恢復視力;但也具有危險性及副作用,如角膜內皮細胞受損、眼內炎、視網膜剝離等,其中較常見的仍屬二次白內障和人工水晶體偏位。       人工水晶體的設計日趨進步,由「傳統硬式球面鏡片」,發展至目前最新的「可折疊式多焦點非球面人工水晶體」,使術後癒合時間降低並提升視覺品質。  

卸粧水、卸粧乳、卸粧油…哪種最適合自己?

By |2019-05-09T18:29:30+08:0010 5 月, 2019|

看到部落客分享各種卸粧產品的使用心得,你也想買來試試看嗎?究竟卸粧水、卸粧油、卸粧凝膠、卸粧霜、卸粧慕斯有什麼差別,哪一種最適合自己呢?   水狀劑型不見得較溫和,重點仍在於配方 許多美粧論壇、部落格文章都傳遞一個觀念:相較於卸粧油,卸粧水比較溫和!有些文章甚至教導大家根據膚質,分別選購水狀、油狀、霜狀卸粧品。 對此,皮膚科醫師詹育彰澄清,卸粧產品的溫和程度其實跟它呈現水狀、乳狀或油狀無關,而是取決於配方成分。化粧品業者只要將卸粧配方調整濃度比例,就可以做出水狀、霜狀、油狀等各種劑型,所以根據劑型討論溫和程度,意義不大。詹醫師認為,劑型挑選只需要「看個人使用習慣」,例如,若是不喜歡油膩感,選擇清爽一點的劑型即可。   用手卸粧,最呵護肌膚 如果希望減少卸粧時對皮膚的刺激,使用正確的卸粧手法比劑型挑選更重要。當肌膚愈敏感,愈建議用手輕輕按摩卸粧,因為化粧棉比較容易摩擦肌膚,反而增加刺激感。 針對「因為空氣汙染嚴重,所以沒化粧也要卸粧」的迷思,詹醫師提醒,卸粧產品的主要功能,是溶解彩粧裡的油脂,如果只是想去除灰塵髒汙和臉部自然的出油,使用洗臉產品就足夠了,不需要再使用卸粧產品,以免清潔過度,反而引發皮膚敏感、乾燥。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77期  

最重要的小事~排便順暢!

By |2019-05-08T17:47:51+08:009 5 月, 2019|

「鈴~~!」刺耳的鬧鐘鈴聲準時在7點鐘大作,王小姐是個忙碌的上班族,桌上還凌亂攤開著昨晚熬夜趕工的企劃案,帶著睡眼惺忪與尚未完全消除的疲勞身軀到浴室盥洗,邊穿衣服的同時,腦袋不停想著今天有3個會議要舉行、5個客戶要聯絡、8封E-mail待回覆…,一早還來不及好好吃ㄧ頓早餐幫助腦袋與身體開機,更別說悠閒的出清身體的垃圾~即「嗯嗯」! 現代人的忙碌造成營養過剩、運動不足、情緒緊張,加上排便不順,因此身體堆積了很多廢物,不知不覺中小毛病就一一找上門,這不但影響了生活品質,身體更如同淤積的水溝一樣累積許多垃圾和汙泥,並且發出不堪的惡臭。   @身體排除廢物有哪些途徑? 如果嘗試將家中垃圾多擺幾天不清除,相信不出幾天必定臭氣燻天、孳生細菌和 蚊蠅,同理可證人體每天所吃的食物、喝的水分、吸進的氧氣等經過身體消化與利用之後便轉變成廢物而排出體外,如此有進有出的動作看似簡單,卻是維持健康最基本的要件,人體的淨化除了排便之外,還有哪些途徑呢? 簡單而言即「一吃四排」,要排氣、排汗、排尿、排便: 排氣: 剛動完手術的病人只要「排氣」了就可以開始進食。在正常情況下,胃腸道內的氣體隨著腸子蠕動由肛門排出,也就是俗稱的「放屁」,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所以「放屁」是胃腸蠕動功能正常與否的指標! 「屁」主要的來源有兩種,60~70%是進食時所吞入的空氣,30~40%是某些較難消化的碳水化合物經由腸內細菌消化而產生的氣體。有時在不合適的場合「放屁」是個尷尬的問題,不得已時只好忍屁,此時屁就會經由腸黏膜吸收而回到血液循環中,然後經由尿液排泄出來,但是屁並不會從嘴巴出來變成打嗝的;儘管如此,常常憋屁仍然是不健康的,憋太久會造成腹脹或是腹痛。 因此若想要減少放屁(尤其是臭屁),應養成良好飲食習慣如細嚼慢嚥、不狼吞虎嚥,以及減少吃易產氣的食物,如:乳糖、啤酒、豆類、香蕉、玉米、白蘿蔔、馬鈴薯、蛋類,甚至大麥及燕麥。 排汗: 人體排除水份的管道基本上有三個,從尿液、汗水和呼吸之中(呼氣時會有部分水氣蒸發),人體的皮膚中有許多細細的管子即汗腺,汗液就是從這些汗腺排放到體外,流汗最大的功能在於調節體溫,因為當汗液中的水份從體表以水蒸氣的形式蒸發到空氣中時,會吸收人體的熱能,使我們的體溫能保持在大約37℃左右,除此之外,體內的水溶性廢物也會隨著汗液排放出來,因此流汗也有代謝廢物的功能,如果排汗受阻,對人體健康有不良影響,舉例:夏天中暑時,汗水排不出來,體溫就會逐漸升高而出現發燒的現象。 排尿: 多喝水可以促進新陳代謝、加快廢物排泄,喝進去的湯湯水水經過人體利用轉換之後,經由腎臟過濾、再吸收後送到膀胱收集接著排出體外,膀胱大約充滿200C.C的尿液就會產生尿意,約400C.C就會脹滿膀胱,此時若不趕快去廁所就會感到尿急,有很多年輕女性,因為上班忙碌、廁所太遠或是公共廁所太髒…等原因常憋尿,因憋尿容易讓細菌附著在膀胱壁上,因此每個女性朋友這輩子或多或少都會有尿道感染的經驗。

打造不易累的體質,旺盛您的精神!

By |2019-05-07T17:41:47+08:008 5 月, 2019|

你累了嗎?」、「喝了再上!」、「不讓你睡!」…提神飲料的廣告詞總是讓人印象深刻,雖然只是一句廣告詞,但卻道盡了現代人的心酸! 現代人因為生活繁忙,再加上工作過量、睡眠不足、壓力與營養不均衡等多重影響,造成身體過勞或是疲勞累積的現象。當您身體感覺疲倦乏力、頸部僵硬、腰痠背痛、頭痛、失眠、胸悶、心悸、食慾差、消化不良,常會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嗜睡、工作效率變差、倦怠感、易怒,甚至沮喪…小心!你可能是罹患了「慢性疲勞症候群」。長期過勞時更會影響免疫系統及心臟系統功能,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悴死的情形,在日本跟台灣都已經發生多起的過勞死事件,所以您已經不能再忽視此問題了。    @認識過勞死 過勞死(Karoshi)這名詞是從日本而來,係指工作壓力過大或長期工時過長而導致的猝死。實際的死因,大多為「急性循環系統疾病」,例如:腦溢血、腦血栓、腦栓塞、腦梗塞、蜘蛛膜下出血、心臟性猝死、心肌梗塞、心臟衰竭、主動脈剝離等。根據勞委會的統計顯示,國內每年判定為過勞死的勞工人數大約都持續有20~30人,根據新修訂的「職業引起急性循環系統疾病診斷認定基準」,將把原本的「死亡前連續工作24小時,或是死亡前一周每天工作超過16小時以上」的過勞死定義,放寬到死亡前的2~6個月,如此一來較能符合過勞死的成因,即疲勞與壓力。   @認識「慢性疲勞症候群」 現代人可說是身兼數職,努力扮演好各種角色時,卻背負體力透支、睡眠不足、營養不均等,再加上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經濟壓力等困難,許多疲勞症狀就一一出現,甚至誤會是肝臟功能不佳。許多長期疲勞的問題,卻無法找出真正的原因,因此醫學界在1988年,將這些長期受疲勞倦怠所苦,卻又找不出病因的疾病,統稱定義為「慢性疲勞症候群」(Chronic Fatigue Syndrome,CFS)。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症狀有點像感冒,出現頭痛、喉嚨痛、微微發燒、肌肉痠痛、失眠、休息後仍然感到疲累、回家就不想動、活動力減少50%以上,且持續半年以上。符合附表6項的症狀與2項以上的徵象,並且排除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病因,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慢性疾病等。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達6個月以上持續性,或反覆發作性之虛弱疲勞感。 ※無法因臥床休息而緩解。

兒童用藥小叮嚀

By |2019-05-06T17:37:02+08:007 5 月, 2019|

    春天氣候多變,若孩童生病感冒需服藥時,可以吃大人剩下的藥品嗎?但又考量到兒童的器官發育尚未完全,用藥方法不能直接比照成人,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家長,要依循專業醫師、藥師指示,有疑問可在領藥時,或拿著藥單、藥袋詢問社區藥師,並參考以下兒童用藥小叮嚀。   上次剩下的藥還能吃嗎? 有些家長面對小孩突然感冒時,會考慮給予前一次剩下的藥。食藥署提醒,分裝後的藥,無法得知有效期限,且藥物有受潮變質的風險,不見得能夠發揮其療效,建議依疾病的嚴重程度,找合適的醫院診所,讓醫師依據病徵開立合適的處方。   為了方便吃藥能磨粉嗎? 家長們有時為讓小孩能順利吃藥,自行將藥品磨成粉,提醒家長們,不是所有的藥都適合磨粉。有些藥物會為了配合藥效持續的時間或是作用的部位,而有特殊的設計(如緩釋錠、腸衣錠等等),若自行磨粉,反而無法讓藥物適當的發揮它的作用。建議大家,若要考量小孩的接受度,可以於看診時向醫師提出藥品劑型的需求,目前也有許多兒童專用藥品可供選擇。   兒童服藥有方法 在正確的時間吃適量的藥,才能反映藥物實際的療效。然而,當小孩需要吃藥時,往往是不舒服、不耐煩的時候,此時要乖乖吃藥總是不容易,食藥署特地彙整出以下4要點,提供家長們參考: 1. 讓微笑傳染:您的心情會影響小孩對吃藥的看法,保持愉悅的心情,讓小孩以樂觀的心情看待吃藥這件事。 2. 曉之以理:小孩是很聰明的,試著跟他們解釋吃藥是為了讓身體比較舒服。 3. 低溫冷靜:如果小孩不喜歡藥的味道,除了在吃藥時捏住鼻子阻擋氣味和味道,也可以試著在小孩吃藥後,給予一些冰水或小冰塊,因為低溫可以降低味蕾的敏感度。 4. 給予選擇權:試著讓小孩決定要在哪裡吃藥、聽什麼音樂吃藥、先吃哪一顆藥?或是可以自己吃藥,讓他們覺得,在吃藥時也能有作主的空間喔!

打造古銅肌 助曬劑有撇步!

By |2019-05-03T14:06:40+08:006 5 月, 2019|

想要在炎炎夏日曬出古銅色美肌嗎?有些消費者認為,一身淺古銅色肌膚看起來比「白肉肌」更健康、更迷人,因而選用助曬劑或仿曬劑來加強肌膚顏色。食藥署提醒,不論用什麼方法來讓肌膚呈現亮眼的膚色,都應慎選產品,並且注意塗抹後的防曬小撇步,以免不當選用或錯用,反而留下不可抹滅的傷害。 目前市售常見的助曬劑及仿曬劑,讓肌膚變黑的機制不太相同,「助曬劑」主要是添加防曬劑成分預防紫外線UVB(避免肌膚曬傷),同時增加肌膚對紫外線UVA的穿透力,促使黑色素細胞活化,產生黑色素,讓肌膚變黑,這類產品目前多屬於含藥化粧品管理,上市前須經過查驗登記,經核准並發給許可證後,始得輸入、製造及販售;而「仿曬劑」常見添加成分為二羥基丙酮,該成分與汗水中的胺基酸與蛋白質胺基、角質及肌膚反應,生成具有顏色的類黑素,在產品使用2-6小時後,可使肌膚變成類似曬後之棕褐色,兩者機制大不同。 曾經有消費者誤以為,使用了仿曬劑或助曬劑就不需要防曬,也不用考慮紫外線對肌膚的傷害,進而導致肌膚過度曝曬,在還沒曬成古銅色膚色之前,就已曬傷、紅腫甚至起水泡。實際上,助曬劑或仿曬劑均不具有完整的防曬功能,因此,想要曬出一身古銅美肌的同時,也要做好防曬工作。 食藥署提醒您,在選購助曬劑或仿曬劑之前,除了要看清楚產品是否有完整標示化粧品應標示項目外,還要仔細閱讀產品使用說明,依照產品標示的使用說明正確使用。另外,使用助曬劑的防曬小撇步,要避免在正午的艷陽及長時間戶外活動曝曬,以避免留下加速肌膚老化的風險;而使用仿曬劑時,塗抹前宜先去除老廢角質,以避免仿曬劑作用導致膚色不均,塗抹時建議配戴手套以避免手掌變黑,另外要避免過度流汗,以免造成仿曬劑在肌膚上形成條紋痕跡,同時也要注意,不要在濕熱或充滿蒸氣的浴室使用。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672期          

停止吸食大麻,救救你的記憶力!

By |2019-05-02T11:51:59+08:003 5 月, 2019|

許多研究顯示,長期使用大麻會造成記憶力衰退,美國麻州綜合醫院新近研究發現,只要停止使用大麻1個月,就可以改善青少年和年輕人的記憶力,大部分個案在停用後的第1週,就有明顯改善。 該研究招募了88名16至25歲每週至少使用一次大麻的志願者,將其分成兩組,一組同意暫停使用大麻30天;另一組則繼續使用。研究人員每週比較兩組認知行為的改變,發現僅在停止使用大麻的個案有記憶改善情形,因此推論停止使用大麻的受試者能更有效地學習。該研究團隊未來將進行更大規模的後續試驗,以確定停止使用大麻是否能提高學業成績,並以非大麻使用者作為對照組,進一步釐清大麻對記憶的損害。 近年來部分國家或地區如烏拉圭、加拿大、美國加州等,對大麻採取寬鬆的管制措施,但基於大麻對人體的危害,我國仍將大麻列為第二級毒品及第二級管制藥品加以管制,非法進口、運輸、販賣大麻或含有列管的大麻萃取物,例如:含有四氫大麻酚(Tetrahydrocannabinol,簡稱THC)10 ppm以上的產品,在我國皆屬於刑事犯罪,最高甚至可處無期徒刑。 在大麻管制較寬鬆的國家地區,市面上往往販售含有大麻或四氫大麻酚的食品和飲料,若民眾在當地購物,應留意相關產品的包裝標示,也要注意當地有關大麻的管理規範,以免誤觸法網。食藥署提醒,攜帶含有大麻及受管制之大麻萃取物的產品或食物回國,是違法行為,將依照「毒品危害防制條例」等法律規定,受刑責及罰金等處罰,切勿以身試法。   食藥署 藥物食品安全周報 第701期      

Go to Top